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燕
摘 要:美術學科是一門傳達情感的藝術學科,在美術教育過程中要想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就需要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造性思維進行培養,并且立足于教學方法的改善。新課程改革過程中更加關注學生的思維創造性,這是創新教學的觀念,因此對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做出分析研究,爭取可以更好地轉變傳統教學方法,讓新時期的新教學得到拓展。
關鍵詞:高中美術課堂;創造思維;培養
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要求學生可以在美術創作和欣賞的過程中有獨特的觀點和視角,美術創作也可以產生更新的思維,有開放性的構想,面對藝術作品當中的不同類別還需要學生從多角度、多方面、多層次、多結構上尋找要素與資源,沒有固定的教學方法,也沒有限制性的束縛,這樣就能夠促進學生開放性和擴散性思維的提升。因此本文對美術課堂上如何讓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提升做出分析研究,更好地轉變思維方式。
一、教師關注教學參與與引導,培養學生美術思維的探索性
在美術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教師要給學生一定的參考意見,學生可以在接受教師的點撥之后完善自己的學習。學生的思維需要開發和點撥,為了減少慣性思維占據學生的大腦,還需要教師在美術教學中為學生預設思考題,讓學生可以自由創作,也讓學生面對美術作品游刃有余。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包含感知、記憶、思考和聯想,還有對藝術作品的理解,因此綜合探索性和求新性成為學生思維創造的主要特點。在高中美術課堂當中,教師首先的任務就是讓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提出問題,也可以主動創造。創造是美術學習的主要特點,學生審美能力和審美素養的不斷提升讓學生的個性創造有了較大的釋放空間。
例如,課堂上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出一個水杯,讓學生觀察,說出從水杯中看到了什么?有的學生直接說出,這就是一個水杯,簡單的喝水的水杯,有的學生卻能看到水杯背后隱藏的深意,看到了水杯中溫暖的水,也看到了濃濃的情感。因此學生的學習活動中,教師要注意對其進行多方面的點撥,讓學生看到一件事物背后隱藏的更多東西,學生也可以開啟自己的創造性思維,這一點在美術學習中是十分關鍵和重要的[1]。
二、教師創設思維情境,引導學生進行美術思維
學生若在非常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學習,必然會有更為積極的心理情緒,這種情緒能給學生帶去積極的影響,增強學生的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也可以讓學生的思維創造力有所提升。在學生的心靈深處總是有一種需要,希望自己可以探尋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品嘗成功的喜悅,激勵學生不斷前行,進而走上成功的道路。那么教師深知學生的這種特點之后,還需要創設符合學生思維的情境,讓學生盡情創造,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首先,美術寫生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可以通過美術課堂實踐得到培養,實踐是學生創作以及進行美術的基礎學習。因此教師在寫生課堂上要引導學生善于細致觀察,運用加減法的構圖方式和思維補充作品,使作品也更為完美。例如,可以使用夸張或者變形的方法,也可以讓學生看到寫生作品背后隱藏的東西。這樣就可以在非常大的程度上增強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思維能力[2]。
其次,教師帶領學生進行質疑,勇敢質疑問題。質疑可以讓學生的思維創造性得到增強。學習源自于思考,思考源自于疑問。因此疑問引發學生的探索和思考。在現實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提升很大一個方面來自于質疑。在畫畫的過程中,教師盡量給學生減少一些條條框框的約束力,避免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創造力被束縛,如將《江山如此多嬌》與《日出 印象》對比,讓學生找出中西方繪畫的差異性和相同點。在這里教師不限制學生,而是發揮學生的自我觀察能力,說出自己的美術觀點。這樣的教學設計主要是讓學生的思維創造性和探究性得到提升,也讓學生可以勇敢說出自己對兩者關系的質疑,讓教學的預期效果更強。另外,也可以小組合作學習,共同探討對美術學習的疑問,小組解決問題,之后教師做總結,這樣對于整個學習都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3]。
綜上所述,本文對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進行了分析和研究。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還需要教師進行更多的點撥,培養學生的思維探究性,讓學生學會有疑問,讓美術創造符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張揚學生的個性,在美術學習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參考文獻:
[1]劉曉云,郝巍.初探高中美術課堂教學環節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實際培養[J].新課程(中學),2017,14(9):127.
[2]劉凱梅.如何讓創造性思維在高中美術課堂中綻放[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14(7):49.
[3]閆瑛.高中美術對青少年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14(14):179-180.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