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妙卿
摘 要:隨著新課標的要求,初中數學教學中有著越來越多的高效教學方式。結合教學實際,對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變式教學對初中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意義及一些舉措進行探索,使數學教學過程更加高效。
關鍵詞:變式教學;核心素養;巧妙;舉措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許多高效的教學方式不斷地涌現出來,初中數學教學隨著這一改革的進程,教學方法正在不斷地改進與創新。而變式教學就是改進與創新中一種有積極作用的教學方法,巧妙運用數學變式教學,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著一系列問題。首先,數學課堂的主體并非是學生。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講解時間多了,學生思考的時間就少了,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學生的主體參與,沒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其次,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不強,學習處于被動狀態。再次,部分學困生處于厭學狀態,不善于思考。數學是一門要求思維轉換較強的學科,學生不善于思考就會導致其學習起來倍感吃力,使其喪失自信心。另外,在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講解的方式太過單一且古板。教師在教學上強制性要求學生完成自己布置的任務,安排學生主動探索的探究活動少之又少。這使得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對老師任務的應付性很強,缺乏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動力。針對上述的種種問題,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在注重數學書本知識傳授的同時,不要忽略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對數學知識的探索精神及數學思維的培養,使學生不但學會、學懂數學知識,還能將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學到的探索精神及發散性思維能力運用到各科學習中,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與掌握各科知識。對于數學的變式教學方法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能很好地使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得到一定的改善。
二、數學變式教學的含義
數學變式教學是指在數學教學中通過不同的數學角度、不同的題目背景、不同的數學側面,將數學問題的形式或者數學的各種知識點從多個方面去變化,而數學本質的核心知識點沒有改變。這就要求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對數學知識進行靈活轉變,使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能更加深刻。如在初一有理數的學習中,教師可根據下面的條件讓學生判斷a與b的大小:(1)a>0,b<0;(2)a+b=0,a<0;(3)a>b,a>0;(4)a,b>0,a>b;(5)■<0,■>0。教師通過各種題型將題目運用各種知識點進行有計劃的轉化,使學生對有理數這一章內容中的知識點內容更加深刻。在選取或者出題過程中將數字用字母代替,能深化學生的數學思維,使學生能靈活轉換自己的思維方式,能很好判斷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促使學生對這一知識點進一步學習。教師在運用數學變式教學過程中從不同的角度對教學問題進行有效的調整與分析,促使學生在不同的角度對數學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
三、巧用變式教學的意義
1.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應變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巧妙地運用數學變式教學對學生來說有著積極的影響。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對數學知識的合理轉化,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舉一反三,在數學知識的求解過程中能提升其思維能力和對數學知識點的應變能力。在七年級數學平行線這一知識點的教學中,平行線的性質及判定在出題中可自由轉換,使學生清楚地明白平行線的性質是什么,判斷又是什么。如題,在下圖中可以有多種類型的題型。(1)已知AB//CD,∠EOB與∠OMD是什么關系?(2)已知∠EOB=∠OMD,AB與CD存在什么聯系?(3)已知AB//CD,求∠BOM與∠OMC的位置關系。(4)已知∠BOM=∠OMC,求AB與CD的位置關系。(5)已知AB//CD,求∠EOB與∠OMC的聯系。(6)已知∠EOB與∠OMC,求AB與CD的位置關系。
通過上述問題可以使學生在平行線的性質與判定的知識點中清楚地認識到平行線的性質1、性質2、性質3及平行線的3種方式的判斷。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在平行線的各種性質與判定之間靈活地轉換,有效提升自身的應變能力及思維能力。
2.使學生的數學基本知識得到扎實的鞏固
數學變式教學的巧用,在學生做題學習過程中能使學生的數學基本知識得到鞏固。初中數學教師在變式教學中變化是將原題的條件或者結論進行轉化,或者將題目的條件與結論深化,加上更多的知識點,在基礎知識上,加深新的知識,這樣能使學生在此過程中對以前的基本知識進一步鞏固。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通過對全等三角形概念的講解,進一步對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對應角進行講解。在對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對應角的變式時鞏固全等三角形的具體定義。在這一過程中巧妙將變式教學作用運用到學生的數學學習中,使學生對基礎知識進行充分的理解后,加深鞏固。在對基礎知識的鞏固后,進一步探索學習新的知識。這種一步步的變式教學能使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得到更好的提升。
3.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初中生在此階段正處于迷茫的時期,他們對學習沒有過多的積極性,對數學學習更是缺乏主動學習性。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能巧妙運用好數學變式教學,使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方式產生好奇,對教師所授課的內容產生一定的求知欲,促使其對數學學習產生一定的興趣,進而提高自己學習的主動性。變式教學在數學教學中的巧用相比傳統的教學方式更吸引學生,使學生在不斷的題型轉化中來回轉換,自由切換思維,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自信心,促使其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如果教師還是按照原來的那種古板且以教師不停地講為主的課堂上課方式,明顯會使學生的數學學習主動性降低,學生主體性也變弱。此外,變式教學是一種不斷轉化的形式,教師在不改變本質的情況下對數學題型及相關數學知識不斷進行轉化與多角度、多方面的調整,能使學生在教師不斷轉化的思維方式上,使自己的思維更加靈活,發散自身的思維,能更好地培養自身的創新能力。
四、變式教學應遵循的原則
1.學生應參與進去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不應該一味自己在轉化題目,也不在乎學生有沒有對自己所轉化的題目真正參與。在變式教學過程時,還要遵循參與性原則,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課堂中。在變題時,教師不要只是自己變,要讓學生自己去轉變題目,鼓勵學生參與編題,然后再進行練習。在學習混合運算法則時,(-3)×(-6)+23×=?運用這種題目讓學生練習有理數的混合運算法則,然后讓學生在練習后自行改變算法中的各項數字,或者加深難度,進行再一次的運算,使學生真正參與到數學變式教學的學習中。
2.教師應進行針對性教學
正確的教學方式總是缺少不了針對性教學。在數學學習中,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進度都是不同的,他們的數學理解能力也不同,所以教師在數學變式教學時應該有針對性對班里的學生進行教學。除了教學的對象不同之外,數學教學的授課方式的著重點也不同。在數學課上一般都有新課講解、新舊知識的練習及復習舊知識這三部分,教師通過這三部分的教學目的,對變式教學做出相應的調整。變式教學中教師只有遵循針對性的原則才能使數學教學質量有著更好的提高。
3.變式教學的內容應該是可行的
在變式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課本內容進行變式,不要脫離自己所講解的知識內容,確保變的內容與書本上自己所要講解的內容是一致的。此外,在變式過程中,教師應該很好地控制自己所變數學題目的難易程度。不要把題目變得過于簡單,這不僅僅是在消耗時間,還使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得不到提高。也不要把題目變得過于難,難度過高的話會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受到打擊,使學生喪失學習的積極性,效果反而更差。因此,教師在數學變式教學中應遵循自己所變的是可行的,能很好地使學生學習質量得到提高的題目轉化。
五、如何巧用變式教學培養初中生數學的核心素養
1.模擬化教學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變式教學時,教師應該根據課堂具體時間及課上會發生的一些情況進行一定的模擬,避免變式教學中產生一系列來不及處理的失誤。在課前進行模擬化教學能使教師充分利用好課堂時間,對課堂有很好的把控。如在逆命題、互逆命題教學時,教師要根據知識點的內容進行變式教學模擬,在準備過程中,考慮自己所變的同時,也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去思考定理之間逆命題的轉化。通過模擬化教學更好地運用數學變式教學。
2.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其自主性
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中,要時時刻刻以學生為主體,不要一節課下來都是自己一個人在講解。只有把學生當成課堂主體,才能使學生把數學學習當成自己的事,而不是為了任務而學習。教師在課堂中以學生為中心,還能更好地發揮其自主性,使其在自我學習中能相對積極主動。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的教學上,教師可先讓學生對二元一次方程進行了解,然后提出與之相關的問題,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更加積極主動。
3.教學的內容要對學生有所幫助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運用變式教學的方法去教導學生時,應對轉變的內容進行一定的思考,考慮一下變的內容是否對學生有幫助。如果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沒有很巧妙地運用好變式教學,這不但會浪費學生的課堂時間,還會使學生對數學學習失去熱情,甚至更厭倦。要使教學內容對學生有所幫助就要求教師對變式教學方式有著足夠的認識,與教學實際相結合,巧妙地選取對學生有益的內容。在圓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所傳授的教學內容可以是生活中與圓相關的生活問題,將生活中運用到圓的半徑計算例子講解給學生,讓學生對學習這一知識點有所幫助。
總之,變式教學是有效的教學模式,值得我們去實踐。數學變式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著重大的意義與積極影響。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既要有強烈的變式意識,巧妙地運用變式教學,還要遵循變式教學的原則,才能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許祥.變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思考[J].數學教學通訊,2018(26):57-58,60.
[2]郭亞.淺談變式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8(23):43-44.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