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文彥
摘 要:新課改對語言文字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言文字的學習需要長久的積累。目前,小學語文的語言文字教學中,缺乏正確的教學方法。基于此,從三個方面分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語言文字的積累和運用的教學方式,旨在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言文字;積累運用;教學策略
荀子在《勸學》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逼湟馑季褪乔Ю镏?,都是憑自己一步一步走出來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同樣是需要長期的訓練和積累才能提升的,因此,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重視語言文字的教學,通過各種方式來提高學生語言文字的積累量,并且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來運用語言文字,這將會對學生的語文水平的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語言文字的積累不僅僅是簡單地記憶一些語言現象,而是需要經歷一個理解、感悟、鑒賞與應用的復雜過程。
一、激發學生興趣,加強語言文字的積累訓練
假設在語言文字的積累訓練中,沒有尊重學生的興趣特點,僅僅依靠教師的主觀意識來安排語言文字的學習內容,那么整個訓練過程肯定是強制性灌輸的,最終的學習效果也必定是事倍功半。在語言文字的積累訓練中,首先要讓學生理解為何需要讀需要背,為何應該背這些內容而不是背其他的內容。因此,教師需要運用先進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語言文字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吸引力,進而讓學生形成讀、背的需要和欲望,給學生的語言文字理解提供原動力。同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給學生更多的選擇空間,愛讀是多讀的前提,多讀是愛國的必然結果。教師完成漢語拼音的教學后,不能強制性地要求學生去讀多少書本,更應該引導學生喜歡上書本,走進書本,與書本做朋友,就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安排學生在每天早讀開始之前利用五分鐘左右的時間進行匯報,當作“營養早餐”。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由對語言文字的興趣積累逐步過渡到審美積累,這將會成為學生學習語言文字最強大的原動力。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語言文字積累情況,設計生動有趣的游戲活動,調動學生的參與性,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語言文字,享受到語言文字的魅力和樂趣,大大激發學生對語言文字積累與運用的興趣。
在學習《秦兵馬俑》這篇課文后,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剪輯課文中的語言,再結合自己的日常積累,創設“運動會”的情境活動,讓學生把運動場想象為戰場,而每一位運動員扮演戰士,再安排學生選擇自己認為課文中的好詞好句來描述運動場上的小“戰士”,學生在活動中興趣高昂,都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這種教學方式培養了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將在文本閱讀中積累的詞語應用到寫作中,增加了學生的寫作素材,提高了他們的寫作技巧。
二、以讀為主,加強背誦,加強語言文字的積累與應用
在語言文字教學中,教師要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學生課堂主人公的地位,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情感中加深理解與體驗,并自主思考和感悟,使學生的情感受到熏陶,思想受到啟迪。特別是要重視在閱讀教學中加強學生語言文字的積累和運用,引導學生閱讀充分,從整體上感知,并不斷培養自己的語感,這會加深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加深對語言文字的記憶和運用技巧。在初讀時,重點是使學生充分感知文本的語言文字;再讀時,使學生仔細品味,領悟課文的語言;精讀時,對課文的內容進行整體的理解和把握;熟讀時,讓學生多次閱讀課文進而達到能夠背誦的地步,將課文中描寫精彩的語言深深地裝進學生的大腦中,豐富自身的語言積累。因而,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盡可能地為每位學生提供更多的讀書機會,引導學生反反復復地誦讀課文,讓學生自主理解文本的內容,并且領悟和吸取文本中語言文字的精髓。當然,教師也要教會學生基本的閱讀技巧和語言文字賞析技巧,進而讓學生可以通過自主閱讀來提取語言文化的精華。
三、體味生活,增強課外閱讀,提高語言文字的積累與運用
語文是一門與生活很貼近的學科,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提到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告訴我們教學應與生活聯系緊密,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生活元素,創設生活情境,給學生最真實的體驗,在生活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學習知識。尤其是語言文字在生活中應用得非常普遍,讓學生從生活中多方面去體驗,既能增加語言文字的積累量,又能增加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生活實踐對學生語言文字的積累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因此,語文教師就需要突破“小語文”的教學思維,不能只把“語文”理解成簡單的語言文字,更應該擴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生活積累和文化積累。教師要引導學生多去細心觀察生活,并樂于將生活中的小事記錄下來,有利于學生持續性地積累各種不同的表象。在日常生活中,學生應做生活的有心人,可以積累一些廣告詞、標語和名言諺語等,并及時記錄到筆記中。此外,教師還可以經常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幫助學生對頭腦中積累的語言文字進行合理的梳理和充足,并將其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在生活中也能更好地運用,在實踐中提升自己的語言文字的積累和運用。
教師和學生都應該重視語言文字的積累和運用,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抓住每一個環節來加強學生語言文字的積累與應用,學生也應該不斷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增強自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并增加課外閱讀量,提高自己語言文字的積累與應用能力,為日后更深遠的學習奠定基礎。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