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蓮 王昌林
摘 要:物理教師在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一是有利于創設物理教學情境,二是有利于優化物理實驗教學,三是有利于幫助學生自主學習。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物理教學是教學手段的極大進步,我們要大力弘揚,但在使用中不能否定傳統教學模式,只有二者相輔相成,才能使物理教學邁上一個新臺階。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教學情境;物理實驗;自主學習
當前,我國正在大力推進教育的現代化與信息化。倡導多媒體信息技術應用于物理教學,對于發展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物理教師在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就能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生動,能把要研究的物理現象清晰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從而引導學生去認真觀察,用心思考,使學生充分地掌握物理概念和認識物理規律,大大提高了物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生動性,使得寓教于樂成為可能。
一、 應用多媒體技術有利于創設物理教學情境
生活中處處有物理,我們往往在教學中依據教材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來逐步引入問題,讓學生感受到知識就在身邊,使學生感到物理的實用性。而多媒體技術正好是創設真實情境的最有效工具。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創設與主題相關的情境,將圖、文、聲、像融為一體,向學生展現具體、形象、直觀、聲畫并茂的視聽材料,充分調動學生用多種感官進行學習,就可以讓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主動地對物理知識和現象進行了解,從而促進物理教學成效的提高。
如在講解八年級下冊中“壓強”一節內容時,利用視頻錄像播放一段風光片:金色的海濱,松軟的沙灘,人們的身后是一串串大小不等、深淺不同的腳印;茫茫雪原,浩瀚無邊,想在上面步行的人雙腳深陷,幾乎寸步難行,雪橇卻能使人快速前進……在這種情境下,引導和鼓勵學生去思考:為什么沙灘上留下了深淺不同的腳印?雪橇卻能使人在雪地上快速前進?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關呢?通過這樣生動直觀的情境演示,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相比教師的口頭描述,親眼看到的物理現象比直接聽到的更容易讓學生理解,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 應用多媒體技術有利于優化物理實驗教學
物理學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一門學科,物理教學應重視對學生的實驗教學。多媒體技術在物理實驗教學中,能突破實驗條件的限制,模擬、輔助物理實驗,直觀、清晰、有效地展示物理知識、物理現象、物理過程、物理概念等等。因此,應用多媒體技術有利于優化物理實驗教學。
(一) 多媒體技術輕松突破重難點,化難為易
突破教學重難點是一堂課的中心環節,是一節課成敗的關鍵。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提供豐富的視覺,聽覺和動態演示過程,降低了抽象思維坡度,能把抽象的物理知識轉化為直觀內容,突破教學重難點。
如在“大氣壓”一節中,以講解活塞式抽水機的工作原理為例:了解活塞式抽水機的工作過程,一是看活塞怎么運動;二是看閥門怎么隨著活塞的運動,開啟和關閉;三是看水怎么流動。這一動態過程實際上是在一瞬間完成的,而運用多媒體課件動態演示,并控制播放速度,掌握畫面的可視性,這樣化難為易,是學生能一目了然地掌握活塞式抽水機的工作原理.動態的演示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得更為深刻透徹,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二) 多媒體技術生動呈現難以操作的內容,化繁為簡
多媒體技術輔助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既減輕老師的教學負擔,又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對于實際操作難度較大甚至無法進行的實驗,教師利用教學媒體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既高效又安全。例如,托里拆利實驗中水銀有毒,不能在教室里做演示實驗,而借助多媒體演示,能既清晰又準確地展示整個實驗過程的操作和結果。對于一些難以用語言描述清楚的物理過程,利用多媒體課件,將類似的過程用多媒體動畫技術模擬,既省時又有說服力,學生易于理解、接受,印象深刻。如日食、月食的形成,海市蜃樓的成因,始終是學生難以理解的問題,而現在利用多媒體虛擬顯現的特點,進行逼真的模擬,將抽象的物理現象,生動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化繁為簡,化靜為動,把一些現實不具備實驗條件的物理實驗進行模擬演示,使教學過程更加直觀,教學內容更加豐富。
三、 運用多媒體技術有利于幫助學生自主學習
新課程改革提倡讓學生適當地進行自主學習,知識的不斷更新也要求學習者能夠終身學習。心理學告訴我們,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感覺器官越多,它們的作用發揮的越充分,對學習的知識越容易理解和鞏固。現代多媒體技術集投影錄音、錄像、攝像、電腦多種功能以文字、圖形、圖像、動畫、音像多種方式顯示教學信息,承載了大量的豐富的知識,為學生營造了一個網絡化的學習環境,使學生的學習觀念發生了重大變化,學生可以進行“自主發現,自主探索”式學習。多媒體技術網絡資源是課堂教學的延伸,無論是在時間上還是空間上都為我們留下了廣闊的天地。對于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有目的地進行自主學習,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師可以從中學物理教材中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讓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或探究性學習,鼓勵和指導學生借助網絡和仿真軟件,實現對某一問題的探究過程。學習方式可以是個人獨立探究,也可以是小組合作形式,在問題求解的自主學習過程中,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還增強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小組合作精神。
總之,將多媒體技術應用至初中物理教學中,無疑是給傳統的物理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隨著教師多媒體技術水平的提高,必將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將加快教育改革的進程。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物理教學是教學手段的極大進步,我們要大力弘揚,但在使用中不能否定傳統教學模式,只有二者相輔相成,才能使物理教學邁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王小峰.信息技術與物理課堂教學整合探究[J].科教文匯,2011(11):125-126.
[2]白婕.多媒體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和思考[J].考試周刊,2014(59).
作者簡介:
吳雪蓮,王昌林,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古浪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