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平
摘 要: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隨著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以及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教師的教學思維以及教學手段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在現如今的教學環境中,思維導圖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理念,被教師廣泛地應用?;诖?,對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用思維導圖開展教學進行分析,并提出具體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語文教學;教學應用;教學分析
首先,所謂思維導圖指的是引導學生學會如何根據知識的特性以及大腦的反應對知識進行了解掌握的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思維模式。在該種教學模式的指導下,學生能夠有效地梳理出自己的學習脈絡,并能夠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從而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質量。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對該種教學思維進行合理的應用,以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分解學生的學習內容
首先,在應用思維導圖的教學觀念組織學生開展語文學習時,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先要組織學生對知識的大概內容進行了解,并形成大概的思維框架。隨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應用線條以及圖畫的方式對框架進行搭建,以此豐富學生的學習認知,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以及學習能力。此外,由于小學生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自控能力比較弱,所以教師也可以通過這一教學手段對學生加以培養。
總體來說,在應用思維導圖開展教學時,教師可以按照以下流程進行教學:首先,教師需要做好相關的備課工作,了解知識的內容,掌握知識的結構,并能夠確定教學的整體目標以及中心思想。隨后,在正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文章的中心思想,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拓展,將文章的脈絡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展現出來,以此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
比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課文《病房里的故事》時,就可以結合這一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因此,在正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通過閱讀找出與之相關的內容,以此加強學生的基礎;隨后,教師可以繼續對學生進行引導,引導學生發現文章首尾的關系,并對其作用進行分析,以此幫助學生了解文章的脈絡,并能夠形成正確的思維導圖。最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按照思維導圖的順序對文章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提升學生的總體學習質量。
二、構建語文知識的體系,拓展學生的學習思路
在應用思維導圖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構建合適的知識體系,以此形成學習的基礎,從而有效地提升教學的質量。其次,通過該種教學方式,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以及邏輯能力也能夠相應得到鍛煉,從而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在小學教學階段,雖然大部分學生都不具備較強的自控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素養,但是這一階段的學生往往具有較為活躍的思維以及較為強烈的想象能力。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的這一特點,組織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的構建,在提升學生學習質量的同時,也能夠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
比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課文《步行18里》時,就可以結合這一手段開展教學。首先,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文章的脈絡以及體系進行了解,并對其進行深入的分析。隨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幫助以及思維的引導,對知識進行重新解讀,并畫出符合文章發展的思維導圖,以此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三、將知識進行合理聯系,創新學生的學習思維
在小學語文教學階段,教師想要應用思維導圖開展教學,就一定要對知識點之間的關系進行合理的整合,將不同的知識點構建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需要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同時,當完成教學之后,教師也需要鼓勵學生結合自身的知識儲備進行思維導圖的設計,對知識點進行重新規劃以及排序,以此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思維能力。
比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課文《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時,就可以組織學生應用思維導圖描繪出文章是如何描述草原景色的。以此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以及核心素養。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教學環境中應用思維導圖的理念開展小學語文教學,不僅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同時也能夠對學生的核心素養與學習能力形成一定的積極影響。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對自身的教學理念進行適當的優化,結合思維導圖開展教學,以推動學生的綜合化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文正.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8(22):62-64.
[2]李靜.思維導圖在小學中高年段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狀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