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推進,人們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而因為受到傳統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教師過度重視學生的成績,只重視知識的教學,缺乏對學生生活的關注,完全割裂了生活和數學教學之間的聯系,學生只能夠被動地學習知識,缺少對實踐思考的認識,不僅僅沒有辦法從學習中獲得快樂,反而感覺學習是一件無比枯燥的事情。鑒于這種情況,本文對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這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對策研究
一、 小學教學生活化存在的問題
(一) 數學教學與生活嚴重脫節
一直以來,應試教育都是我國最主要的教學方式,因為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過去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過于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這種情況也就導致教學成為一種手段,完全忽視了數學教學最重要的目標。所以,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知識教學的時候,只重視理論知識的灌輸教學,所使用的也基本上都是“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與教學過程也很呆板,和實際生活有嚴重的脫節情況存在。另外,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因為教學理念的影響以及教學水準的不足,大多數的小學數學教師都沒有根據學生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設計工作,這也就造成了相應的教學內容和實際生活完全脫節,特別是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每天都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然而小學教材卻完全沒有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所選擇的教學案例和學生實際生活存在嚴重的差距,根本沒有辦法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地激發出來。
(二)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偽生活化”的現象
所謂的“偽生活化”實際上指的就是教學看似和學生的實際生活存在聯系,但是這只是一種表面情況,數學教材中蘊含的很多習題案例中的情景都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甚至一些案例的設計和實際的生活都是完全相反的,這些教材案例看似符合生活化的標準,但是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根本沒有多大的聯系。現在的小學數學教材里面有很多這樣類似的應用題,在一張比例尺為1∶1000的地圖上,一塊長方形的土地周長為12厘米,其長和寬的比例2∶1,計算這塊土地的實際面積是多少?大部分小學生都明白應該根據比例先算出長方形的長和寬,并通過長×寬的公式計算出長方形的面積,最后根據比例尺計算得到土地的實際面積,但是這種情況顯然是和實際生活存在很大差距的,現實生活是不可能先測量周長而不測量長和寬的,因此這種方式明顯是多此一舉的,所以,這種方式只是為了對教材知識進行練習,根本就屬于偽生活化。
二、 推動小學教學生活化發展的對策
(一) 建立生活化的教育教學理念
所謂生活化的教育教學觀念實際上打破傳統應試教育思想所設置的藩籬,采用更加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對學生進行考核,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并將數學教學和實際生活充分聯系到一起,推動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因為長期受到應試教學觀念的長期影響,很多數學教師在進行教育教學的時候只關注學生的考試分數,最終造成了高分低能的情況出現,所培養出的學生根本不符合社會的實際發展需要。所以,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樹立全新的社會化教學理念,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進行教學設計,完成教學內容和實際生活的深入結合。
(二) 對數學和生活的關系有一個清楚的認識
在推進小學數學生活化發展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清楚地認識到生活和教學生活化是有嚴重區別存在的。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進行數學教學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將生活和教學結合在一起,從而實現生活和教學的全面結合,完成綜合素質的教學培養,然而在進行數學教學的時候,教師一定要注意的一件事就是不可以利用生活代替數學教學。
(三) 鼓勵學生記錄生活日記
在很多數學老師眼中,鼓勵學生寫日記都應該是語文教師的職責,其和數學教學是沒有任何關系存在的,事實上生活日記的撰寫是可以有效推進數學生活化發展。現在數學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讓他們在日記中記錄自己對數學學科的想法,并對生活中自己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情況進行記錄,同時也不用要求學生每天都寫,每周記錄一篇就可以了,但是要保質保量,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素材,為生活化的推行提供更大的方便。
(四) 通過合理的引導提高學生對生活世界的重視
采用生活化的方式進行數學教學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學生服務,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的選擇設計的時候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正確的場景和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提升他們對生活的認識度,從而使他們的學習興趣得到最大程度的激發,為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培養和提升貢獻更大的力量。
三、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的重要目標就是幫助學生養成優秀的綜合素養,但是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培養過程,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提升對生活化的重視,采用科學合理的措施,充分的完成數學教學資源的挖掘工作,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相應的生活教學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更加高效地完成相應的教學工作,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最大程度的激發,讓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去,進而使其綜合素質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建設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后備人才。
參考文獻:
[1]姜玉晶,箭洪洲.探析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J].亞太教育,2015(36):22.
[2]胡慶正.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2(5):203.
[3]葉亞軍,周虹,彭志敏.論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J].文學界(理論版),2014(10):395,397.
作者簡介:
陳海嬌,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赤土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