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摘 要:如今我國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不僅是政府和社會的責任,更和教育息息相關。教育承載著育人的責任,環境教育應該從小實行,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通過選取合適的教學素材,向學生傳遞環境保護的觀念。在教學環節中加入環境教育,能夠幫助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環境保護理念,在生活中自覺保護環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材;環境教育
一、在數學課程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
環境教育是引導學生認識價值和明晰觀念的重要手段,和新課標強調的三維教學目標類似。因此,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滲透環保教育。
1.選用有價值和具備說服能力的教學材料
隨著新課標理念的提出,小學數學教材中有很多有價值的關于環境保護的教學素材。教學人員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充分發揮這些教材的教育價值,根據教學目標,選用便于學生學習和理解的有價值的素材。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學生的興趣點和好奇點進入課程內容,運用大量具有說服力的數學材料和數據進行講解,向學生傳達環境保護、節約能源的重要性,并以此引起學生關于數學知識的探討。
在運用數據講解時,教師可以直接使用教材上的數據,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根據教學內容自行查閱資料、收集數據。學生獨立自主的查閱資料,不僅能夠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還能掌握相關的查閱方法,印象更深刻,在自主學習中提高環境保護意識。另外,教師自己也應該盡可能多地搜集有關的環保材料,教師不僅要掌握數學相關的專業知識,還應該熟悉環境保護的相關知識,以便于能夠更好地將兩者相結合,設計出好的教學計劃,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既學會了數學知識,又掌握了環境保護的知識和技能。
2.采用多媒體輔助數學教學活動
多媒體教學是課堂教學中非常有效的一種手段,能夠通過圖片、視頻等方式直觀地向學生展現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以直觀教學方式為主,能夠生動形象地讓學生了解動植物的生活環境和狀態,讓學生擁有一個直觀的感受,產生同理心,從而激發學生對環境保護的認同感。
3.開展實踐教學活動
教育應該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在數學教學中,注重教學活動的開展,比如在植樹節的時候組織學生一起種樹,將學生帶入實際的教學情境中,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做到理論和實踐的共同發展。
二、在課后數學教學練習中滲透環保教育
僅僅只在數學教學課堂上滲透環保知識是不夠的,還應該在課后練習中穿插適當的環保知識。
1.在應用題中滲透環保教育知識
以往的應用題都只是和數學知識相關,教師在出題時應該轉變觀念,將數學和實際生活相聯系,拉進學生和數學的距離,在環保知識的背景下進行出題,將環保和應用題聯接成一個故事。比如通過情境設置,如今森林面積不斷減少,但浪費紙張的情況卻越來越嚴重。每一張紙都是樹木的一部分,一堆廢紙可能曾經就是一棵挺拔的大樹,這些廢紙還能進行回收利用。接著進入數學題目,假如我國每年回收100萬噸的廢紙進行廢物利用,那么來年就可以少伐木440萬平方米。按照這種情況,三年可以少伐木多少萬平方米?在數學題目中讓學生知道廢物利用等環保知識,通過數學計算讓學生直觀感受環境保護的力量,從而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環保觀念,保護森林,學會廢物利用。
2.鼓勵學生寫數學記錄冊
教師可以在班上設置一個數學記錄冊,鼓勵學生在每節數學課程結束后主動填寫自己的課堂感受。這種做法有利于教師感受學生內心的豐富世界,了解學生對數學的掌握程度,明確學生是否在教學過程中具備了環保意識,并且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及時更新教學計劃。同時,學生通過填寫記錄冊,能夠對課堂上獲得的知識進行整理,達到牢記的目的,強化課堂教學效果,還能鍛煉自己發現生活中的環保問題。
3.布置實踐調查作業
教師可以在課堂結束后布置調查作業,滲透環保教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讓學生統計自己家一個月內丟棄的廢電池數量,調查結果交給教師,教師通過統計,制作表格,在班級進行展示,并進行提問:誰家丟棄的廢電池最多?誰家丟的最少?兩者相差多少?讓學生在實踐調查中掌握數學計算能力和環保知識。但是教師還是應該要分清數學教學活動的主次問題,應該以數學知識為主,環保教育知識為輔,不要過分強調環保教育而忽視了數學教育。
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滲透環保教育是可行的,和數學教學并不沖突,教學人員可以通過采用有價值和具有說服力的教材,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工具,在應用題中將環保知識滲透進數學知識。還可以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進行實踐調查,在實踐中掌握數學知識和環保知識。讓環保知識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行為,讓環保意識在學生心中長成參天大樹。
參考文獻:
[1]張世莉.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環境教育[J].青海教育,2014(5).
[2]周潔.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環境教育的滲透[J].求知導刊,2016(13).
[3]牟莉.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環保教育的滲透[J].青年時代,2016(5).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