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霖
摘? ? 要: 進入新時期以來,在小提琴演奏教學過程中,不但要求教師詳細講解小提琴演奏知識與演奏技術,而且要教會學生利用手中的小提琴進行創造,讓學生必須明確小提琴演奏曲子的文化內涵,促使學生將自身情感全部融入小提琴演奏當中,達到提高小提琴演奏能力的目的。本文主要研究了新形勢下小提琴演奏教學中文化內涵學習的重要性。
關鍵詞: 小提琴? ? 演奏教學? ? 文化內涵
在豐富多樣的樂器當中,小提琴憑借特有的風格與特點被人們稱為“樂器王后”,其演奏基礎是必須具備較強的運弓能力。當前小提琴已經得到世界各國音樂愛好者的青睞,是器樂中的佼佼者,在現代交響樂隊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也具有較難的演奏技術。在過去較長時期內,涌現出大量中外小提琴演奏大師與經典曲目。如舒伯特、柴可夫斯基、維尼亞夫斯基等,均為世界小提琴音樂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1]。筆者參與小提琴教學工作多年,認為小提琴教學不能只教給學生演奏技術,還要講解豐富的小提琴演奏家的故事與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以及小提琴優秀作品的藝術特點等,從不同角度展現小提琴演奏教學的文化內涵,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認真講解小提琴發展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小提琴擁有較長的發展史,要幫助學生掌握小提琴演奏技能,必須對學生講解小提琴歷史,筆者在新生剛剛進入小提琴學習階段時,并不急于讓他們接觸一些中外名曲,而是要求他們練習小提琴基本功,先讓他們步入小提琴學習正軌,利用淺顯易懂的方法詳細講解小提琴的發展史。在小提琴發展史學習中引入豐富多樣的學習方法,最明顯的當屬多媒體技術,利用多媒體可以播放聲音、視頻、文字、圖片等各種文件,吸引學生多種感官同時參與學習活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掌握豐富的小提琴發展知識。講解重點集中于小提琴進入我國的時間與形勢。小提琴剛剛進入我國的時候,小提琴本身、樂曲音律、各種著名曲目、演奏風格等都帶有明顯的歐洲音樂文化特點,進入我國時間較長以后,小提琴的上述各種特點更加突出,而且在發展過程中融入了大量中國歷史元素,當前中國的小提琴文化帶有明顯的中國歷史內容,學生在學習豐富的小提琴發展歷史內容后,可以對小提琴歷史發展過程中不同時期不同的發展情況,以及其發生演變的時代背景產生新的認識,從而對小提琴學習充滿欲望[2]。利用上述教學方法,不但可幫助學生明確小提琴的發展史,而且可學習豐富的小提琴文化內容,為學生學習小提琴演奏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講解小提琴演奏家的貢獻,融入學生的情感
藝術家只有遇到合適的時代才能彰顯創造才能,才能創造出享譽世界的著名作品。筆者從事小提琴教學工作多年,認識到幫助學生掌握中外小提琴演奏家的貢獻及其著名作品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職責,尤其是要重點講解小提琴演奏家生存的年代與社會背景,以及其創作著名作品的社會形勢,利用這些內容的詳細講解能夠顯著豐富小提琴演奏教學的文化內涵。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筆者在教學每一個小提琴作品前,必須首先講解這個作品的作者與創作的年代[3]。
如在學習意大利小提琴家的作品時,筆者結合多媒體技術為學生講解了“文藝復興”的有關內容。“文藝復興”是14世紀—16世紀歐洲文化與思想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在歐洲文化發展史上屬于濃墨重彩的一筆,是一種提倡新文化的運動,在此時期內,歐洲各個領域均出現了大量的藝術家與著名作品,并引起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恩格斯認為“其屬于人類發展史上最突出最進步的一種改革”“是一個產生了大量巨人的時代”[9]。意大利是“文藝復興”的起源國,當時的意大利已經擺脫了封建主義的枷鎖,而進入了資本主義時代。就在社會轉變的關鍵時期,小提琴藝術得到了迅猛發展,在意大利小提琴家塔蒂尼的帶領下,意大利小提琴藝術迅速崛起,塔蒂尼也成為意大利小提琴學派的領軍人物,筆者在講到這位偉大的藝術家時,沒有首先講解他的創作,而是重點講解他生存的社會背景,最后再提到他的作品,在塔蒂尼知識的引導下,順利過渡到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大量小提琴家的涌現,以及大量小提琴著名作品的誕生。
在講解大量國外小提琴家與小提琴著名作品以后,筆者轉而講解我國小提琴家及其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如在學習《牧歌》時,筆者首先講解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百廢待興、各行各業奮發圖強的社會背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貧窮落后的面貌得以改變,各個行業得到了空前發展,豐富多樣的好消息不斷傳到北京。最后提到這首小提琴曲是在1953年創作的,是在原有民間音樂的基礎上改編而來的,帶有明顯的民族特點,樂曲的整體意境以內蒙古大草原上“藍藍的天、白白的云、躍動的羊群”等事物為主要對象,其中心思想是表現草原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不畏艱辛、努力勞動的大好場面[5]。學習《梁祝》時,筆者首先自頭至尾全篇講解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故事,完整傳達了二人惺惺相惜、相互愛戀、至死不渝的一個個場景,需要詳細介紹中國當時處于封建社會制度下,男女在婚嫁方面只能聽從父母之命,自己的命運任人左右,所以才會出現諸如梁山伯與祝英臺愛情故事的悲涼結局,最后再講小提琴作品,促使學生將作品中的每一個音符與故事中的每一個情節聯系在一起,在演奏作品時好似看到了梁祝二人追求愛情自由的一個個情景,將作品與二人的愛情故事完美結合在一起[4]。
筆者通過詳細講解小提琴作者及其著名作品,不但得到了學生的普遍認同,而且使學生深層次理解了作品,感受到了作品中含有的豐富情感,認識到了當時的社會背景,在小提琴演奏過程中浸入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演奏能力大大增強。
三、分別對比中外小提琴作品的特色,幫助學生感受小提琴作品的思想內涵
利用在小提琴教學中對比中外小提琴作品的特色,能夠幫助小學生感受小提琴作品的思想內涵,提高學生的演奏技巧。歐洲小提琴藝術發展至今經歷了四百多年的時間,小提琴作品在不同方面均發生了明顯變化,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完善、不斷進步[6]。筆者在傳授此方面知識時,以歐洲最具代表性的小提琴家與著名作品為主。
在學習17世紀意大利著名小提琴家韋塔里時,涉及其兒子在小提琴樂曲中的貢獻,重點講解他們在奏鳴曲與協奏曲等方面的成就,代表作品為《G小調恰空舞曲》與《佛里亞變奏曲》。在學習法國、德國與英國的小提琴作品時,以巴赫的小提琴無伴奏奏鳴曲為主,并反復強調了巴赫小提琴藝術的復調技術[7]。在學習18世紀獨奏小提琴音樂時,以講解奏鳴曲為主,特別要重點講解獨奏作品,如莫扎特的四十首小提琴奏鳴曲與貝多芬的十首小提琴奏鳴曲。在學習貝多芬的小提琴奏鳴曲時,重點講解作品的社會性與戲劇性,并將小提琴與鋼琴的相近與不同之處進行了多次強調。在學習19世紀作曲家與小提琴作品時,以帕格尼尼的二十四首隨想曲作為講解的重點內容,尤其是要重點講解他的小提琴演奏技術,如雙音等。
在學習我國的小提琴家及其小提琴作品時,筆者引入了《牧歌》《梁祝》《新疆之春》《苗嶺的早晨》等著名作品,保證了學生在學習演奏上述各種作品時,在演奏中通過感覺作品深邃的思想內涵融入自己的思想與情感,盡情展現小提琴音樂的無限魔力[8]。
四、結語
在當前小提琴演奏教學過程中,首先對學生詳細講解小提琴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與作家的生平遭遇,可以完整再現作品的文化內涵,對學生內心產生深深的觸動,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在演奏小提琴作品時,作品無比豐富的思想內涵會激發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動作,激發學生的情感,促使學生不斷提高小提琴演奏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濤.小提琴演奏教學之改革與創新初探[J].北方音樂,2018(08).
[2]李華.中提琴演奏藝術的特點與發展[J].黃河之聲,2018(07).
[3]周敏.高校小提琴教學存在的問題與思考[J].當代音樂,2018(09).
[4]陳靜.普通高校小提琴教學的現狀與提高探究[J].北方音樂,2017(21).
[5]邵維.高校小提琴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藝術品鑒,2017(08).
[6]聶曉.小提琴演奏教學基礎技術中的常見問題[J].戲劇之家,2018(12).
[7]張酉.探析薩拉薩蒂小提琴作品的創作特點和演奏技巧[J].藝術評鑒,2017(23).
[8]郭媛媛.高校小提琴教學現狀與提升策略分析[J].北方音樂,2017(13).
[9]霍敏.小提琴專業教學中對學生演奏心理調適能力的培養[J].藝術品鑒,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