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亮
摘要: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學校對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積極主動地運用新穎高效的教學方法、采用靈活便捷的教學手段,助力學生主體地位的凸顯。基于此,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就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行如下三方面的淺析,希望廣大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有效提升學生的主體性帶來一些幫助。
關鍵詞:初中數學;主體地位;小組合作;教學情境;問題
在填鴨式、一言堂等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以有效凸顯與鮮明體現。有鑒于此,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順應新課改的潮流,揚起全新教學方法的旗幟,從而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淋漓盡致凸顯。基于此,本文從三個方面,就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一話題進行如下探析。
一、開展小組合作的學習活動,凸顯學生主體地位
數學教學中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僅使初中數學新課標的一個亮點與閃光點,還是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盡之責。所以,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揚起小組合作學習的風帆,助力數學教學之舟的前進,從而使學生的主體性得以凸顯與提升。
例如,教師在教學《 平行四邊形》的時候,就可以這樣做。首先,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關于平行四邊形,我們在小學的時候對其進行了一個初步的認識,這節課我們要對平行四邊形進行更為深入的學習。這一知識點是本章的重難點內容,下面,請同學們在小組內部就平行四邊形的內容進行探究與討論。”其次,教師向學生展示了本課時的知識框架,分別是: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再次,學生們在小組內部就這些知識框架進行獨立思考與相互交流。在第一小組中,有的學生就平行四邊形的性質進行發言:“通過折疊,我發現平行四邊形的對邊、對角是相等的。”還有的學生就平行四邊形的判定進行發言:“我們在判斷一個圖形是否是平行四邊形的時候需要利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在第二小組中,有的學生說……總之,所有學生都在小組內部進行了積極而主動的發言。
二、創設惟妙惟肖的教學情境,凸顯學生主體地位
教學實踐表明:創設惟妙惟肖的教學情境不僅能最大限度地掀起學生學習知識的情感波瀾,還會使課堂教學中洋溢出無窮無盡的情境美,無法形容的畫面美。所以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當以所學內容為依據,為學生創設惟妙惟肖的教學情境,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 軸對稱》的時候,為了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就可以這樣做。首先,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同走進豐富多彩的變幻無窮的圖形世界,共同探究軸對稱的相關知識。”其次,教師利用電子白板技術的圖畫展示功能向學生展示一幅幅鮮活、精美、清晰的軸對稱圖形,并讓學生從這些圖形中概括出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再次,教師對學生說:“哪位同學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與感受分享給大家呢?”有的學生說:“我國最大的廣場——天安門,就把對稱美展示的淋漓盡致。”還有的學生說:“就剪紙藝術而言,剪紙就融入軸對稱的數學知識。”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對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的性質進行探究。總之,教師在教學中通過為學生展示直觀的圖畫情境的方式,使學生的主體性得以最大限度發揮。
三、設計生動有趣的數學問題,凸顯學生主體地位
如果說教學情境是數學教學的血液,那么數學問題則是數學教學的骨骼。有效的數學問題不僅能使學生探究欲望得以充分發揮,還會使學生收獲“探究一問,貫析一片”的效果,從而使學生的主體性得以有效展示。有鑒于此,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積極地為學生設計生動有趣的數學問題。
例如,教師在教學《二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的時候,為了使學生主動熱情地探究這一知識,就可以借助這樣的方式。首先,教師對《二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的內容進行深入挖掘與仔細探究,并以三維目標、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習能力以及已有的知識儲備等因素為依據,設計本課時的教案。其次,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究二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的時候,對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下面請你們利用列表、描點、連線的方法繪制y=x?+1、y=x?—1、y=x?的圖像,等你們繪制結束后,仔細地觀察、對比這些圖像,說說y=x?+1、y=x?—1與y=x?的圖像的異同點。”于是,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利用已經學習的知識進行二次函數圖像的繪制。等繪制結束,有的學生說:“形狀大小相同、開口方向相同以及對稱軸相同。”還有的學生說:“頂點的位置不同,拋物線的位置也不一樣。”再次,教師對學生說:“下面請同學們結合二次函數的圖像,利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對二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進行梳理總結。”于是,學生們對這一重難點知識進行整理。如此一來,這使學生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凸顯。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通過開展小組合作的學習活動、創設惟妙惟肖的教學情境、設計生動有趣的數學問題等方式,對傳統數學模式進行推陳出新,充分地優化了數學教學活動,有效地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參考文獻
[1]李怡勛.初中數學教學中發揮學生主體性作用的方法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09):80-81.
[2]張岸航.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性[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06):101+103.
(作者單位:新疆石河子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