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譚雯
摘 要:隨著社會快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量加大,教育領域推行新課程改革,以滿足社會的人才需求,提高我國人才素質。高中階段是培養人才的重要階段,教師要有意識地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能力,實現素質教育,促使我國學生的全面發展。其中高中數學有利于學生邏輯思維、抽象思維的形成,因此在高中數學的實際教學中,高中數學教師應該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開展教學,與時俱進地改變教學模式、更新教學理念,注重學生興趣的激發,促進學生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高中數學;新課改;教學策略
課堂是學生接觸知識的重要方式,高中數學知識的教授主要是通過課堂進行的。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要重視課堂中教學的方式方法,根據學生的特點,選擇適合于學生接受知識的教學方法。同時也要轉變教學理念,強調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一、合作探究教學,培養學生發散思維
合作探究教學是學生之間進行自主探究獲取知識,教師加以適當引導,發揮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模式。高中數學的知識較初中的學習有了一定的難度,對學生能力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不僅要學習數學知識,還要注重相關能力的提升。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合作探究教學法,有利于學生圍繞數學知識開展探討,在彼此的交流探討中開拓思維,有利于學生多角度、多方面地解決問題,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發散思維都得到提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例如,在對“三角函數”相關知識進行講解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選擇一名學生擔任小組組長,并布置“畫出三角函數的圖像,思考其性質”的學習任務,小組成員圍繞學習任務進行討論交流。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完成學習任務,會對知識記憶更加牢固,印象更加深刻。學生的思考角度都有所不同,在交流探討中分享彼此的看法觀點,使學生了解、學習到不同的思考角度,促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解題中“舉一反三”,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形成,使學生思維不受環境的限制,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幫助學生理解
社會不斷發展,多媒體設備逐漸普及,高中數學的知識比較抽象,更具有邏輯性,學生不容易理解。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教師可以將較為抽象、不易理解的知識借助多媒體設備用動態、具體形象的方式展示出來,幫助學生形成直觀的概念。
例如,在講解教學重點“求拋物線與動線相交部分面積”的時候,由于相交部分是動態、變化的,學生自己很難在頭腦中想象出具體的運動過程。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演示,將相交部分的動態變化直觀展示出來,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動態圖畫,進而繼續學習。高中階段是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形成的重要時期,高中數學的學習能夠很好地培養并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然而高中數學學習難度大、知識抽象不易理解,導致大部分學生懼怕、恐懼數學,影響到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和發展。通過多媒體教學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直觀化,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掌握數學知識點,對高中數學難點、重點記憶的更加深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多元化教學評價,不斷激勵學生
在傳統教學模式和高考制度的影響下,學生面對巨大的升學壓力,學校和教師為了納入優質的生源,僅注重學生成績的高低,教學評價主要以成績為主,教學暴露出片面性、單一性的弊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學校和教師應該構建多元的評價教學體系,不以成績為唯一的評價標準,從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之間相互評價、學生綜合表現等方面進行多元評價。多元評價的實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使得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在面對學習困難時,學生能更有信心克服困難,完成學習任務。多元化教學評價不僅提高了數學教學質量,也促使素質教育的實現,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在實際教學中,高中數學教師要秉持多元評價的理念,在學生反復出錯、無法掌握知識點的時候,數學教師應該耐心指導,幫助學生克服遇到的困難,逐漸掌握學習難點。激勵學生對高中數學的學習,保持學生對高中數學學習的興趣,進一步更加深入地學習。
總之,新課改要求學生能力、素質的提高,高中階段是學生發展的重要階段,而高中數學也是高中的重要內容,因此數學教師應該不斷地創新教學。通過合作探究法、多媒體教學及多元化教學評價等,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發散思維,使高中數學的教學質量提高,并且增強學生未來發展的競爭力,提高人才素質和能力。
參考文獻:
[1]石軍.新課改下高中數學“合作-互動式”教學模式構建與實施芻議[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12):69-70.
[2]薛榮.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路徑探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28):210.
[3]李圣有.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路徑探析[J].神州,2017(25):172.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