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瑛
摘 要:大學英語課程在進行改革的過程中應與通識教育相結合,以此來完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在此基礎上來提升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從而提升大學生英語跨文化語言能力,培養出國際化、綜合性的人才。
關鍵詞:大學英語;通識教育;相關性
1通識教育概述
通識教育的理念認為,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不僅要強調某一個學科的教學,還應加強不同學科間的聯系,對學生進行非專業課程才能通識教育,在教學的過程中應關注學生與學科知識間的聯系性、綜合性與廣泛性,在此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學科綜合性知識來啟發學生,實現學生全方面、綜合性的發展,此種教學方法對現階段的高等教育教學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同時,通識教育中主要包括了性質、內涵以及內容。性質是通識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學生應積極的參與到其中。通識教育的主要目的與任務是為國家培養出社會責任感強且可以積極的參與到社會事務中來的大學生。內容指的是高校利用通識教育來強化學生所學知識的專業性與廣泛性。并在通識教育的作用下學習、了解更多的專業也知識,利用這些課程來提升高校學生的專業素質、文化人文素養,并在跨專業學習中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能力并可以對事物進行獨立思考、準確的判斷,使學生可以在精神層面了解所學知識。
2大學英語課程設置的通識性原則
大學英語課程設置由于各高校教學目標和學生入學成績的差異而呈現出多樣性的特點,相關研究人員認為大學英語課程設置除了具備多樣性原則以外,還應具備通識性原則。課程設置的通識性并不是指通識英語(EGP)教育,而是指大學英語教學過程應以內容為依(content-based)。當然這種以內容為依托的教學模式也不能簡單歸為專門用途英語(ESP)。大學英語教學不僅是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語言學習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語言教學不是孤立的背單詞、講語法,教學過程中會使用各種英文的口頭或文字材料作為教學素材,必然會體現出一定的人文性。
3大學英語教學中通識教育的應用
3.1明確通識教育,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
大學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其主要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與口語應用能力,提升英語的聽、說水平。將通識教育應用到大學英語教學中可以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并可以將現代教學觀點進行合理的應用,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制定出相應的教學計劃,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并關注學生的進步,給予其正確的指導,以鼓勵學生為主,來提升學生的自豪感、成就感,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當今社會需要更多的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高校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應有意識地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帶來的慣性和束縛,轉變傳統教學觀念,當以學生為主體,努力幫助大學生調整英語學習的心態。全新的教學模式能有效激發學生們的開創性,建設通識教育課程,全面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英語核心素養。教師是學生的指導者,所以大學英語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深入研究通識教育的教學理念,總結好的教學經驗培養出高素的大學生。教師應認識到培養學生的英語素質比提升成績更加重要,應以培養學生學習能力、英語核心素養為主,使學生可以更加適應社會的發展。
3.2利用通識教育理念強化課程體系建設
在大學英語課程中應融入更多有價值的知識性內容,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結構的認識更加深刻,開拓學生的視野,并將所學內容運用在實際生活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建設大學英語通識教育課程對高校的教學有很強的促進作用,是一種很有效的教學策略。課程標準革新后要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增強對學生英語素養的培養。高校應該對英語課程進行優化,設置通識教育課程,深化大學生對英語知識體系的認知,加強大學英語通識課程的建設,對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促進作用。
3.3創建人文主義校園環境,注重學生通識教育
學校要提倡建設理想的課堂氛圍和學習環境,教師要提高自身知識結構的自覺性。教師在學生面前要有親和力要融入到班集體中,和學生一起學習一起進步,這樣可以使學生調整好心態,在學習中放輕松大膽的表現自己。在英語教學中要開設通識教育課程,為大學生搭建一個知識庫的學習平臺,培養學生的通識思維,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將通識教育應用到大學英語教學中可以拓展學生思維、課本知識。因此,大學英語教師應給予通識教育重點關注,并利用其來引導大學生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讓大學生把對大學英語的興趣轉化為學習的無限動力源泉,從而提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能力。
3.4創立了獨特的教改特色
特色如下:①充分的了解并明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目的,是為了培養更多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教師應認識到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任務,并對地方高校辦學特色進行挖掘,并在學分制環境下對整體課程進行設置,在對大眾教育過程進行優化后,對英語教育的成果進行明確;②將改革作為高校發展的契機,并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下多舉措的推動教師國際化發展,可以開展大規模的國際專項教師培訓、競賽以及研討工作,構建起一支創新能力強并具有合作精神的大學英語教師隊伍,以此來凸顯學校特色。
4結語
目前,通識教育在我國高校還沒有完全建立,在此背景下大學英語應承擔部分通識教育的任務,其課程設置的依據和原則也應充分參考通識教育的理念,真正利用語言教學的優勢全面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完成《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要培養國際化人才的目標。但人才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不僅涉及到課程設置的變化,還要在教材編寫、師資培訓、測評手段等諸多領域進行配套改革,才能實現大學英語在高等教育體系下的不斷完善和進一步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黃耀黎.通識教育理念下的大學英語發展研究[J].英語廣場,2017(07):104-105.
[2]溫露.通識教育理念下大學英語教師發展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6):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