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瓊
摘要:農村薄弱小學在辦學條件、師資、生源上都不及其他學校,教學狀況較差,教學方法遠遠滯后于其他地區,學生們的英語水平也比較低。基于此,為縮小城鄉差距,農村薄弱小學英語老師應注重分析本校英語教學現狀,全方位剖析英語教學尚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問題解決措施,優化課堂教學質量。本文分析農村薄弱小學英語教學現狀,闡述農村薄弱小學英語教學應對策略。
關鍵詞:農村小學 英語教學 現狀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5-0029-02
農村薄弱小學英語教學條件一般比較簡陋,師資力量不足,教學方法也比較單一,缺少多媒體等教學工具的輔助,僅停留在填鴨式教學階段,難以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始終無法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整體教學效果。在這一背景下,農村薄弱小學應將部分精力投入到英語教育改革上,采取多種措施改善英語課堂教學現狀,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成績。
一、農村薄弱小學英語教學現狀
農村薄弱小學英語教學尚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于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師資不足。農村薄弱小學英語教師比較匱乏,有的學校甚至只有一兩名英語老師,有的教師還是轉崗教師,在英語語言發音等方面存在缺陷,且無法在教學過程中兼顧到每一位學生。此外,有的英語老師生活在城鎮,早上要匆匆趕到學校,下午要回到縣城,總是處于“勞累奔波”狀態,無法集中精力對學生實施教育。
第二,方法單一。農村薄弱小學缺少多媒體等教學工具的支持,大部分英語教師傾向于采取填鴨式教學方法,缺失對學生聽力、口語方面的訓練和指導,難以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成績。
第三,缺少興趣。農村薄弱小學一般位于偏遠的山區,他們缺少使用英語的機會,加之學校教學條件較差,漸漸產生了消極的英語學習情緒。
第四,效果不理想。農村薄弱小學英語學習氛圍不佳,很多家長文化水平有限,不注重給學生提供必要的英語學習工具、資料、環境,最終影響到了小學英語整體教學效果。
二、農村薄弱小學英語教學應對策略
(1)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在農村薄弱小學英語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為了改善英語教學現狀,首先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工作,培養更多骨干教師。同時,定期組織小學英語教師培訓活動。在培訓活動中,重點加強英語教師語言、語調、書寫、口語等基本功訓練。此外,通過置換脫產研修、短期集中培訓、遠程培訓等方式,指導小學英語老師學習一些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技能,向他們共享一些優質教學資源。在師資隊伍建設期間,農村薄弱小學應積極配合建立以市縣教研室為指導的小學英語教研網絡,利用這個網絡組織教師觀摩公開課,參與系列英語教學講座活動,了解英語教學最新動態,不斷提高教師英語教學水平。除此之外,由于農村薄弱小學一般處于偏遠山村,生活條件和教學條件較差,且信息閉塞,這就要求學校在師資隊伍建設過程中弘揚敬業精神,激勵小學英語老師形成高度責任感,認真負責英語教育工作,堅持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滿足學生英語知識學習需求。
(2)優化課堂教學方法。為了縮小城鄉間英語課程教學差距,作為一名小學英語老師,既要準確定位小學英語教學目標和課時,又要注意改變以往填鴨式教學方法,融入游戲、歌曲等多種教學方式。[1]同時,積極使用多媒體等輔助教學工具,通過多元化英語課堂教學活躍課堂教學氛圍,給學生創造更多聽力、口語等操練機會。例如,在水果類生詞鞏固學習時,教師可設計一個“猜物”游戲,先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書包,對學生說:“Look,I have a new bag。Guess,whats in the bag?”。邀請學生來到講臺上,把手深入到書包里,摸一摸,猜一猜,說出bananaapple、orange等水果單詞。接著,教師可結合本節課教學重點,設計一些情境對話,要求學生進行情境演繹,操練英語。如:
A:Can I help you?
B:Id like a banana。
……
通過這一種游戲教學方法,課堂氛圍一下子活躍起來,學生們會集中精力學習英語知識。
多媒體有著集畫、聲、光、電于一體的特點,農村薄弱小學應注重購置多媒體教學工具,以便于小學英語老師借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為學生播放Head、Knees and Toes等歌曲,通過歌曲的融入自然引出英語課堂教學內容。同時,在英語課堂上,可結合課堂教學內容,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制作動態畫面,增強英語課堂教學趣味性。比如,在英語字母教學時,可以動畫形式展示一個紅色三維立體字母A由小到大變化過程。[3]同時,配上聲音“Hi!Im letter A”。通過這一種課堂教學方法,改善英語課堂教學情況。
(3)改善英語教學條件。在農村薄弱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時,為了激起學生英語學習興趣,要進一步改善學校英語教學條件,將學校部分經費投入到多媒體語言教室、教學掛圖、幻燈機等教學設備購置上,滿足學生英語知識學習需求。此外,作為學校領導,應規范英語教師對已有設備的使用,教師自己也要善于使用直觀化的教學工具,利用教學工具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為學生創造趣味性較強的課堂教學環境,極大地激起學生英語知識學習興趣。另外,學校要定期組織一些英語唱歌比賽、口語比賽、演講比賽等,并注重利用學校廣播在固定時間播放英文相關內容,在“講英語,用英語”的教學環境下熏陶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比如,為改善學校英語教學條件,學校領導可投入一定經費建設一間多媒體語言教室,當多媒體語言教室建設完畢之后,舉辦一場“小學生英語口語演講比賽”,要求學生們以“My favourite……”為題,進行一分鐘時間的演講,從語音、語調、肢體語言等方面對學生演講情況進行評價。通過英語教學條件的改善,學生們更好地體會到英語學習所帶來的樂趣,饒有興趣地學習英語知識。
(4)營造良好學習氛圍。在農村薄弱小學英語教學中,為提高英語教學效果,應注重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首先,為減輕英語教師教學負擔,相關政府部門和學校、社會,應共同伸出援手完善英語教學中必要設備,縮小城鄉學生之間的英語學習條件差距,讓他們在良好英語學習氛圍下愛上英語學習。其次,因農村薄弱小學留守兒童較多,這些留守兒童缺少家長的監管,英語教師要積極地分析學生心理健康和學習發展情況,有針對性地實施一些可行性的英語教學策略,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同時,作為一名英語老師,應結合農村薄弱小學信息閉塞情況,善于運用網絡平臺給學生搜集一些英語學習素材,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英語學習資料。包括聽力資料、閱讀資料、視頻、英文新聞等。再次,家長應多關注孩子的英語學習情況,為孩子提供必要的英語學習工具、資料、環境,設法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總之,在農村薄弱小學英語教學中,學校、家庭、社會合力為學生營造良好學習氛圍利于提高英語課程整體教學效果,優化學生英語學習水平,改善農村小學生英語水平較低的情況。
綜上可知,農村薄弱小學英語教學效果始終不太理想,為提高農村薄弱小學英語教學現存問題,學校應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培訓,提高教師綜合素質。而英語老師,應積極革新課堂教學方法,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起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令學生在良好的教學環境下學習更多英語知識,慢慢縮小城鄉間學生的英語差距。
參考文獻:
[1]王春花.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的現狀分析及對策探究[J].中國新通信,2018,20(20):188.
[2]郭小純.廣西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現狀及應對策略——岑溪市某小學英語教學情況調查與分析[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8,32(5):76-79.
責任編輯:趙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