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芳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由于小學作文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學生學習和掌握的難度較大,導致部分學生在寫作文時寫不出語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注重培養學生的寫作形式和寫作技巧,造成了學生只會被動寫作,體會不到作文寫作的樂趣,甚至對作文寫作產生了厭煩心理,從而造成學生的厭學心理。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生本教育
語文教師要嚴格落實新課改中的語文教學要求,運用創新的語文教學模式進行小學語文教學。但是,傳統的教學思想仍會對教學產生影響,導致學生在寫作中出現作文內容空洞、沒有真實情感的情況,因而衍生出了生本教學理念,即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本。語文教師在語文作文的生本教育中,要不斷創新自身的教學理念,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語文教師要合理運用生本教育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
一、生本教育的內涵
生本教育即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向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從而促進學生自身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生本教育模式的應用需要語文教師了解和掌握學生之間的差異和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而采用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進行教育教學,從而提升學生自身的潛質。
語文教師將生本教育模式應用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創新自己的語文作文教學觀念和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寫作技能和寫作水平,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和語文創新能力。
二、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現狀
1.缺乏對學生的生活引導
傳統的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注重培養學生的寫作形式和寫作技巧,忽略了學生對生活的觀察和體驗,難以從生活中積累作文素材,從而影響學生作文寫作的效果,甚至還會使學生產生厭學心理。例如,語文教師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讓學生背誦固定的作文模板,從而使學生的作文缺乏個性與真實情感。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語文教師沒有引導學生進行生活觀察和體驗。
2.缺失人文教育
語文學科是知識和人文的統一,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注重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要提高學生自身的科學文化素養和思想道德修養。但是,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學生的作文寫作都是固定的模式,缺乏情感的融入。
3.缺失對文學作品的導讀
學生需要觀察和體驗生活來積累寫作素材,豐富寫作情感,與此同時,學生還可以積極進行課外優秀文章閱讀來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學生進行經典文學的閱讀,能夠幫助學生了解作品中人物的人生經驗和情感體驗,從而提高學生自身的寫作水平。但是,部分語文教師為了讓學生獲得好成績,就會讓學生按照固定的模板進行寫作,從而限制了學生寫作水平的發揮。
三、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生本教育的運用
1.加強作文寫作與生活的聯系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語文教師要鼓勵學生走進生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能夠在生活中逐步積累寫作素材,從而使學生的寫作貼近生活,富有生命力。但是,傳統的語文作文教學中,語文教師要求學生背誦作文模板和優秀范文,這種做法雖然可以提高學生的成績,卻限制了學生寫作水平的發揮。因此,語文教師在語文作文教學中采用生本教育模式,鼓勵和引導學生將實際生活融入作文中,既可以培養學生自身的寫作水平,使學生的作文富有生命力,又可以提高學生自身的實踐能力。與此同時,語文教師也可以采用有趣的生活情境進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寫作水平和寫作技能。
2.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難以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因此,語文教師在語文作文的教學中,要堅持以生為本的語文作文教學理念,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課堂教育的根本,注重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語文教師在對學生的作文進行點評時,可以從多個方面進行適度、合理化的評價,從學生的作文中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與此同時,教師還要適度給予學生鼓勵,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熱情。
3.引導學生閱讀,積累作文素材
在進行優秀文章和經典文學閱讀時,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語文教師在小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為自己的寫作積累素材。與此同時,閱讀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生活熱情以及文學審美情趣,這也是生本教育的思想。在語文作文生本教育中,語文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延伸閱讀,來豐富自己的寫作素材,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學審美情趣和文學鑒賞能力。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諸多的教育問題,因此,語文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時可以采用生本教育理念,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根本,注重培養學生進行生活觀察和體驗,以及注重優秀文學作品的閱讀,不斷積累自己的寫作素材,從而提高學生自身的文學素養,幫助學生在作文中展現學生的個性,進而可以寫出具有個性化和生命力的作文。
參考文獻:
[1]王正國.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學周刊,2016(9):80.
[2]王甲河.生本教育及其對小學語文教學的啟示研究[J].亞太教育,2015(1):51.
[3]薛瑞琴.生本教育理念的應用意義[J].中國職工教育,2013(10):135.
[4]魯會麗.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分析[J].讀與寫,2012(5):187.
[5]劉金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生本教育[J].求知導刊,2014(4):116.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