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其奎
【摘要】為了激發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和語言潛能,提高其英語學習效果,文章從課前預習導學、課堂探究導學和課后拓展引導探究三方面入手,結合譯林牛津小學英語5AUnit4Hobbies一課,闡述了導學案在提高小學生英語語言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小學英語;導學案;語言能力
新課程改革使英語教學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導學案是英語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編制導學案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它為學生的學習指明了方向,也是激發學生英語學習動機,進行自主探究的指南針,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英語語言能力的有效途徑。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導學案有利于學生英語思維的發展,并在教學的過程中激發他們的語言潛能,進而使學生的英語水平得到提高。
與小學語文、數學等課程相比,小學英語具有更廣泛的開放性和靈活性,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更需要加強培養學生的語言模仿和英語語言能力。小學是學生剛接觸英語的啟蒙階段,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綜合語言的能力,因此,把導學案貫穿于整個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
一、課前預習導學中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
小學英語教師在學生進行預習時,可以選擇用導學案的方式,讓學生在小組中合作學習,并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學習知識,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使他們能夠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如在學習 Unit4Hobbies時,教師通過導學案引導學生分三步進行預習,首先,讓學生通過泛讀課文了解學習內容,找出舊知,讓學生記下自己認識的單詞或句子。然后,把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無法理解的內容標出來,并對這些內容進行分類。如讓的學生在學習時先把單詞進行整理找出dance, draw, play the piano, read, sing, watch films 等單詞和一些新的句型如I like doing /He/She likes doing /They like doing句型;再讓學生嘗試讀出課文中的對話,遇到不會讀或者無法理解的地方標注出來,在以后的學習中將此作為重點來學習。在英語預習中運用導學案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溫習舊知過渡到新知的學習,讓學生通過預習不斷提高自身的英語語言能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主動進行探索,提高小學生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打造新的學習平臺。
二、課堂探究導學中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
英語課堂是向小學生傳授知識解決他們疑難問題的主要場所,是培養人才的陣地。在英語教學時,教師可以用導學案來引領學生,并給他們設置一些進行探究的活動,使他們能夠體驗英語情境中的情感,并通過運用英語語言進行師生互動,感受學習過程,體驗成功的快樂,促進他們自主學習能力和英語語言能力的提高。如在進行 Unit4Hobbies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利用導學案指導學生主動學習,讓他們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在教學開始時,教師可以把導學案發給學生,讓學生依據導學案進行自主預習,讓他們熟讀一些動詞的動名詞形式,再讓學生學習句子。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理解并熟練句型。如what do you like doing? What does he/she like doing? What do they like doing?學生回答 I like doing…He/She likes doing…They like doing…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在導學案中提出問題,讓學生通過導學案中的問題熟讀文章中的句子,找出問題的答案并完成表格。問題有(1)What does Mike like doing?(2)What does Liu Tao like doing?(3)What does Yang Ling like doing?(4)What does Su Hai like doing ?(5)What does Su Yang like doing?通過導學案引導學生熟練課文,并說出文中涉及的人物的愛好信息。通過導學案引導學生明確在整個課堂教學中的各個環節,學生所扮演的角色,在學習時熟讀課文了解他人愛好,使他們的自學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并讓他們通過學習提升英語語言能力。
三、課后拓展引導探究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
傳統的課后延伸作業主要是讓學生進行抄寫、背誦等機械性的記憶,考查的是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更關注學生最后的學習結果,這對學生的整體發展非常不利,形成了重評價、輕教學,重結果、輕過程的錯誤傾向,阻礙了新課程的實施。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課程改革對學生的課外設計提出了新的理念。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設計導學案時,要把學生的課后復習拓展也納入導學范圍,在對導學案進行設計時,要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為他們精心設計符合學生個性特征的課后探究任務,利用導學案對他們進行指導,使學生在學習時能夠充分發揮想象力,不斷參加一些有意義的語言實踐活動,進而促進小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提高。英語教師在給學生設計課后的導學案時,要充分聯系生活實際,不斷拓展學生的視野,利用導學案引導學生,提高他們的英語語言能力。如在進行 Unit4Hobbies 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導學案讓學生的問題得到答案,如讓學生填寫教師所發的導學案表格,調查家庭成員的業余愛好:My father likes_______ .My mother likes_______.? ? ?My grandfather/grandmother/sister/brother likes_______.讓學生在實際生活情境中使用英語,從而提升他們的英語語言能力。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導學案能夠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有效的指導,有利于學生運用英語語言,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小學英語教師在利用導學案教學的過程中,要努力給學生創設開放、自主的英語學習氛圍,充分發揮導學案的引導功能。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體現新課程改革中提倡的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為學生提供語言學習、實踐的環境。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充分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引領學生利用導學案進行學習,進而使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得到不斷的發展和提高。
【參考文獻】
[1]張麗.運用“學案”導學進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探索 [J].教育革新,2012(12).
[2]周魯輝.幸福導學? 有效預置:談小學英語導學案中“預置活動”的設計[J].新課程導學,2015(10).
[3]茅之怡.導學,讓互動出彩:基于導學案的英語口語教學探析[J].小學教學參考,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