摘 要:小學階段對于小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階段,也是提升小學生個人綜合能力和品德品質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小學生也是提升個人學習能力的最為基礎的階段。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小學作為小學生基礎性的階段,對小學生的整個學習發展道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小學學習階段,教師要對小學生實施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方法,才能保證小學生正確的掌握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端正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好的投入到學習中。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下,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同時也是提升小學生全面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構建與運用
一、 前言
語文是具有強大人文色彩的學科,在實際的教學中進行語文文化的知識的導入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是有著積極的幫助的。學生在進行小學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嘗試著規劃自己的人生,確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和人生發展方向。因此,小學語文一定要遵循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從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學生的實際需要進行深刻的研究。教師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總結教學方式,確立自身的教學發展目標,使得學生能夠按照教師營造的合適的學習氛圍投入到學習中,使得學生感知語文學習是有趣的,真正地實現課程改革的發展目標。
二、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現狀
(一) 小學教師的教學觀念嚴重落后
盡管我國的素質教育改革在不斷地深入和發展中,但是一些傳統的教育思想還是根深蒂固的存在教師的頭腦中,教師要在當前的教學發展模式下,不斷地增強教學內容上的創新。當前的教學模式大多是教師在課堂上教課,而學生在下面絲毫不動腦筋地進行學習,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得很多學生在接受新知識的時候,卻不知道如何應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思維方式大多比較單一,難以形成活躍的頭腦思維。在語文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對語文學習并沒有起到重視,只是片面地認為學生生活在中國,語文是我們的國土語言,并不需要進行過多的講授,就能夠使得學生掌握。因此,語文學習被大多數的教師忽略,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對于語文這門學科的學習也起到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二) 語文教學方法單一
有著傳統的教學思想的影響,大多數的教師在授課的時候的步驟都是一樣的,十分老套,在課堂上依然是教師占據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還是乖巧的接受教師的知識傳授內容,很多的學生有著自己的思想卻沒有平臺來展示,嚴重地制約了學生的全面性發展道路。語文這門學科的開設是想讓學生能夠將生活與人文主義相互結合,創造一種適合在全人類發展的語言。因此,需要學生的思維能力不斷提高,尤其是對學生情感的培養尤其重要,但是學生沒有表現自己的機會,教師只是講授課本上的知識,對學生的發展是沒有任何幫助的,造成大多數學生討厭語文的現象。
三、 如何開展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策略構建與運用
(一) 轉變語文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主體性地位
在素質教育不斷普及的當今社會,大多數學校開展“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模式,倡導增強學生的核心能力素養。尤其是在新形勢下,確定了培養學生的發展目標。學校在不斷地倡導以培養學生高效學習為宗旨,加強學生素質教育的同時,要將學生的發展不斷的規劃到正確的發展道路上。因此,教師要通過各種各樣的途徑,找到最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對學生的學習內容進行歸納和總結,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要將教師作為語文課堂的主體進行轉變,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中心地位,實現各個學生的意識和思想的充分涌流,加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高效課堂。
(二) 利用當前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
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在不斷地更新和發展中,一些傳媒技術的涌入,對學生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語文課堂也需要將多媒體引入課堂,進行有效性的教學學習,在課本學習中,教師要嘗試將創新性的教學手段和教學工具充分發揮出來,借助現階段的現代化發展的潮流,將課堂教學與多媒體進行融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將多媒體技術與日常教學相互結合,是需要教師在備課中不斷完善的。課本上的內容是有限的,但是多媒體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有效結合,可以實現學生的聯想效果,同時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的動力。在小學階段,本身學生的想象力就受到限制,因為小學生的生活閱歷是有限的,如果借助多媒體給小學生的思維頭腦增添一些想象,為學生的想象力插上翅膀,對小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是有著很大幫助的。多媒體技術不僅僅可以調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見解,為學生的理想目標添磚加瓦。
(三)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無論是處在哪個階段的學生,教師都應該不斷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要使得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激發。例如在語文課本上關于“哪吒鬧海”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現代的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學習進行教學,播放這個動畫片,利于學生的學習,同時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使得學生對語文教學有著深刻的掌握,學生在觀看動畫片之后,就能夠對動畫片中的各個角色做出定位,更加深層次的剖析各個人物的思維導向。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使得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對整個分組學習的過程做出一個簡單的指引,讓學生發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進行問題的提問和解答,對整個動畫片的內容進行歸納和總結,牢牢抓住本節課的重點。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僅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夠使得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鍛煉,加深對整個教學內容的把握。
四、 結語
綜上所述,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使得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不斷地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確定教學大綱的內容,將影響課堂效率的一些因素不斷的克服,加強學生的學習技能,同時,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為創造高效的語文教學課堂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在教師為學生傳授語文知識的時候,要結合當前的教學發展規劃,有針對性地進行語文教學的講述,促進語文課堂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自主投入到語文學習中。
參考文獻:
[1]許睿.小學閱讀教學中的錯位與異化[J].語文建設,2013(1):34-36.
[2]王陽安.宋元時期小學語文教學法理論與實踐述評[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8):92-97.
[3]謝寶清.小學閱讀教學中的學法養成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3(19):159-161.
作者簡介:
武秀英,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大巫嵐鎮總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