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芳
摘 要:教育質量是教育的核心和靈魂。它不僅是新課程改革的意義,也是各級各類學校的生命線。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教學效果,保證教學質量,已成為每個教師共同追求的教學目標。從初中數學學科特點和初中生身心發展規律、每個初中生的個體發展、時代教育教學的風尚和趨勢來看,初中數學教學應始終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相互融合的原則。觀念和教學方法在各個方面都應著眼于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初中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效率;提升策略
課堂教學是否有效會直接關系到培養人才的真正價值。在數學課堂上怎樣改善滯后的教學方法,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教學質量、改善課堂氛圍,是每個教師關注的焦點。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潛能,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動手能力,使學生在課堂上獲得更多的知識與經驗,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
一、教師要做到高效備課
為了提升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從教學流程上而言,備課是首要的。因此,教師要做到高效備課,這是提升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基礎。
首先,要備好教學大綱。教師要明確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和任務,做好每一節課的教學設計,并在其中做好每一個教學步驟的細化工作,布置好每一道例題的教學方案。此外,教師還應發散思維,設想到學生可能會問到哪類問題、課堂可能發生哪些突發狀況,可以增加哪些形式的趣味環節,采用何種教學方法,怎樣控場等。
其次,應該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因素。具體而言,學生的個性發展、認知水平、興趣、專業和缺點的差異都是教師在備課時要綜合考慮的問題。這在教學計劃中可以反映出來,它包括:為不同基礎的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任務;在特定的數學課題中設置不同的教學任務,安排學生在黑板上解答和解釋;靈活處理在有些情況下比較放松的學生的表現,以提升他們的學習狀態;注意對不喜歡表現的學生給予鼓勵,給他們提供適當的表現機會等等。
二、教師要善于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法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教學方法之一,是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善于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調動初中生獨立、聯想、想象的主動性以及探究的欲望,從而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水平,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將數學知識在生活實踐中的應用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結合社會生活的熱點來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一個飛機攔截的情境:中國在2013年劃設了東海放空識別區,中國空軍和海軍經常會出海攔截外國的不明飛機。我們假設小李是一名飛行員,駕機執行攔截任務,他從地面勻加速起飛,10秒后達到了350km/h的離地速度,隨后到60秒時勻加速到了1500km/h的巡航速度趕赴目標空域。根據這個情境,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解相關的一元一次方程。這是一個新穎的話題,而且是兩段情境,具有挑戰性;初中生又具有樸素的愛國主義情懷,在解題情境中表現積極:
他們大多數是先根據兩組數據畫出了折線圖,然后解題如下:
設時間為x,時速為y,∵當x=0時,y=0.∴前10秒內的一次方程可設為y=kx,x為時間,y為時速。
∵x=10時,y=350,即350=k×10,∴k=35。
∴前10秒階段中的一次方程式為:y=35x。
另設戰斗機從10秒到60秒間的加速過程的一次方程為:y=kx+b,
∵x=10時,y=350,∴350=10k+b。
又∵x=60時,y=1500,即1500=60k+b。
350=10k+b,1500=60k+b,
通過移項和合并同類項,解得k=23。
∴350=23×10+b,∴b=120。
∴10秒到60秒階段中的一次方程式為:y=23x+120。
三、教師要善于運用信息技術教學
初中數學有一些抽象性、復雜性、生活性以及空間性較突出的部分,傳統的板書及講解雖也可以完成教學任務,但是費時費力,生澀艱難,學生容易陷入抽象困境,不一定能夠靈活掌握。這些情況之下,便適宜展開信息化的教學。為此,教師要善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靈活地變換教學形式,化抽象為形象、變靜態為動態,提升教學的趣味性,以靈活解構相關課題,化解數學教學疑
難點。
例如,在“數據的收集與統計圖”的教學中會涉及很多圖表,傳統的教學中繪制圖表將會耗費較多的時間與精力,且師生之間的互動受限,教學效果并不理想。但是結合信息技術展開教學,板書同多媒體課件相結合,便能靈活地實現教師、學生、黑板同多媒體之間的“四邊形教學”,活化師生之間的互動以及學生的思維;同時,計算機軟件的應用也可以動態直觀地展現表格中的數據,轉化為各類統計表的流程,使學生學會制表繪圖的軟件技能。
提升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需要每一位初中數學教師長期思考并堅持不懈的光輝事業,也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主體,而教師必然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地位,集思廣益地采取多元化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去整合各方面的教學資源,豐富數學課堂的形式和內涵,保證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初中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寶清.關于增強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若干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0(36):238.
[2]邱宗泉.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J].未來英才,2017(1):161.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