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娟 李真
摘 要: 在高職院校中,教師的核心素養是整個高職院校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的一個重要環節,對高職院校的教學水平和人文素養及對人才的培養方面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我國已經進入新的發展時期。本文主要就新時期背景下高職院校教師核心素養進行研究。
關鍵詞: 高職院校 教師核心素養 教師隊伍建設
對于高職院校來講,教師是整個發展過程中的靈魂所在,對于高等職業院校來講,它是發展的第一要素,對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和教學目標起到決定性作用。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及科技的進步,我國對于技術型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高等職業院校受到各個部門的重視,對高等職業院校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嚴格的要求。就目前階段發展的情況看,在我國高職教育領域中對高職院校教師的核心素養缺乏統一的界定,高職院校教師的核心素養缺乏一定的關注。要以順應新時期的發展及同行業其他教師為參照,對于高職院校教師的核心素養進行建設,必須明確教師核心素養在高職院校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一、在我國高職院校中教師的核心素養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與其他學段的教育相比,高職院校的教育屬于晚起步類型。有一些高職院校是從中等技校升級而形成的,在高職院校中會出現教師隊伍人員不統一甚至復雜的狀況。高職院校教師有以下幾種類型:第一,是中專學校的教師通過教師培訓升級到高職教師;第二,是高等學校畢業的大學生直接進入高職院校擔任教師;第三,是學校從外面聘請的兼職類教師,是學校根據專業需要從相關部門聘請的教師,現階段這一類型的教師并不多見。因為高職院校的教師來源廣泛,所以我國高職院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持觀念是以傳統的學術性教育為主的內容,而且這些教師存在一個共性,那就是在工作經驗上普遍缺乏工作經歷,導致這些教師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偏離職業教育對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同時高職院校教師在核心素養不達標的情況下在職業素養與科研素養及信息素養上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有:
(一)教學的相關理念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實踐教學為核心,然而在高職院校中這種實踐性教學思想尚未深入人心。即便我們國家早就頒布了與教學實踐相關的教學文件,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這些文件只是停留在政策層面,沒有進行實際操作。與此同時,高職院校在教師的選擇方面沒有制定相關標準,不符合實踐資格和相關條件,這是教學思想過于傳統的主要原因。
(二)教師的職稱測評
高職院校在對教師的職稱進行評定的過程中存在評定制度不全面導向不標準的情況,所以在高等職業院校教師職稱評定的環節中所采用的標準是普通高校的評定制度。這就導致高職院校教師在論文發表的數量及質量等方面過于片面,最終導致高職院校教師在職業素養和理論素養等各方面出現重視程度不足的問題。
(三)目標定位方面
高職院校在建設中缺乏明確的職業化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在高職院校中教師的培訓方式仍然采用以往的培養方式,使高職院校教師的職業素養、理論素養及新時期背景下的信息素養受到忽視,最終出現教師的各方面水平仍舊停留在原地止步不前的問題。
二、新時期背景下高等職業院校教師應該具有的核心素養
近年來,我國的相關部門的學者對于高等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建設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在這個過程中將高職院校的核心素養分為幾種類型:學習素養、專業能力素養、實踐水平素養及應用型素養等。然后我們將上述核心素養進行總結歸類,也就是職業素養、科研素養、信息素養這三大類型。在新時期發展的背景下,這三大類型占據核心地位。在對人才培養方面同樣占據重要的地位。
(一)職業素養
在高等職業院校當中,職業素養指的是對高職教師的規范和相關要求,同時也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展現出的綜合性素養及品質。對于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師來講,不僅要具備最基本的職業方面的意識,還要掌握相關人才理念及技術技能。那么對于教師來講,只有在各方面都具備相關水平,才能對高職院校和普通高等教育在各方面進行區別,才能在高職院校中制定特色鮮明的人才選拔標準,同時只有在各方面都滿足條件的情況下,教師才能在教育教學上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才能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
(二)科研素養
對于高職院校來講,教師的科研素養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那么科研素養具體指的是什么呢?所謂科研素養指的是高職院校教師在職業素養符合標準的同時還要對教學理論和教學改革等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進行創新的一種能力。現階段教師在科研素養上存在一定的問題,首先在教學中教師的科研能力有限,一些教師運用的仍然是以往的教學模式,根據自身的教學習慣進行教學,導致教師在教學方面只注重內容而忽視創新。其次,在教學中教師只重視科學研究,完全忽視技術的實用性,這種方式通常會出現知識偏重的情況,最終導致教師為了科研素養而科研,為了評定職稱而科研,也就是科研失去本身的意義。
(三)信息化素養
在高職院校中信息素養指的是在新時期的背景下,通過教育可以獲取一定的信息能力,然后通過信息能力進行教學。或者換一種說法是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運用信息技術,然后通過對信息技術的運用有效地解決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從根本上提高素養和相關技能。
(四)教師要具備“教學相長”的教育理念及能力
對于教師與學生來講,所謂教學指的是教授的人與被教授人的一種學習活動,是將教與學這兩者完美結合在一起的一種活動方式。在教學活動中,教學相長是一個互動影響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不論是教學設計還是教學內容都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變化,要滿足環境的需要。教師能力具體指的是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特殊能力,是一種能動性力量。
三、高等職業院校中對于教師核心素養建設的途徑
(一)提高高職院校教師核心素養的途徑
1.對高職院校的教師隊伍,對“雙師型”建設進行加強。
根據我國現階段教育行業的發展和創新,我國相關部門提出要對教師隊伍建設實行“雙師型”政策,對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建設進行加強的同時還要對職業院校的教師隊伍進行有效的培訓。根據“雙師型”政策的提出,我國的各級政府出臺了相關政策,對雙師素質建設進行完善。同時對于高等職業院校也要在各級政府的指導下積極出示一個穩定性較強的制度。改變原有的對雙師素養原有的態度,也就是要將教師的資格證書和技能證書作為雙師素養的根本標準。改變原有的素養與技能疊加的做法。雙師素養相關制度的出臺,對廣大人面教師有一定的警醒作用,讓他們在對于專業技能進行培養的基礎上對教學研究方面進行重視,提升專業方面的素養,自身的經驗,從根本上提高教師的雙師素養。
2.對外聘教師的各方面要求進行加強,提高質量。
在高等職業院校中,除了要對在職教師進行嚴格的規范和管理之外,還要對外聘的兼職教師進行嚴格要求,針對外聘兼職教師制定一個相關管理制度,做到既方便管理又符合實際。對于外聘兼職教師首先是在人才的選擇方面,在選擇這一環節進行嚴格把關。要為高職院校引進一些高素質高學歷的優秀人員,要具備專業的水平和相關工作經驗,同時在表達方面要具備較高的表達水平。其次,高職院校本身要制定一套健全的外聘教師管理制度,在學校當中建立一個專門的管理部門。最后,要對外聘教師的教學進行檢驗和考核,對教學任務和上崗之后的監管流程進行細化,對外聘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嚴格的管控,還要注意教學反饋,從根本上提高外聘兼職教師對于學校的教學水準。
(二)對高職院校教師科研素養進行培養
首先要對高職院校加強引導,讓教師自覺樹立正確的教學研究理念。不僅完全符合教學工作的具體需要,而且能對教學中的規律進行探索,對教學模式進行有效的創新,更能提升實用型科研的發展水平。其次就高等職業院校發展的狀況看,要在提高教育教學發展的前提下重視實踐技能,有效地提升技術發展的實用性。最后在進行科研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進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探索,樹立明確的研究方向和相關領域,不可急于求成,要根據所制訂的方案有序地進行。
綜上所述,在高等高職院校中,教師的核心素養內容豐富,不僅包括教師的職業教育歷年還包括知識能力方面的素養,在新時期的背景下建設教師的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教育行業當中的一項任務。要對教師的職業素養進行培養,就要從多方面多角度出發提升教師的核心素養,不僅促進高職院校的發展,而且為高職院校人才的培養提供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張彤.“互聯網+”背景下高職教師核心素養提升策略[J].遼寧高職學報,2017(12):78-81.
[2]徐佳.新課改背景下加強青年教師核心素養的對策研究[J].新課程,2017(26):218.
[3]王欣.高等職業技術院校青年教師核心素養發展研究[J].職業技術,201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