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櫻巾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高校的大舉擴招,大學生人數也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大學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質等多個方面暴露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高校朋輩輔導員應運而生。文章深入分析當前我國高校朋輩輔導員的發展現狀,針對我國高校朋輩輔導員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結合實際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切實可行的策略,以更好地促進我國高校朋輩輔導員事業的發展,從而有效幫助大學生,使其身心健康成長。
【關鍵詞】高校;朋輩輔導員;現狀;提升策略
當前,我國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出現較大的波動,網絡上不時爆出大學生自殘自殺事件,這表明大學生當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所欠缺。針對這些現象,各大高校陸續推出朋輩輔導員,期望利用朋輩優勢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所創新和突破。
一、高校朋輩輔導員工作的重要意義
高校朋輩輔導員制度的建立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突破,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一,朋輩輔導員與學生處于同一年齡段。與普通的高校輔導員相比,朋輩輔導員本身就是大學生,在年齡方面與學生們處于同一年齡段,其社會經驗、個人價值觀、興趣愛好等較為相似,在溝通時就比較有優勢。很多學生有問題不愿意和輔導員交流,卻愿意與朋輩輔導員進行朋友式的溝通。這種同一年齡段的巨大優勢是專職輔導員所不能相比的[1]。
第二,朋輩輔導員有充足的時間、空間進行心理健康輔導。專職的輔導員一般只能在上班期間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由于輔導員本身工作任務繁多,很難抽出較多的時間來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而朋輩輔導員本身就是學生,與學生們一起生活、一起學習,能夠隨時發現學生們出現的各種心理問題和想法,在第一時間可以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上的指導和幫助,將可能發生的心理危機掐滅在源頭的關鍵防線。
二、高校朋輩輔導員工作現狀
自20世紀90年代朋輩輔導員的理念傳入中國以來,我國朋輩輔導員工作經歷了由無到有的過程,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5年底,我國已經有75%的高校開展了朋輩輔導員工作,逐步建立了一批朋輩輔導員工作隊伍。這一大批朋輩輔導員隊伍作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補充,在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有的學生在朋輩輔導員的引導下解開了個人心理郁結,找回了學習和生活的動力,重新恢復了生機。有的學生在朋輩輔導員的帶領下,在學習和生活上更加努力,精神面貌得以快速改善。很多班級在朋輩輔導員的帶頭下顯示出了強大的戰斗力和凝聚力,在各種比賽和活動中取得了優秀的成績,成為大家眼中的優異集體[2]。然而不能回避的是,當前我國高校的朋輩輔導員的工作和人才隊伍建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為朋輩輔導員的發展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1. 朋輩輔導員工作得不到高校的重視
當前我國高校的管理教育工作仍然是以輔導員、教師隊伍為主。大多數高校的領導者和決策者認為朋輩輔導員其本質上是學生自己管理自己。這種管理模式下,教師缺乏對整個管理工作的介入,很難第一時間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手信息情況。高校管理者對朋輩輔導員沒有足夠的信任,認為學生很難管理好教育好學生,認為工作必須由教師來完成[3]。因此,教師很難將該項工作作為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部分,僅僅將朋輩輔導員工作作為一項補充性的工作。由于缺乏足夠的重視,朋輩輔導員工作在開展過程中缺乏足夠的人才、資金和政策支持,很難得到學校官方層面的認可和支持,其推廣難度可想而知。總的來說,在大多數高校中,朋輩輔導員工作仍然是一項輔助教學式的工作,仍然要依托于輔導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監管,很難獨立地運作開展各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 朋輩輔導員隊伍自身的專業技能不強,工作主動性不高
由于朋輩輔導員隊伍的組成成員大多是正在上學的大學生,這就容易導致朋輩輔導員隊伍的專業技能不高,工作效率較低。
當前的大學生大多都是“90后”,這些學生基本都是獨生子女,自身都是在家庭的關心呵護下長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會更加關注自己而缺少對他人的主動關心和關注。有時候,只有當某些學生出現了較為嚴重的現象時,其他學生才會有所重視。這就導致了很多時候朋輩輔導員的前期疏導作用不能得到有效發揮。
3. 朋輩輔導員在選拔和管理上缺乏科學的制度規范
由于當前各個高校的朋輩輔導員工作都是自己組織自己開展的,沒有全國范圍上的朋輩輔導員工作發展的指導意見和規定,那么在朋輩輔導員工作過程中就出現魚龍混雜的現象。有些學校的朋輩輔導員隊伍缺乏足夠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訓,這就導致了朋輩輔導員隊伍的專業水平有所欠缺,不能有效地開展心理輔導工作。甚至一些朋輩輔導員自身都存在一些不健康不成熟的心理想法,又怎么能教育他人呢。
4. 學生對朋輩輔導員的管理不認可
盡管朋輩輔導員在對大學生進行管理時具有針對性強、心理代溝小以及管理方便等優勢,但是畢竟自己的年齡并不比大學生本人大多少,再加上在管理方面也缺乏有效的管理經驗,其結果往往是學生對朋輩輔導員的管理不認可。比如,學校要舉辦一些活動,如果由學校輔導員老師出面要求學生參與,學生就算不愿意也很容易就會答應,畢竟在義務教育以及高中教育階段中養成了“聽老師話”的習慣。但是在面對朋輩輔導員的管理與勸說時,大學生內心深處就會帶有一定的抵觸情緒,認為朋輩輔導員沒有管理的權力與強制力,同時也無法在心理上徹底說服自己,再加上一部分朋輩輔導員自身在心理調節和管理勸說等方面不具有優勢,最終導致了管理效率持續下降。
三、提升高校朋輩輔導員工作效果的策略分析
1.完善朋輩輔導員選拔考評機制
傳統的朋輩輔導員工作缺乏對自身工作隊伍的監督管理,為了更好地提升工作效果,要進一步完善朋輩輔導員選拔、考評和激勵機制,通過制度規范朋輩輔導員工作的各項內容,全面提高朋輩輔導員工作標準和工作效率。
第一,制定嚴格的朋輩輔導員選拔標準。在選拔人員時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原則,邀請學校輔導員老師指導幫助,開展筆試、面試等多個環節的選拔工作。在選拔過程中要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基本原則,確保選拔過程透明無死角,真正選拔出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有較高素質的人才隊伍。
第二,制定科學詳細的朋輩輔導員考核標準。對朋輩輔導員而言,不是進入隊伍就是一勞永逸的,要通過科學的考核標準對每個朋輩輔導員進行全方位考核,選出在朋輩輔導員工作方面做出貢獻的先進分子,并對此類優秀人員進行獎勵,讓干得好的朋輩輔導員能夠得到心理上鼓勵和滿足,同時激勵全體朋輩輔導員更好地開展心理輔導工作。對于在一個時間段內工作表現較差、工作積極性不高的朋輩輔導員要進行及時的約談,通過溝通幫助朋輩輔導員提高工作積極性,促進朋輩輔導員隊伍水平的整體提高。
2.積極開展各項朋輩輔導員培訓活動,全面提高朋輩輔導員專業素質
當前的朋輩輔導員在專業素質方面有所欠缺,這是阻礙朋輩輔導員發展的絆腳石。高校必須積極開展多種提高朋輩輔導員工作水平的培訓活動,以提高朋輩輔導員的心理輔導水平。
3.構建朋輩輔導員體系
心理健康問題在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中廣泛存在,因此,必須構建更加全面的朋輩輔導員體系。
第一,朋輩輔導員與學生黨支部進行融合發展,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進性和模范帶頭作用。利用表現優秀的學生黨員擔任朋輩輔導員等方法,全面拓展朋輩輔導員的輻射范圍,提高朋輩輔導員在全校學生心中的地位,促進朋輩輔導員工作的開展。
第二,充分發揮朋輩輔導員的模范帶頭作用。高校要充分認識到朋輩輔導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并加以充分利用。朋輩輔導員通常有較高的心理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他們往往在集體內具有較高的權威和號召力,學校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如校園廣播、學校網站、電臺和校園報刊等進行宣傳,既宣傳朋輩輔導員的道德模范作用和工作業績,又充分擴大朋輩輔導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讓更多的學生了解朋輩輔導員的工作和任務。
第三,朋輩輔導員與專職輔導員工作有機結合,相互促進。朋輩輔導員工作要與專職輔導員的工作相輔相成,互相促進。這就要求朋輩輔導員要經常與專職輔導員溝通,在遇到重要突發事件時要及時與專職輔導員進行對接溝通,合作處理各種問題。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朋輩輔導員工作任重道遠,需要高校及時轉變思想,在制度上對該項工作給予一定的保障,在發展上給予支持,提升朋輩輔導員工作,實現朋輩輔導員工作的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付雅. 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模式的構建[J]. 才智,2016(31):103.
[2]蔣韻. 朋輩輔導員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 亞太教育,2016(07):206.
[3]張淑敏.朋輩輔導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性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2006(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