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香
摘 要:新課程改革之后,情境教學法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被廣泛運用到教學中,情境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使得課堂教學氛圍更加活躍,創設了更加融洽的師生關系。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情境教學法,教師要以學生為本,以學設境,要貼近學生生活,創設出生動情境。同時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來創設情境,從而保證取得良好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小學語文;策略
新課程改革之后,情境教學法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被廣泛運用到教學中,因為它符合新課改的要求。作為施教者——老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對情境教學法的認可度也逐漸提高,因為情境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使得課堂教學氛圍更加活躍,創設了更加融洽的師生關系。但是由于一些老師對新課改理念落實不到位等因素,導致情境教學法在實際教學中出現了一些偏差,因此,如何在教學中優化情境教學法顯得尤為重要,下面就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進行例談。
一、教學貼近學生生活,創設出生動情境
小學生有其年齡特征,這個階段的兒童還沒有形成獨立的抽象思維,平時的生活經驗是他們學習的基礎,所以,老師在課堂上要根據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經驗,進行情境創設,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也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素養。比如學習《泉城》這一篇課文時,可以設計不同的方式,來觀察學生的體驗。
《泉城》第二段是關于珍珠泉的介紹,重點是要學生體悟到“涌、拎”等相關的動詞用法。
方式一:老師在多媒體上展示珍珠泉的圖片和文字部分,然后提示問學生珍珠泉有什么特點。學生對照屏幕朗讀:
泉池約一畝見方,清澈見底。泉水從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在陽光的映照下,那珠串忽聚忽散,忽斷忽續,忽急忽緩,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們拎到了水面上來。
這個時候老師可提示學生文段里面有兩個動詞運用得非常好,請大家找出來。老師通過播放珍珠泉的動態畫面,學生一般可以找出兩個動詞“涌、拎”,然后讓學生讀重點詞,讓學生體悟并講出兩個詞使用的妙處。這就完成了一個片段的教學。
方式二:學習文段之前老師提問“同學們,通過課前的預習,哪位同學能用兩個動詞概括出珍珠泉水的特點”,學生大多可以找到動詞“涌和拎”,這個時候老師又問“哪位同學給同學們表演一下‘泉水從地下往上涌和‘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們拎到了水面上來,因為有這個鋪墊學生的情趣被調動起來了,有學生上臺進行表演,根據表演情形,老師讓學生結合動作分析這兩個詞好在哪里。
很明顯,這是兩種不同的教學方式,方式一讓學生在課文中通過朗讀的方法體會動詞的精確。方式二老師通過引導學生聯系了生活經驗,經過臺上的表演來感受到泉水動態美,比較切近學生的生活感受,再經過學生的朗讀就能真切地體味到珍珠泉泉水的動態美。
從上面的案例我們可以看出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得出了不同的教學效果。方式一學生被動地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觀看圖片、朗讀等步驟,學生回答“用詞好在哪里”這個問題時僅局限于文本內容上,沒有拓展開思路。而方式二,老師在分析兩個動詞的妙出時,先由學生進行生活實踐的聯系進行表演,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來回答,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走進文本中去,并結合生活感受來描述泉水的特點,能從多角度拓展思路,感受作者用詞的精準。
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創設情境時,老師先要了解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經驗,在此種情境下,教學就活起來,脫離了教師的硬教和學生的死學狀態。在這種鮮活的情境之下,能夠更好地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建立了學生由生活經驗到新知識的聯系。這樣學生在熟悉的場景和經驗之下激發了他們學習的熱情,讓這些情境直達學生的內心深處,促進他們的情感體驗。
二、小學語文課堂要以學生為中心,創設情境
老師在進行教學時,要考慮學生的實際,要以學生的知識經驗和學習特點作為創設情境的前提,小學生的特點是注意力維持時間不長,他們“有意注意”正在逐步形成,未達到成熟水平,而“無意注意”卻起著相當大的作用,所以,小學生老師要正確把握小學生的群體發展水平和特征,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抓住最佳時機來創設情境,以在最大程度上來保持教學效果。
同時,不同年級的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和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差異,因此老師要考慮到每個年級的學生年齡特征來展開情境教學。比如,低年級的學生以直觀感受為主,可通過比較適合的圖片、視頻或實物來展開直觀教學,而較高年年級的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有意注意”的能力和思維能力,這時可通過語言描述、表演等復雜一些的形式來創設情境。
此外,每個班級也各自有獨特的風格,有的活躍、有的安靜,教學情境創設時可根據各自的特點,以此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每個班級的學生也有各自的差異性,他們有各自不同的心理、生活體驗,對事物也會產生不同的認知。這就要求老師在因材施教,了解每位學生的知識經驗水平、學習需求、思維特性等,合理創設出教學情境,將語文教學的情境創設得更為具體,更加切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從而取得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比如在學習說明文《新型玻璃》時,有學生會對內容不感興趣,這個時候老師就要運用策略來創設情境,可以創設讓學生爭當“推銷員”的教學情境,在這種情境下,學生會對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主動了解新型玻璃的相關內容,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進入到情境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