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旭
摘要:音樂作品具有題材豐富、風格多變等特點,教師需要對音樂信息進行加工處理,使其精簡化和通俗化,便于學生理解。數字化教學資源使音樂中抽象的概念變直觀,在使課程更加生動的同時提升了課堂效率。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紹數字化教學資源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現狀,隨后提出應用數字化教學資源需要的條件,最后從三個方面簡單介紹數字化教學資源對高中音樂教學的促進作用,以供相關人士交流參考。
關鍵詞:數字化;教學資源;音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34;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2-0248-01
一、引言
數字化教學資源是網絡科技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在實現教學信息可視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如今高中音樂教育仍呈現停滯不前的狀態,在音樂課堂中實行數字化是推動音樂教育發展的關鍵,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提升音樂教師水平和改變教學模式。教師通過應用數字化技術,不僅可以減輕備課壓力,而且在使課堂更加生動有趣的同時能夠將音樂核心的美傳遞給學生,使學生對音樂有自己的理解,提升審美水平。
二、數字化教學資源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和條件分析
1.高中音樂課程的教學現狀。高中階段學生由于升學的壓力,課程繁重,時間緊迫。音樂課堂不具有升學壓力且具有娛樂性,通常不被重視,學生的積極性也不高。然而,音樂是一門深奧的學科,它題材多樣,形式多變,富有情緒化并且通常具有時代特點。音樂教師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通常會將音樂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刪減整合。這種音樂信息處理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使課程精簡,但是卻忽略了沒有音樂基礎的學生的理解能力。音樂概念難懂、音樂內涵太抽象都會導致學生產生對音樂學習的抵觸心理,這種音樂課程教學的現狀使得高中音樂教育停滯不前。
2.應用數字化教學資源的條件。高中音樂教材中音樂分類繁多,表演形式多樣。龐大而系統化的音樂作品展示不僅需要教師更高的音樂水平,數字化教學資源也起到了重要輔助作用。因此,有效應用數字化教學資源需要從以下三方面做出相應改進。首先在硬件條件中,包括投影儀,計算機在內的多媒體配備是必要的。這些設備改變了傳統講授教材的單調枯燥,它將不同音樂作品特點生動呈現出來,同時調動學生感官,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其次在教師水平方面,為引導學生構建音樂理念,需要加大對教師綜合水平的培訓審核。教師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熟悉教材內容,運用先進的教學思想將網上教學資源整合,以圖文并茂的課件形式展現給學生。最后在教材編排中,應注入豐富的數字化教學資源,集圖片、文字、音頻為一體的新型教學模式在使得音樂課程立體化的同時有效推動教學改革和現代化。
三、數字化教學資源對高中音樂教學的促進作用
1.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能力。高中音樂教師需要將數字化教學資源與自身專業知識和豐富的教學經驗相結合,擴展教學內容,使抽象的音樂概念具體化和生動化,便于學生理解音樂內涵。音樂課堂上投影儀、音響、計算機的有效使用將不同的音樂以原聲的方式展示出來,讓學生慢慢品味,這種體會是言語無法傳達的。學生通過借助數字化教學資源對作品進行聆聽和欣賞,必定會形成自己對音樂作品的獨特理解,有助于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2.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由于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存在,教師借助于網絡技術,將圖片、音頻等資料進行整合,在使音樂課堂內容更加豐滿的同時,還能提高教學效率。教師不再花費大量時間搜尋資料,而是根據不同學生特點進行個性化教學。教材的集中化也有助于教師有針對性地開展對音樂重點和難點的講授工作,例如利用多媒體對學生進行知識提問,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應用數字化教學資源不僅可以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而且能夠激發學生的音樂創造力,進而達到優化音樂教學質量的目的。
3.轉變音樂教學的傳統模式。教師使用傳統高中音樂教學模式,不僅容易導致學生抵觸心理和厭倦情緒,而且也不能滿足學生對深入音樂學習的需求,造成教學效率低下和培養學生音樂素質困難的情況。通過有效利用數字化教學資源和各種多媒體技術將音樂作品從聲、形多方面完整呈現,學生可以近距離接觸到大師級的音樂創作。通過讓學生聆聽音樂作品,充分享受音樂帶來的愉悅和培養對音樂的興趣,最終能夠實現音樂的普及。應用數字化教學資源的課堂模式改變了傳統僵硬的說教模式,有望成為未來音樂教學模式的主流。
四、結語
隨著科技的進步,數字化教學資源漸漸融入到音樂教學過程中,在改善傳統音樂課堂的沉悶氣氛的同時促進教師授課質量的提升,音樂教育不斷發展。作為音樂教師,需要主動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和多媒體技術,力求將音樂信息具體化和豐富化;作為學生,需要積極配合教師,利用數字化教學資源充分理解不同音樂的內涵。只有師生共同努力,才能發揮數字化教學資源在音樂教學中的最大作用,實現音樂教育的現代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