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秀珍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土木工程得到了迅速發展,為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需求,我國在高層房屋建筑方面提出了不少政策,促進了土木工程的進一步發展。土木工程的發展也帶動了其它行業的發展,促進了我國市場經濟的繁榮。土木工程企業承擔著企業發展的重要任務,當前土木工程的發展已形成規模,為提高我國土木工程企業的競爭地位,要求土木工程企業針對當前發展現狀,利用自身優勢,思考土木工程未來的發展前景,將我國土木工程的發展推向更高的層次。
關鍵詞:土木工程;現狀;未來發展;思考
土木工程的發展滿足了城鎮居民的生活需求以及企業發展的建設需求,近年來,高層房屋建筑行業發展迅速,為城鎮的人口居住提供了有力保障,高層建筑的施工,提高了城市土地資源的利用率,未來土木工程將在高度上繼續延伸,為城市節約更多的土地資源。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建筑結構的抗震研究以及新型建筑材料的應用等也將作為未來土木工程的發展方向。土木工程企業應從這幾方面進行土木工程未來發展的思考,并制定合理的發展規劃。
一、土木工程發展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城市現代化水平逐漸提高,城市建筑也呈現出獨有的特色,一座城市高層房屋建筑的發展體現了該城市經濟的發展,不同城市的建筑理念不同,在建筑高度及外觀設計上要重點突出城市的人文特色。為滿足城市建設的需求,土木工程在結構設計、建筑平面設計、建筑規劃設計上不斷創新,使得城市建筑具有標志性和代表性。據調查統計,當前我國高度超過100米的建筑截至目前以增加至600多處,超過300米的高層建筑也有20多處,足以證明我國經濟水平已顯著提高,土木工程的發展已取得了不少成就。上海中心大廈是我國最高的建筑,也是上海市的標志性建筑,其建筑高度達600多米,主體結構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許多在建工程中,也有高度超過600米的,是位于深圳的平安國際金融中心,其建成之后將成為我國最高的建筑。我國超過400米的高層建筑占全世界的一半之多,這足以讓人驚嘆,體現了我國土木工程的發展已與國際接軌。除此之外,我國道路和橋梁的建設也位居前列。公路和鐵路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擁有世界上最長的高速鐵路網,公路的里程總數也位居世界第二。我國橋梁隧道工程也取得了矚目的成就,如,蘇通長江大橋和港珠澳跨海大橋的建設已沿用了世界最先進的技術水平。當前我國土木工程的發展現狀體現了我國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代表著我國土木工程技術正向著國際化的方向發展。
二、土木工程未來發展的幾點思考
(一)建筑高度的延伸
鑒于當前我國高層房屋建筑在建筑高度上取得的成就,未來土木工程的發展中,也要在當前發展基礎上,加大建筑高度的高空延伸。隨著建筑物高度的增加,建筑物的沉降量也會不斷增大,增加了建筑結構設計的難度,同時,高層建筑高空作業較多,造成施工難度的增大[1]。在當前高層房屋建筑發展的基礎上,土木工程企業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將利用自身技術優勢,不斷優化設計方案和施工工藝,使我國建筑的高度得到進一步延伸,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
(二)結構抗風抗震設計的進一步發展
土木工程建筑結構設計的重要環節是根據建筑所在地區的風荷載及地震荷載,進行結構抗力計算,優化結構設計方案。目前國內建筑的抗風抗震性能良好,能夠承受一般的風荷載和地震荷載,延長使用年限。未來土木工程的發展將面向國際化的發展方向,可在國內抗風、抗震設計的基礎上,對國外建筑的抗風及抗震性能進行研究,與國內的抗風、抗震結構設計融合在一起,促進我國土木工程企業抗風。抗震結構設計的進一步發展[2]。
(三)地下空間的可持續開發
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給地面交通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城市交通的擁堵問題以及人們出行難的問題是城市發展中的普遍問題,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正常工作及生活,阻礙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另外,交通帶來的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對城市居民的身體健康帶來嚴重威脅。當前北京、上海、廣州等熱門城市為緩解巨大的交通壓力,早已進行地鐵的建設,緩解了地上的交通壓力[3]。隨著經濟與科技的發展,地鐵已在全國大部分城市被廣泛應用,地鐵的建設也促進了其它相關行業的發展,更重要的是緩解了地面交通壓力,使城市地下空間得到開發利用,節約了土地資源的利用。然而,地下土地資源的過度開發利用,將對地下生態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影響了生態平衡,地下基礎的構造會對水質造成污染,威脅人們健康,也影響地下植物的生長狀況。
(四)新型建筑材料的應用
傳統土木工程建筑材料成本高,用量大,循環利用率低,造成了大量建筑垃圾的產生。為構建節約型社會,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當前土木工程的發展將新型建筑材料的應用作為土木工程未來發展的重要目標。如,高層房屋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模板,用量較大,是工程中的重要建筑材料,為避免工程垃圾的產生,提高材料的利用率,用可循環利用的新型材料代替傳統的材料,以此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促進土木工程的可持續發展。
總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土木工程的發展已取得不少令世界矚目的成就,在建筑高度上,我國超高層建筑的數量以位居世界前列,這標志著我國國民經濟水平以顯著提高,土木工程施工工藝及結構設計已趨于成熟。面對當前日益競爭的國際經濟環境,我國土木工程企業應當以當前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發展作為參考,利用自身技術優勢與資源優勢,將建筑物高度現高空不斷延伸;借鑒發達國家先進的抗風抗震施工技術,提高我國土木工程建筑的抗風抗震等級;地下空間的開發要與可持續發展相結合,發揮地下空間開發的優勢;采用可循環利用的工程建筑材料代替傳統的建筑材料,減少工程垃圾,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
參考文獻 :
[1]李慶凱.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重要性與創新分析[J]. 中國建材科技. 2014(S1).
[2]錢永娟.簡述新時期工程造價管理方法的改進[J]. 科技致富向導 2013年36期.
[3]仇保興.新常態·新綠建――中國綠色建筑的現狀與發展前景[J]. 建設科技.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