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教育的過程中越來越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本文就初中生物課堂上如何更好地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做簡要論述。
關鍵詞:初中教育;核心素養;初中生物
一、 前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對學生的培養不再以學生的成績為唯一判斷標準,也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要注重對學生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在如今的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已針對該方面做了相當大的改善。本文針對仍然存在不足的地方提出一些改進措施。
二、 加強學生對生物的認知,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 熱愛生命,尊重生命
初中生物教學,是初中生生物的萌芽和起步階段。在這個階段初中生的價值觀尚未形成,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師授課過程中,要注重加強學生對生命的了解和尊重。例如,在學習“環境中生物的統一性”這一單元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關注生物體有相同的基本結構,有相似的結構層次,從單細胞生物草履蟲到復雜的多細胞生物,最后引申到人本身。學生們會了解到單細胞生物的身體構成,多細胞生物的身體構成,草履蟲是如何通過一個細胞完成就能完成復雜的生命活動,多細胞生物又是如何協調每個細胞完成生命活動。這樣,學生會充分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偉大,從而會熱愛生命,尊重生命。
(二) 尊重自然,敬畏自然
以生態系統這章為例,通過向學生介紹自然界中食物鏈和食物網的知識,認識到人類的一些行為對食物鏈的破壞,影響到生態系統的平衡。而生態系統遭到破壞后將會對人類產生各種不利的影響,從而讓同學們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威力,意識到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要與自然和諧相處,最終實現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
(三) 認識科技,培養興趣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的發展推動了經濟的發展,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科學技術的進步。生命科學作為現代科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應得到大力支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科技的認識和了解,培養學生對科技的興趣。生物作為一個實踐學科,任何微小的進步都離不開實驗。所以,教師在上課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要敢于動手,樂于動手。同時,要在實驗課上,培養學生基本的實驗技能,為未來的生物學習和科研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四) 勇于擔當,履行義務
一個人不可能離開社會群體獨立存在,未來的社會建設總要交到下一代手中。初中作為價值觀的形成階段,培養學生的擔當意識和責任意識是十分必要的。在初中生物的教學過程中,除了傳授知識,更要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這樣,在學生對生物知識了解的基礎上,會積極地承擔起社會責任。比如,在認識和了解生命后,學生們會積極地參與社會調查,同時宣傳珍愛生命,關注健康等,在認識自然后,會積極參與環保公益活動,為保護自然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在此過程中,學生們會充分認識到自己的社會責任和義務,也會得到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從而更加積極地承擔社會責任。
三、 培養學生的科學品質,掌握正確的生物知識
(一) 奠定堅實的生物學基礎
核心素養包括學生的學科知識、思想道德品質等。為了讓學生全面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不僅僅注重知識的傳授,還要注意學生的思想品質和精神層面的培養。高層次的素質培養都以知識為基礎,所以,教師應該注意強化學生的生物知識,夯實學生的生物基礎,為以后的生物學習打下根基。初中的生物主要是為了讓學生了解生命的可貴。所以在課堂上,教師要認清不單單是灌輸那么簡單,要注意生命與生命的交流。可以通過創設生動的課堂情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生物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最后從課堂延伸到實驗,延伸到實際生活,體現生物的生命性。要注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而不是灌輸教學,要讓學生們學以致用,理論知識聯系實際生活,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二) 養成良好的科學素質
生物學科最大的特點就是實踐性。僅僅講授知識,不夠生動具體。若要這門學科顯得生動立體,實驗課的開設必不可少。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實驗課,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為以后可能的生物科研打下堅實基礎。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科學素質,科學素質包括科研能力、科學品質和科學精神。科研能力固然重要,但科學品質同樣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更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例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引用一些對人類社會發現有杰出貢獻的生物學家,比如童第周。通過舉例童第周的求學過程和科研過程,培養學生刻苦的鉆研精神和愛國精神。同時,在授課過程中,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只有讓學生自己主動地去學習和探討,才能真正激發出學生的創造力,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三) 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念
科學觀念是世界觀的一部分。教師是學生的人生導師,不僅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同樣,在生物學的學習過程中,具備正確的科學觀念是非常重要的。何為正確的科學觀念,就是要認識到世界是物質的,是運動的,是在不停的運動中進步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都是在運動中不斷發展和變化。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這方面的思維,從而為形成良好的科學觀念奠定堅實基礎,從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個人的核心素養,決定了以后的人生高度。初中時期作為價值觀形成的階段,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就顯得至關重要。這就要求初中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因此,在初中生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自主探討性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新和創造能力,這樣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鄭朝陽.注重生物實驗教學提高初中生科學素養[J].華夏教師,2017(16).
[2]潘應剛.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甘肅教育,2018(17).
作者簡介:任林,江蘇省宿遷市,江蘇省泗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