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太松
摘 要:長久以來,略讀課文在語文教學中處于比較尷尬的境地:一方面因為它是“略讀”課文,在教學中往往被大多教師所忽視,在實際教學中,往往輕描淡寫一讀而過,亦或者如精讀課文一般仔細地研讀,長此以往,限制了學生的閱讀能力發展。合作學習是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育實踐,也是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由鄧玲教授2014年主持的《中學語文高質高效教學模式研究》課題成果正在廣西全區推廣。“中學語文五程序單元教學模式”給語文課堂帶來了一場靜悄悄的革命。她給語文課教學開創了一條科學、高效的途徑。在這個框架下,本人嘗試探索出了小組合作學習在語文略讀課教學中實施的一些有效方法。
關鍵詞:略讀課;高質高效;小組合作
從語文教材編寫要求來看,略讀課文和精讀課文共同承擔完成單元重點訓練的任務。略讀課文與精讀課文互有關聯,是構成一個單元的整體。而略讀課文的學習是重在閱讀實踐,逐步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中學語文高質高效教學模式即“五程序單元教學模式”。就是由啟始課、閱讀課、作文課、活動課、總結課五個“集成板塊”構成一個“縱有系列,橫有關聯的組織”框架。具體歸納提煉出七種課型:啟始課、精讀課、略讀課、拓展課、作文課、活動課、總結課。
本人通過相關課題研究,獲得了一些語文略讀課在中學語文高質高效教學模式下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
一、分組方法解構
(一)分組方法解構——巧妙編組,促進合作,協調有序
合作學習小組的組建,是合作學習的有效基礎。經過筆者實踐發現,小組合作學習這要務,就是要有科學的分組方法。我認為小組合作學習意義在于:將教師的責任和學生的力量加以整合教師作為教學的促進者幫助學生發揮其主體的能動性以此達到教和學的統一和教為學服務的目的。這種共同的、開放的、包容的學習促使傳統教學觀念發生了重大轉變。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組織學生合作學習,那么,如何在語文課堂高效地組織小組合作呢?筆者就本人12年語文教學實踐,嘗試構建提出了一套相對完整應對的策略:臨時分組與固定分組巧妙結合,促進合作,讓略讀課的學習協調有序地進行。
1.臨時分組方法——“千夫所指”游戲
具體操作說明。
(1)教師根據班級情況分成若干小組,小組成員間快速認識本組成員之后大家閉眼,在睜開的一瞬間用食指指定自己心中的小組長,以得“票”最多的成為臨時小組長。
(2)小組長圍成一圈,快速認識后大家閉眼,在睜開的一瞬間用食指指定自己心中的班長,以得“票”最多的成為臨時班長。
(3)班長產生后可由班長重新指定各組的組長,也可仍采用各組員指定產生的小組長。由小組長組成班委臨時確定決定獎懲方式(遵守安全、健康原則),也可由教師指定一些獎懲方式供班委選擇。
2.固定分組方法——A、B、C鏗鏘三人行
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從教學生學情實際以及座位出發,座位相鄰,學科成績三個層次的三人為一組。1人語文成績在前段的為A,1人語文成績中等的為B、1人語文成績相對困難的為C。三人的關系為“師徒”關系:A為B師傅,B為C的師傅;反之B為A的徒弟,C為B的徒弟。三者的關系確定為:A對B直接負責,B對C直接負責,而C則為本小組的最終“代言人”。比如:在布置課前預習、背誦時,A檢查B,B檢查C,但我抽查的原則:往往最多的是C,其次是B,偶爾是A。只要抽查發現問題,小組三人共同承擔“處罰”,如果抽查通過三人共同得到“獎賞”。
這樣分組的核心思想為:小組“榮辱與共”,“大手拉小手”,“一帶一路”,“共同致富”。這樣穩定的“榮辱與共”的關系勢必促進小組成員的學習緊密聯系,不會造成小組合作只是學習成績好的事,而學困生變成了可有可無的角色。這種相對穩定的分組方法能讓小組容易形成默契。
二、略讀課小組合操作流程
(1)整體感知本單元精讀課文的主要內容、明確本單元精讀課的一些學習方法,這是單元教學承上啟下的一個過程。在小組間的交流分享中達到溫故而知新。教師在這個過程中總體控制節奏,適時給予各小組激勵性評價,并做好小組考評的記錄。
(2)通過小各組提煉出本單元的略讀課一個問題供其他小組探討。這一過程可以在課內,也可在課前、課外。通過設疑“為難”其他人,增強了小組的積極性,必會深思熟慮,也定會提出一定質量的問題來。在小組間的交流分享中讓學生學會學會質疑,學會思考。教師在這個過程中總體控制節奏,適時給予各小組激勵性評價,并做好小組考評的記錄。
(3)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通過一、兩個問題的補充,做到課堂的可控,力爭收放自如。教師在這個過程中總體控制節奏,適時給予各小組激勵性評價,并做好小組考評的記錄。
(4)最后進行積極歸因,積極歸因就是通過總結歸納原因后,自己有了更多的自信,有了更多的成功。從而形成良好的價值感、自尊感和后續行為。這個師生交流的過程既是知識的總結,也可促進小組成員、小組間成員、師生和諧共處,為以后的小組合作打下更良好的基礎。
語文略讀課的高效課堂的兩大支柱首便是高效學習小組的組建和高質量的導學案。科學的學分組搭建自主管理組織,基本的原則就是要人人事事做,事事有人做。這就要求分組有原則,座位有模式,團隊有組織,組員有職責。教師要跟蹤運行,實施持續優化培訓,建章立規,構建激勵評價體系,從而培養習慣,營造和諧文化氛圍。高質量的略讀課導學案的設計,第一步要有明確的目標,第二步要給每一個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第三步讓問題具有小組合作探究具有必要,第四步給小組成員通過合作學習展示的舞臺,第五步引導學生積極歸因。
參考文獻
[1]鄧玲.中學語文五程序單元教學模式的理論與實踐[D].廣西師范大學.
[2]王坦.合作學習原理與策略[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10:48-51.
[3]龐國斌,王冬凌.合作學習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開明出版社,2003,5:22
[4]殷華新.實施“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幾點體會[J].中學英語園地:教學指導,20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