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蓮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預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學生自主閱讀和創新閱讀的起點。因此,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強化預習方法指導,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目標性,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進一步打造高效課堂。
關鍵詞:有效預習;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課前預習的目的是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幫助學生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小學語文課前預習能夠幫助學生提前掌握生詞、了解課文的難易程度,實現高效聽講,有助于教師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標注難點,提出問題,以更好地幫助學生解答疑問,提高教學效率。
一、合理布置課前預習任務
很多小學生在自主進行課前預習時,沒有明確的預習目的,只是草草瀏覽一遍課文,甚至不查生詞,遇到生詞直接跳過,預習的效果也不大。因此,教師要提高小學生學習效率,首先要合理布置小學生語文的預習任務,讓學生帶著目的去預習,提高預習的動機和效率。小學生天真爛漫,對事物有著好勝心,教師可以利用任務來激發學生的好勝心,讓他們主動去約束自己的行為,認真仔細地完成對課文的預習任務。教師在布置任務時,還要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布置任務的難度要適中,以免打擊到學生的自信心,影響預習效果。比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烏鴉喝水》這節課時,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布置讓學生找出里面的四字成語,識記“盤旋”“痛快”“猛烈”“撞擊”等詞語,朗讀課文,了解故事的基本內容,提問“你覺得烏鴉聰明嗎?為什么?”等任務。讓學生帶著這些任務去預習,去閱讀,去討論交流。通過課前預習,學生了解了課文的重點和難點,標注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在正式上課的時候詢問教師,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教師可以通過向學生發放任務單的形式布置任務,學生每完成一項預習任務,就標注好,這樣便于學生提高預習的目的性和條理性,激發學生預習的主動性,讓他們端正預習的態度,認真預習課文。
二、切實加強課前預習指導
小學生閱讀經驗不足,語文基礎薄弱,很多學生在進行課前預習時,多是進行瀏覽閱讀,不會分析文章的結構,也不能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也不能分析文章的寫作手法,這樣的預習活動的效果是低下的,也不利于實現高效教學。小學生不懂得如何有效預習課文,需要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因此,教師不僅要給學生布置合理的預習任務,還要對學生的預習方法加以指導,幫助他們掌握科學的預習方法,提高預習的效率和質量。例如在預習一年級下冊課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時,教師要指導學生如何進行有效預習,分析課文的中心思想,掌握課文的重點詞匯和句子。教師讓學生通過反復朗讀課文,學習認識“瑞金城”“沙洲壩”“挖”“挑”和“石碑”等生詞,掌握它們的讀音和寫法。然后讓學生試著分析文章的結構,根據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來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那就是“贊揚革命先輩的艱苦付出,珍惜現代生活的來之不易,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又比如在預習《我多想去看看》這節課時,教師除了指導學生認識和學會正確朗讀生詞之外,還要引導學生找出課文所用的寫作手法,排比句“我多想看看,我多想看看!”通過反復朗讀這個句子,了解作者要表達的情感,那就是對北京天安門和新疆天山的向往之情。教師可以在學生預習之前幫助學生列出需要預習的內容,在正式講課之前隨機挑選幾位進行檢查,督促學生認真進行閱讀,完成預習任務。
三、設置練習進行預習檢測
要提高小學生的預習效率,實現良好的預習效果,還需要對小學生的預習活動進行檢測。教師可以通過設置練習題或者即時問答的方式對小學生的預習效果進行檢測,讓學生明確自己的預習效果,增強自信心和成就感,激發學生進行預習的興趣,激勵他們繼續努力,認真預習,從而提高學生課堂理解能力和學習效率。同時小學生通過練習檢測,發現自己的不足,及時得到糾正,有利于提高他們的預習能力和學習能力。而教師通過這些預習檢測,掌握學生的實際預習情況和預習能力,根據學生的預習情況設計教學活動和教學任務,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比如,在預習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一個接一個》這一課時,教師根據課文內容和重難點,給學生設置生字詞“接著”“接力”“做夢”“做伴”“各種各樣”等的填空,給出一個字,讓學生填另一個或者幾個,測驗學生對詞語的掌握情況。節選其中一段文本讓學生閱讀并概括文本意思,最后概括課文主旨等,考查學生對課文的掌握程度以及預習能力。然后在正式上課之前,以測驗的形式給學生發放,規定時間讓學生完成。或者教師直接在課堂上提問有關課文主旨的問題讓學生回答,或者讓學生到黑板前寫出幾個新詞語,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教師根據學生的測驗情況隨時調整教學計劃,有的放矢,對于學生難以理解的部分著重講解,提高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度,同時也就提高了教學效率,實現了建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小學生在課前進行有效預習,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設計有關課文內容的預習任務,加強對學生預習過程的指導,并及時檢驗學生的預習效果,激勵學生進行有效預習,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江清源.談小學語文有效預習的指導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12(24).
[2]王水麗.小學語文有效預習的新主張[J].七彩語文(教師論壇),2017(11).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