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華
摘 要: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比遠高于城市人口,但當前農村的整體水平比較落后,為了更好的促進農村發展,新農村建設轟轟烈烈的展開了,其主張從政治、經濟、文化及社會等方面全方位的對農村進行改革,提升農村經濟及文化水平,改善廣大農民群眾的生活。
關鍵詞:鄉鎮規劃建設;新農村建設規劃;實施
長期以來,我國都是以農業為主,農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然而,當前農村的整體情況卻并不是十分的理想,尤其是在改革開放之后,城市迅速發展,城鄉之間的差距可謂是越來越大,如何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做好新農村建設規劃逐漸成為政府及廣大農民高度關心的一件事情。為此,文章將從鄉鎮規劃建設標準入手,探討新農村建設規劃策略。
一、新農村建設的內容和意義
1.新農村建設的定義和內容
所謂新農村建設指的是在原有的舊農村進行一次全面的改革,其對于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意義重大,因此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具體建設過程中,必須要從經濟入手,應在農村原有的基礎之上建立有效的增長長效機制,增加廣大農民的收入,提高農村整體經濟水平及農民的生活水平。同時,還需落實政治建設,其主要包含有農村法治建設和基層民主制度建設兩方面內容,進而保證農民能夠正常行使自己應有的權力,提高農民的法治意識,減少各類違法亂紀事情的出現。再次,則是文化建設,其建設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豐富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社會建設主要設計到了農村公共事業、農村教育、農村醫療體系及各種保障制度等。當前時代是法治社會,在法治的基礎下,開展新農村建設工作,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農民利益和權利的,強化農民的法治意識,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2.新農村建設規劃的意義
新農村建設首先有助于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小康社會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一個目標,我國致力于在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而做好新農村建設,提升農村群眾生活質量,豐富農村文化內容是做好相關工作的基礎所在。其次,有助于促進國民經濟進一步發展。經濟發展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擴大消費需求,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群體占比高,做好新農村建設規劃工作,經濟水平提升,群眾的腰包鼓起來了,消費需求也將有所上升,這對于國民經濟發展有著較為積極的促進作用。最后,新農村建設有助于構建和諧社會。新農村建設規劃致力于從經濟、文化、法治等多個方面提升農民整體水平,縮小城鄉發展的差距,推動農村城鎮化,這樣能夠緩解地區間發展不平衡的矛盾,能夠更好的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其為和諧社會的構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鄉鎮規劃建設標準的新農村建設規劃策略
1.新村鎮的建設
在進行新農村建設規劃時,首先要想辦法改善新農村的基礎設施,對于農村地區來說,制約其經濟發展的主要有交通、居住環境及市政建設等因素對農村的發展建設產生了一定的制約。因此,在新農村建設時,首當其沖的就是基礎設施建設,要對各項影響農村長遠發展的元素進行改進,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比如說,在道路建設方面,當前大部分農村雖然都已經實現了水泥路村村通,但是道路比較狹窄,多是單行道,僅容一輛汽車通行,道路加寬在新農村建設規劃中可謂是迫在眉睫。再比如說,穩定的居住環境,當前,大部分農民都憑借自己的努力建設了供自己居住的小樓,但是對于一些鰥寡孤獨的老人來說,由于農村地區養老設施不健全,他們的居住環境還有待改進和提升,如近兩年來,在精準扶貧政策的號召之下,大部分地區的農村都著手給這些孤寡老人建設房屋,改善其居住條件,促進農村地區的和諧發展。
2.新產業的發展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新農村建設規劃工作的開展,與經濟的發展密切相關。而對于農村地區來說,其經濟發展中之所以不景氣,根本原因就是因為產業結構落后,結構過于粗糙,導致大部分農村青壯年流失,嚴重影響農村的經濟發展。因此,在落實新農村建設規劃時,筆者認為應當積極的因地制宜做好新產業發展工作。相關部門應當遵循“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的原則,積極借鑒優秀鄉鎮及農村的發展經驗,對傳統落后的農業產業結構進行調整,轉變農業的增長方式,進而有效的提高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比如說,可以發展特色養殖,結合當地秀美的自然風光,發展旅游觀光農業,以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做好新農村建設。
3.新農民的培養
在許多農村地區,由于經濟因素的影響,文化及教育水平相對比較落后,這也使得農村的文化素質不是很高,尤其是一二代農民大部分都在中小學時就輟學了,文化素質普遍偏低。新農村建設規劃期間,如果農民的文化水平不高,那么一些新型農業技術及農業政策的推廣難度必然會加大,這樣也將會加大城鄉之間的差距,不利于農村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在新農村建設工作中,還需想辦法提升廣大農民群眾的綜合素養,培養符合現代化建設需要的新農民,要做好農村精神文化建設的工作,一是要建立現代化的文化設施,比如說鄉村圖書館、文化休閑場所、體育館等,豐富農民閑暇時的生活。同時還應加強思想教育,加大農民比較熟悉的優秀傳統文化宣傳力度,強化農民的法治觀念及生態文明意識等。
4.新機制的建立
新農村建設規劃上,除了需要做好以上機上工作以外,還應積極的建立新機制,減少或消除農村的陳規陋習,建設更加建設文明的農村環境。比如說,在農村地區婚喪嫁娶,大肆鋪張浪費,即使是不富裕的家庭,為了所謂的面子也要大肆操辦,招待賓客,這種不良習俗也需要及時的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杜絕,進而更好的構建和諧新農村。
總之,新農村建設規劃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其對于推進我國現代化建設,全面小康的落實,社會的和諧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而且做好新農村規劃建設,還能夠有效的改善農民群眾的生活水平,豐富其精神文化生活,能夠有效緩解社會矛盾,為我國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淺談新農村建設中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存在問題及整治辦法[J]. 陳燕. ?智能城市. 2018(11):83-84.
[2]新農村建設中村鎮規劃管理問題探究[J]. 劉宗霞. ?農技服務. 2017(12):197.
[3]新農村建設中村民建房存在的問題及規劃管理對策[J]. 陳曉楓. ?四川水泥. 2018(06):205.
[4]鄉村景觀規劃與新農村建設的關系[J]. 劉芝蘭. ?農業工程. 2017(0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