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
摘 要: 為充分發揮心理咨詢工作在學生心理健康輔導中的功能,縮小心理老師人數不足與現實需求之間的差距,朋輩群體成為中職心理健康教育一支有力的力量,本研究以朋輩心理輔導員培訓為切入點,基于社會學習理論積極探索如何培育中職朋輩心理輔導員,提出人員選拔、培訓開展、考核機制等有效策略與方法,為現階段的朋輩心理輔導員培訓提供參考,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 中職教育 社會學習理論 朋輩心理輔導
習近平提出,要相信青年,增強青年的主體意識,砥礪青年全面發展。這為我國加強和改進朋輩心理輔導教育提出了方法論指導。朋輩心理輔導能夠充分發揮學生朋輩自助和互助的主體作用。通過建立科學系統的選拔、培訓、監督與評估體系,為盡可能多的學生提供心理援助和行為示范,達到朋輩之間的互幫互信、共同成長的目的。因此,以朋輩教育的方式對學生施加教育影響既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又有助于減輕學校管理部門的工作負擔。
中等職業學校作為培養一線生產技術人才的主陣地,要求中職學生在掌握必備文化基礎知識的同時,掌握一定的本專業基礎知識、理論,以及解決具體實際問題的能力。中職生除了具有青少年的共同心理特征外,還具有獨特性。中職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普遍面臨一個突出的困境是專業力量與現實需求之間的差距。朋輩輔導的引入,既緩解中職心理輔導工作的現實壓力,又充分發揮中職生的主體性,為中職學校探索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開辟了新的途徑。
一、中職朋輩心理輔導的理論依據
研究者們以不同的出發點為基準,對朋輩心理輔導的理論及現實依據進行了探討,有如下五個基本點:
1.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為朋輩提供了學習的榜樣,通過朋輩之間的相互影響,無意識中可以強化或減弱某種行為的發生,加強或降低某種行為的發生頻率。朋輩心理輔導員可以通過自身的行為、言語影響來訪者。
2.人本觀點,以人為本,充分關懷。
人本主義認為每個人都有積極成長的動機。從人文角度出發,在朋輩心理輔導中,朋輩心理輔導員們對來訪者給予無條件的積極關注、共情,鼓勵來訪者利用力量,開發潛能,達成個人的成長。
3.邊緣文化理論。
職中生們因求學過程相似,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高度一致,朋輩心理輔導員在做心理輔導時,容易產生共鳴,提出的建議容易得到來訪者的接納。
4.發展的群體社會化理論。
個體對某個群體產生認同,內化后會對此進行社會化過程,接納、吸收這一特定群體中的文化等因素,對此群體產生認同。例如,朋輩輔導成員經過系統的工作培訓,對朋輩輔導工作團體產生認同,便會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擴散到班級和周圍同學中。
這些理論為中職學校開展朋輩心理輔導員提供了理論背景和指導,為朋輩心理輔導可操作性提供了可能。有學者認為朋輩團體中的個體由于類似的生活經驗,更容易交流與溝通,為朋輩團體心理輔導的不斷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二、中職朋輩心理輔導的特點和應用價值
目前,國內外對朋輩輔導的研究,絕大多數針對高校或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應用,如《高校朋輩心理輔導員勝任力的結構探索及問卷編制》(宋傳穎,秦啟文,2017),《高職院校朋輩心理輔導員隊伍建設——以廣州城市職業學院為例》(趙青,張榮烈,2017)。朋輩輔導員的篩選和培訓都有涉及,但對于朋輩輔導在中職學校的應用研究幾乎沒有。中職心理健康教育普遍面臨一個突出的困境是專業力量與現實需求之間的差距。朋輩群體作為中職生成長過程中重要的環境因素和載體,通常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同齡人的行為,將社會學習理論引入朋輩心理輔導員體系研究中,可以為我國現階段的朋輩心理教育提供參考,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本研究從中職學校實際出發,以當今中職生心理特征為基礎,編制出“三級”(初級、中級、高級)中職朋輩輔導員培訓的校本教材和定義培養水平級別,以“二輔”(團體輔導和個體輔導)為實踐載體,“一體”(體驗活動)為實現方式,通過“三級二輔一體”的形式構建中職朋輩輔導員培育體系,并檢驗該培育體系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三、“三級二輔一體”的中職朋輩心理輔導員培訓體系
1.遵循PASS小組先進的教育理念,以自愿的方式挑選一批優秀學生作為朋輩心理輔導員。
中職學生因年齡階段的特殊性,自我意識過于敏感,對他人的提醒、善意批評往往曲解,一些中職生心理上渴望獨立,不愿意與成人溝通交流。因此,針對我校學生特定年齡階段的心理狀況,我們借鑒上海海洋大學愛恩學院PASS小組先進的教育理念及總結開展朋輩教育的成功案例,以自愿的方式挑選一批優秀學生作為朋輩輔導員,通過文獻資料查詢編寫了《我心目中的朋輩心理輔導員》調查問卷,并對學生進行隨機的問卷調查與訪談,了解學生愿意和什么樣的朋輩交流,并以此作為依據之一,編寫了適用我校的《朋輩心理輔導員自薦表》,作為朋輩心理輔導員的選拔工具。每年約培養50名初級朋輩心理輔導員及30名中級朋輩心理輔導員,對這些學生進行系統的培訓,并且在我校建立朋輩教育系統,長期開展朋輩教育活動,使我校朋輩教育體系發揮持久的作用。
2.開展朋輩心理輔導員培訓工作。
本研究從中職學校的實際出發,以當今中職生心理特征為基礎,通過“三級二輔一體”的形式構建中職朋輩輔導員培育體系,并檢驗該培育體系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1)編制出“三級”(初級、中級、高級)中職朋輩輔導員培訓的校本教材和定義培養水平級別
我們編寫了朋輩心理輔導員培育大綱,并進一步編輯了一套培育教材,教材共有三冊,分別為《朋輩輔導員理論知識》(初級)、《朋輩輔導員操作實務》(中級)和《朋輩輔導員督導手冊》(高級)。我校根據編寫的教材,以選修課及社團活動的方式對朋輩心理輔導員進行定期系統的培訓,并對參與培訓的朋輩輔導員進行考核與評估。
(2)以“二輔”為實踐載體
為了不斷完善我校朋輩輔導體系,為更好地開展朋輩輔導工作,我校成立了向陽朋輩工作室。朋輩輔導員需要完成個體咨詢工作、學生團體心理輔導及普及心理健康知識。
(3)“一體”(體驗活動)為實現方式,“一體”是指學生以參與、活動體驗為主要學習方式。在朋輩教育活動下,朋輩輔導員在理論聯系實際的基礎上不斷提高教育輔導能力,接受朋輩教育的學生能夠在朋輩輔導員的幫助下促進心理健康發展,加強心理社團成員和心理委員職責相關的培訓。
我校首先培訓出一批積極向上的朋輩心理輔導員,使這批朋輩輔導員能夠在學校朋輩輔導活動中對其他同學施加積極的影響,促進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在我國校園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問題的核心是人際關系問題,不良的人際關系容易誘發心理上的疾病,導致諸如“抑郁”“壓力大”“情緒不穩定”等普遍心理問題。學生與朋輩輔導員之間的人際互動有助于積極的人際交往與良好的社會適應。另外,我校在科研實踐階段通過探索多起同輩心理治療的成功案例,其中以一起人際交往焦慮個案的朋輩輔導為例。朋輩心理輔導員利用同齡人之間相似的成長經歷、心理特點和思維方式分析問題,在做好陪伴和傾聽的前提下,引導并幫助其發現自身不合理的認知,引導他開始轉變認知并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見等,最終消除情緒上的困擾。
3.建立科學有效的朋輩心理輔導員培訓評估體系。
有效的朋輩輔導員培訓評估體系能夠有效提高朋輩輔導員對朋輩輔導的勝任力、自我效能感和健康水平,在高校之間具有推廣價值。因此,我校對朋輩輔導員進行了朋輩輔導員的學習成效評估,評估分為理論知識評估、技能獲得與熟練度評估、實踐評估和督導評估。通過培訓后朋輩輔導員的成績可以發現,我校朋輩輔導員經過培訓后,其理論知識都能達到我校要求的特定級別的標準,我們開發的朋輩輔導員培訓體系是有一定效果的。除此以外,我們還結合接受輔導的同學的反饋對朋輩輔導員的工作情況進行過程性評估,包括參與輔導活動的數量及質量。朋輩輔導員參與輔導活動的數量由向陽朋輩工作室秘書處進行統計,輔導活動的效果由參與活動的指導老師及同學通過活動反饋進行評定以此提高朋輩輔導員的技能獲得和操作的熟練度。我校向陽朋輩工作室定期向朋輩心理輔導員提供督導輔導和實踐機會,并通過督導與實踐活動對朋輩輔導員進行評分,列入朋輩輔導員過程性評價的考核標準。
參考文獻:
[1]楊倩,李義鵬.中職院校學生心理問題分析及心理健康教育對策研究[J].科技視界,2014(33):232-233.
[2]鐘向陽,胡浩民,蔡秀娟.高校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員培訓體系的實效研究[J].中國學校衛生,2007,28(8):707-709.
[3]李虹岳.朋輩心理輔導對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影響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4.
[4]李俊慶,駱素萍,陳小能.社會交往團體輔導對朋輩輔導員人際關系和勝任力的影響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7,25(7):1079-1083.
[5]侯玉婷.朋輩心理互助對大學新生學校適應和人際關系的影響的干預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2.
[6]石麗君.朋輩心理輔導在個體咨詢中的運用[D].煙臺:魯東大學,2014.
[7]丁閩江.高校“四合一”朋輩心理輔導的實踐和思考[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8(05):63-67.
[8]劉澄.民辦高等院校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體系研究[J].校園心理,2018(02):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