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琴
摘 要:以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設計的反思為重點進行闡述,結合當下形勢,從反思是否實現了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反思是否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反思是否聯系了學生的生活情況等幾方面進行深入探討,旨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反思
基于現代化教育形式的改革,在新課程理念下,將學生能夠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其主體作用作為重點內容,將調整學生的學習方式作為實現地理教學改革的必要條件。尤其是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與需求,完善課堂教學模式是非常必要的。同時教師必須意識到對學生進行基礎教學才能為后續的學習做好鋪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加強對基礎知識的講解與應用,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掌握地理基本知識內容。
一、在新課程理念下對地理課堂教學設計進行反思的必要性
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對自身的教學設計進行反思,首先能夠幫助教師明確自身教育理念的不足之處,從而做出對應的調整來完善整個教學過程。其次,教師可以明確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目的,實現高中地理教學目標。
二、教師進行反思的主要內容
1.反思是否實現了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不僅應該強化自身觀念,還應該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該摒棄傳統教學方式,發揮在教學過程中的引導與啟發作用。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為學生營造輕松、高效、自由的教學氛圍,為學生思維發展提供一定的擴展空間,保證學生能夠在愉快的環境中完成學習任務。比如在教學活動開始之前先設定相應的問題來引入此節課的內容,用類似于: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內容的言語來引導學生的思維,在課堂活動進行時,允許學生提出自身的疑問,并且經常對學生進行提問:你怎樣看待這個問題,讓學生表達內心想法[1]。學生在課堂上完成回答之后,教師還應該采取鼓勵式語言來對學生進行鼓勵。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精心設計、合理安排為學生提供了解以及掌握知識的機會,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2.反思是否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常處于機械性接受知識的被動地位,在課程標準指導下,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學生后續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學生在學習高中地理知識時,必須掌握地理教學綱要上的重點內容,同時應該具備地理學習的基本技能,利用具有創新性的學習方式實現自主探究,通過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為后續更深層次的地理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3.反思是否有效應用了地圖教學方式
地圖是地理新課程的關鍵性組成內容,通過地圖這種直觀的方式可以將復雜、抽象的地理知識更直觀詳細地呈現給學生,不僅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地理知識框架,對學過的地理知識進行復習鞏固,還可以為新知識的學習提供便利條件,從而促進學生良好觀察能力的養成[2]。地理新課程教材中有大量的插畫,身為教師必須反思自身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是否合理地利用了這些圖畫資源,以及怎樣引導學生利用圖畫內容豐富自身的學習背景等,怎樣讓地圖成為學生必要的學習工具,并且幫助學生通過地圖強化自身分析與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4.反思是否調動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也是非常必要的。地理學科中包含人文、科技、風俗等各個方面的內容,其知識內容的全面性可以有效激發學生想象思維以及創新思維的發展。應用相應的方式可以合理調動學生的創新意識,強化學生的地理能力,同時促進學生地理綜合素質的養成。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必修3“區域生態環境建設”這節內容時,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是為什么要加強區域生態環境的建設,教師對教材內容進行了延伸,讓學生結合人們生活環境的實際情況以及自然環境的需要,提出一些區域生態環境的保護措施。學生也可以根據自身所了解的數據來說明沙漠、熱帶雨林等地區環境的氣候變化,并提出有效的區域生態保護準則。學生或者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方式,或者通過自主探究方式來表明自身觀點,由于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的差異性,學生所提出的意見也具有一定的創新性,這也說明了學生的創新潛力是無限的,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各種手段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其創新能力。
5.反思是否聯系了學生的生活情況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提出:缺失了生活化的教育是沒有靈魂的教育,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實際生活情況合理貫穿進來,可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趣味性,還能有效促進學生的思維開拓,從而收獲更多具有實際意義的地理知識,提高學生應用所學到的地理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身為地理教師,必須反思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是否聯系了學生的生活經驗,或者是怎樣將學生的生活經驗合理運用在地理知識的學習過程中。
總之,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地理教材內容以及現代化地理教學的特點,不斷改變自身教學思想、優化自身教學行為,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并且通過各種方式為學生地理知識素養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從而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喬新虎.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設計的反思[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6(4):58-59.
[2]周紅星,夏麗娟.高中地理問題探究式教學的設計與反思:以“河流的外力作用”為例[J].地理教學,2015(22):21-23.
注:本文系2017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策略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7]GHB0570)。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