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階段的課程體系中,體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其可以增強學生體質、舒緩學生壓力,是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也應將學科價值全方位地展現出來,注重學生鍛煉習慣的培養,使其形成終身體育的觀念,為學生的綜合性發展保駕護航。基于此,本文將以此為話題,對鍛煉習慣的培養對策進行研究,希望對相關工作的展開發揮出借鑒價值。
關鍵詞:初中體育;鍛煉習慣;培養方法
一、 前言
新課改提倡,體育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要讓學生掌握一些健康知識、體育技能之外,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則是重中之重,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脫離教師的狀態下依舊進行體育鍛煉,使其擁有較好的身心素質。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一定要以此為導向,注重學生鍛煉習慣的養成,以此來展現學科價值,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助力。
二、 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意義
初中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利用適當、合理的策略、方法,促使學生鍛煉習慣的養成,將發揮著多個方面的價值與意義,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巧妙地抓住學科特質,致力于學生鍛煉習慣的培養,可以讓學生逐步的養成愛護公物、熱愛勞動等習慣,使其在體育學習中動作迅速、嚴格地遵守課堂秩序等,大大地增強其責任心與安全意識,使其逐漸地形成果斷、機智、勇敢的作風。
2.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表現,來充分地發揮出自身的引導、培養效用,讓學生能夠遵守規則、創造奮進等,使其在不斷的鍛煉中形成良好習慣,這對于其規則意識的增強非常重要。另外,也能使學生在鍛煉中公平競爭、互相促進、共同進步,促使其行為習慣得以正面的形成及發展。
3. 初中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對學生的鍛煉習慣加以有目的、有意識地培養,也可以穩定學生的心態、強化學生的勇敢、機智等,使其在面對一些突發事件時,也能做到穩定心態、正確處理,使其始終冷靜、機智等,使其形成良好的思維、行為習慣,促使其言行習慣的正確養成,為其后續的成長及發展等助力。
三、 初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方法
(一) 引導自我鍛煉,形成鍛煉習慣
初中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要想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鍛煉習慣,首先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自我鍛煉,使其具備一定的自我鍛煉能力,使其掌握相關技巧等,只有這樣其才能自主、自覺地投入到體育鍛煉中,使培養目標得以達成。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就可以從這一方面入手,保障培養工作得以持續、穩定地實施下去。
例如,首先,轉變學生意識,應使學生深刻地意識到自主鍛煉的好處、必要性等,可以引入一些實際案例,使得學生意識到養成鍛煉習慣的優勢,為其的習慣養成創造條件;其次,教師也應充分地發揮出自身的作用,應善于站在專業化的角度下,對學生每天的心跳呼吸、生理、鍛煉次數進行把控,使得學生在自身的專業引導下,養成積極、健康的鍛煉狀態,避免由于運用一些不良方法對自身的身心造成傷害;最后,教師也應讓學生制定一些鍛煉目標,如鍛煉時間、強度、頻率等,大大地增強學生自主鍛煉的方向性、目的性、實效性,促使學生自我鍛煉習慣的養成,使其受益終生。
(二) 注重興趣激發,形成鍛煉習慣
假如缺少興趣的話,學生也就沒有動力。因此,在體育課堂中,教師在培養學生鍛煉習慣的過程中,也應將學生的鍛煉興趣帶動起來,使其在體育鍛煉中更加自覺、主動,促使培養目標的達成,為其的全面發展助力。但是,在這其中,教師也應注意,應避免實施一些強制性的行為,否則的話就會大大的降低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興趣,使其重復著一些機械式的行為,對其鍛煉習慣的養成產生不良影響。
例如,對于初中生這一群體來說,男女生之間的差異性是非常大的,男學生喜歡一些競技類的項目,如球類運動,籃球、足球、乒乓球等,而女學生喜歡的鍛煉項目則比較沉靜,如跳皮筋、健美操、瑜伽等。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實施分層教學,讓不同的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項目,更好地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達到一個激趣的效果,以在實現因材施教的同時,使學生深感體育鍛煉的趣味性,促使其鍛煉習慣的養成。
(三) 深化認知程度,形成鍛煉習慣
在學生的成長與發展中,體育鍛煉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初中生要面對中考的壓力,導致很多學生在學習中并沒有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繼而對其鍛煉習慣的形成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也應積極的改善這一現狀,進一步的深化學生的認知程度,為其鍛煉習慣的養成助力。
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大力的引入案例教學法,可以為學生引入一些周恩來總理的小故事,周總理小時候就樹立起遠大的志向、目標,每天堅持鍛煉身體,最后成為一代偉人。以通過這樣的方法增強學生對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使其的鍛煉習慣得到真正的養成。
四、 結論
綜上所述,初中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有目的、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鍛煉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在此模式下,不僅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使其在體育課程、日常生活中參與其中,也能使學生深感體育的魅力,樹立起正確的體育觀念,這對于學生的終身發展都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但在這其中,教師也應找尋到正確的培養方法,只有這樣才能使培養效果事半功倍,促使教學活動得以持續、有效的實施下去。
參考文獻:
[1]丁馳中.應用目標教學模式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6):151-152.
[2]徐方.利用體育競賽游戲提升初中體育課堂參與度的研究[J].運動,2018(9):121-122.
[3]鐘旭.在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滲透規則教育的研究[J].體育師友,2018,41(2):13-15.
作者簡介:李銀龍,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吉林省汪清縣汪清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