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欣怡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互聯網金融持續穩定發展,使得第三方支付行業極具想象空間。第三方支付行業是指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和信用保障的獨立性機構,以互聯網金融作為載體,與銀行進行直接對接從而促進雙方進行交易的一種網絡支付模式。它降低了經濟成本,為雙方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個性化服務,本文側重分析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第三方支付的現狀,討論第三方支付目前所存在的風險,并且指出解決這些問題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第三方支付 金融監管
隨著新經濟時代的到來和互聯網的興起,互聯網逐漸滲透到各行各業中,然而網絡經濟的擴張趨勢也是毋庸置疑的。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發展迅猛,逐漸滲透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方便快捷的同時也進一步推動了經濟的發展。雖然第三方支付平臺目前仍然存在著不少問題,一些方面都還不夠完善,但是在未來的發展中不斷實踐與探索就能解決這些問題,第三方支付將會憑借其獨特的優勢成為互聯網金融背景下最具潛力的新型金融領域。
一、第三方支付發展現狀
近幾年來,互聯網金融呈現穩定發展的趨勢,從而帶動第三方支付行業的迅速發展,第三方支付平臺用戶數量持續飆升,尤其是在最近的幾年呈現出了爆發式的增長,并逐步將金融、教育、交通、醫療等等多個領域融合在了一起,成為了國家政府的一個重點關注對象。我國政府非常重視第三方支付的健康發展,并相應出臺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以便更好的促進有關法律的建設以及第三方支付的健康穩定發展。第三方支付機構是一個獨立性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它提供一個交易平臺,商家和消費者都不需要與銀行直接交涉,簡化了復雜的交易流程,更為方便快捷,提高了交易效率。目前全世界大部分國家都已經接入支付寶端口支持18種貨幣結算,全國多數銀行都實現了與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對接很多程度上改善了人們的生活。從現有的第三方支付的市場格局來看,支付寶和財付通都占據了絕對份額,成為第三方支付中的領軍平臺。中國的第三方支付領域發展迅速,成為了絕大多數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展現出了強大的實力,不斷深入影響著各個領域。但強大實力不并不意味著第三方支付的成熟,中國的第三方支付領域還存在不少的問題和不足,仍需在未來的實踐中不斷完善與創新。
二、第三方支付平臺存在的主要風險
(一)法律風險
第三方支付平臺相當于交易雙方之間的一個經濟溝通橋梁。但平臺內部所涉及供應鏈和利益相關方眾多,法律關系錯綜復雜,目前我國所存在的法律已經不能很好處理第三方平臺發展中的新問題。目前,我國第三方平臺所面臨的法律風險主要為主體資格和經營范圍風險、資金孽息歸屬風險以及交易隱蔽性可能造成的犯罪風險。
(二)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又稱為違約風險。第三方平臺上的參與者由于未履行應盡的義務而對經濟造成損失的風險。一般情況下,交易雙方會根據第三方平臺的經濟實力和口碑信譽進行綜合評定選擇一個平臺進行經濟活動。很大程度上,這可以彌補社會信用體系的缺失,但同時由于交易流程存在一定的缺陷,所涉及方仍存在許多欺詐行為的機會,增加了一定的風險。隨著大量平臺用戶信息的注冊登記,就面臨著信息被泄露的風險:顧客和商家想要使用第三方支付機構進行交易,必須在第三方支付機構開設賬戶,需輸入銀行卡號,身份證號等保密性的信息,擁有大量客戶信息的平臺可能由于系統漏洞導致信息泄露或有意識的售賣信息。其次,由于第三方支付平臺處于中介地位,平臺會形成大量的資金沉淀,這些資金處在不受公開監管的條件下,存在越權調用的風險。
(三)系統安全風險
在互聯網金融的持續穩定發展下,網上購物已經成為人們消費的趨勢。網上購物平臺的業務都是由軟件來運行的,隨著近些年來網購人群的不斷增加,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節日會在很短的時間內產生大量的數據信息,這就對軟件本身的運行系統有更為嚴格的要求,而且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黑客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會利用存在的各種系統漏洞去謀取利益從而危害到消費者和商家的合法權益,例如在支付寶支付中,消費者的銀行卡與支付寶相綁定,一旦受到黑客的襲擊,銀行卡密碼等重要的身份信息就會被泄露,產生嚴重的經濟損失,甚至擾亂金融市場的正常運行秩序。除此之外,第三方支付平臺是與銀行直接關聯,如果出現病毒或者其他系統問題,都有可能給銀行和第三方支付平臺造成極大的危害。
三、完善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建議
(一)完善法律法規
首先應該確立針對性立法。第三方支付發展至今,我國已出臺了一系類的法律規章,如《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及其《細則》《電子支付指引(第一號)》《電子商務法》《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等法律規章,旨在進一步規范非金融機構支付業務,但是快速發展的互聯網金融使得第三方支付在不斷發展的同時迎來了新的挑戰,在發展的同時,第三方支付不斷出現新的問題,卻沒有相對應的法律規章來進行裁決,所以應當有針對性的研究第三方支付所出現的新問題,對此進行科學立法,并對未來可能存在的法律風險進行研究討論,使盡可能的降低法律風險。其次就是完善其經濟體系的建設。目前國內的第三方支付法律法律層級較低,不能滿足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需求,所以有必要建立完善的法律體制,并接層次分明把其中所涉及的體系劃分,以便對第三方支付的法律監管更加條理和明確。
(二)完善信用體系
第三方支付機構作為一個獨立的支付機構,信用風險也是無可避免的應該從公民的誠信教育、國家相關機構的監管、管理制度的創新等各個方面來進一步完善信用體系。首先是加強對公民的個人的誠信建設,以強化宣傳教育為途徑,為誠信建設奠定思想基礎。建立統一的誠信數據庫。做到有數可找、有據可查,實現內部網上查詢,形成規范共享的誠信系統,完善誠信信息的披露,促進第三方支付的發展。其次是加強國家監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取消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中間賬戶,從而化解資金沉淀帶來的風險隱患。根據第三方技術的實際發展,已經具備取消第三方賬戶的能力,通過支付系統的第三方授權、第三方授權確認付款等功能組合實現為買賣雙方所提供的信用擔保,付款客戶的資金就根本沒有必要滯留在第三方支付平臺中,從而很好的解決了第三方平臺存在的資金沉淀問題。此外,第三方支付平臺交易還可以接入中央銀行的反洗錢系統,實時在線監控非法交易的不法行為,將可能存在洗錢、套現、欺詐等不法行為及時地報告給相關的部門,并通過支付系統監控并制止違法、違規現象,有效實施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日常監管問題。創新對第三方平臺的管理制度,可以針對性的建立第三方平臺的獎懲制度,對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信譽量化考核,從而促進第三方支付的良性競爭,推動經濟發展。
(三)不斷完善與創新,以用戶利益為最首要目的
第三方支付平臺可以與一些大型安全軟件合作加強自身的安全防護從而更好的保護用戶的利益。加強自身信息安全技術的建設,不斷學習相關技術知識,不斷吸收網絡技術人才,建立國內外第三方平臺系統安全技術交流平臺,成立技術安全專業小組,定期對運行系統進行檢查,及時發現自身漏洞,對系統進行升級維護,打造好自身的系統安全防護網。發揮國家的領導力量,正確地引導第三方支付的穩健發展,使第三方支付行業可以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提高第三方行業準入門檻,定期對已存的第三方平臺進行系統安全考核,提高行業的自律性,從而推動第三方支付在我國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馬梅,朱曉明,周金黃.支付革命:互聯網時代的第三方支付[M].2014.
[2]謝平,鄒傳偉,劉海而.互聯網金融手冊[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3]李博,董亮.互聯網金融的模式與發展[J].中國金融,2013.
[4]韓爽.淺析第三方支付相關法律問題[J].法制博覽,2019.
[5]汪嬌.第三方支付平臺對我國金融體系影響及對策[J].商業現代化,2018.
(作者單位:渤海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