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梅
摘 要:小學數學知識與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在課堂中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還可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對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實踐問題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實踐;重要性
目前我國小學數學教育越來越注重培養學生對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這就要求把數學所學的知識與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并落實在應用與實踐上,使學生在生活中遇到各種問題可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思考、解決。所以題海戰術已經不適合當今時代的發展腳步,我們要通過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實踐,并進一步應用數學知識進行解決,從而實現教育目標。以下我結合教學實踐的經驗,從幾個角度討論應用實踐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結合生活,提出數學問題
小學生的思維方式多以形象認知為主,而數學學科較為抽象,老師就要把概念化的東西轉向生活化。雖然現在小學教材中的抽象知識不多,但是如果只將課堂知識講給小學生,那只能讓學生學會做題的技能,面對生活中出現的實際問題,卻不會運用數學知識去解答。因此,我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會運用生活中的實際場景、問題來表達數學知識,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
比如教學“升和毫升”時,我會選擇學生喜歡的生活情境來引入要講的知識部分。我會拿出一個提前準備好的圖片,圖片上有不同種類的飲料,然后再拿出若干個紙杯。
教師:圖片中第一種飲料可以倒滿幾個這樣的紙杯?
學生:思考討論,答案各種各樣,誰也說不準到底能倒滿幾杯,有的會根據生活經驗進行猜測。
教師:如果我們知道瓶中裝有多少飲料,并且知道這個紙杯的具體容量,是不是就可以得到準確的答案了?
學生:大家紛紛表示認同,并開始發問飲料有多少,紙杯到底能裝多少。
教師:這就是今天我們要講的升和毫升的問題,如果分別知道飲料瓶與紙杯的容量,我們就能夠準確地得出一瓶飲料需要準備幾個紙杯分裝了。
這個實例就源于生活,學生對于飲料并不陌生,但是運用數學的思維去考慮準備幾個杯子、能倒幾次,學生在遇到這道題之前肯定沒有這樣思考過。我就是通過類似這樣的生活實例把數學的知識應用進去,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加強學生在生活中對事物的觀察與思考,讓數學這門學科不再枯燥、不再抽象。同樣以這樣的生活方法向學生講解數學知識,不僅有趣而且讓學生能夠應用于實踐,生活中再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勢必會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問題。
二、鼓勵學生進行應用實踐
“實踐出真知。”在教學過程中我會針對學生的能力設定一些相應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在實踐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應用是教學的最終目標,老師務必要改變陳舊的教學觀念,認識到實踐在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如何把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就需要老師以學生的心智發展以及興趣愛好為基礎,多做研究與探索。
比如教學解決問題的策略時,我會從生活中找尋與學生息息相關的事物讓他們練習,使學生在應用實踐中靈活運用數學知識。我問學生,如果我們出去旅游,一共有3名女老師,2名男老師,學生60人,女學生31人,如果我們去酒店,每2人一個房間,需要預定幾個房間?3人一個房間需要預定幾個房間?雙人間180一晚,三人間260一晚,預定哪種房間更省錢,省多少錢?
這道題的重點在于如何把出行的所有人合理地分配進適合的房間內,并且價格最合理。學生聽到這個問題就開始進行討論、計算,這個是平時經歷過的生活實例,但是從來沒有用數學思維考慮過,大家都覺得很新鮮。我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把課堂知識在生活中不斷地實踐、掌握。
三、家庭作業的靈活性
家庭作業對于小學數學來說非常重要,學生通過寫作業鞏固學習知識,老師通過批改作業了解學生掌握情況,因此老師在布置作業時要結合生活,讓學生把數學知識應用起來。為了避免課后作業題海戰術,可以以學生的年齡特點、喜好作為布置作業的切入點,讓學生在作業中掌握數學知識又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比如教學統計表與條形統計圖時,我會布置這樣的作業,寫出我國省份以及國家名人,比如李時珍、孫思邈、陳景潤、華羅庚、錢學森等,讓學生進行統計,不同的國家名人屬于哪個省份,并且哪個省份最多。這是讓學生了解中國歷史以及國家名人的一個過程,通過這個過程可以增加學生對國家的了解、地域的認知。并且在統計名人祖籍的時候,還可以了解名人的成長經歷,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與學習熱情。
四、結語
本文是結合我在小學數學教學多年經驗上的一些探索與實踐,從根本上說,小學數學教學的根本目標就是與生活結合起來并且能夠解決生活中產生的各種實際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中要調整教學思路,以學生的思維模式為切入點,不斷創新教學的方法與模式,最終讓學生不僅能夠掌握課本中的數學知識,還能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實用性。
參考文獻:
[1]郝廣磊,徐杰.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運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31):26.
[2]郭玲玲,周世如.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31):61.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