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燕甜
摘 要:小學數學教育是引導學生入門數學學科和建立基本數學素養的平臺,對于學生后期中學及高等教育的進一步學習有啟蒙與啟發的重要意義。本文即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分析了從思維培養,教學方式等方面,通過具體措施和相關實例來論述,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與素質。
關鍵詞:教育教學;小學數學;數學素質
一 小學數學對于數學素質培養的重要性與意義
數學是現代社會運行的重要基礎與工具。小學數學教育是受教育者接受數學教育的門檻,起點,對于培養學生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將具體事物化為抽象對象的應用思維,具有重要作用。同時,數學作為一門具有高度抽象性、思維邏輯性與廣泛應用性學科,對于學習者有較高的要求與難度,需要良好的教育方法與對癥引導。
根據我一線多年教學經驗和小學數學本身知識結構,我認為小學數學對于數學培養有多項意義,表現在不同方面。
從生活應用方面上看,小學數學主要研究數學的基本定義,如數、整數、小數、分數、面積、圓周率,數學的基本運算,如加、減、乘、除、平方、開方,數學的基本關系,如等式,不等式,以及簡單的數學基本生活應用問題,如植樹問題,雞兔同籠問題,盈虧問題,相遇問題等。這些知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日常生活的基礎。堅實的小學數學教育能幫助學生滿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從知識結構方面上看,小學數學主要研究數與數之間的關系,是中學數學和高等數學的基礎,事實上,小學數學許多思維在后期的學習中依然有重要作用,如解決雞兔同籠問題思維可以在初一數學二元一次方程體現,甚至是高等數學中的線性代數中的高斯消元法最簡單,最直接的應用。又如小學數學中的相遇問題思維,在高一物理必修一物體勻加速直線運動問題研究中亦有體現。
由此可見,良好的小學數學教育對于培養數形結合、推理演繹等數學思維與素質具有重要意義。
二 小學數學教學培養素質的具體方法與措施
數學作為對理性思維要求較高的學科,在課堂教育與課后教育中,都應當關注小學生自身認識水平和能力,興趣等方面,多方面考慮方法和措施。
首先,要在課堂上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學科的感性認識,培養其對數學的愛好與興趣。例如,在課堂開始時,以生活中具體的小問題或者古人曾經遇見的問題作為課堂的出發點,再以此為引導,系統介紹本節知識結構,在課堂后期利用課堂中期的知識解決課堂初始提出的問題。此方法優勢在于:第一,初始的疑問使得學生對課堂本身產生好奇心,有追根尋源的興趣,集中學生注意力;第二,數學的本質是描述世界的工具,模擬與解決問題的手段。課堂上合理的引入問題,利用新學數學工具解決的過程恰好是數學家研究數學歷史的浮現和生活中數學應用的過程,對學生未來應用數學工具產生了淺顯的印象。第三,學生隨老師探索解決問題,產生了成就感,這將會成為學生的動力。
另一方面,將傳統教學方法與現代教育信息手段相結合。在具體教學中,我始終認為數學教育中,黑板板書是非常關鍵的一環。其原因在于,可以通過板書的過程,系統的將數學嚴謹的推導過程呈現出來。與此同時,讓學生跟隨做筆記,一方面是減少開小差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是有利于學生課后復習和總結。完整、清晰、系統的板書對于培養學生初期嚴謹的數學素質具有示范作用。但也須注意部分學生只顧抄黑板,做筆記,但沒有跟隨老師思維一同思考,以及部分學生寫筆記卻沒有應用好筆記,只做不看的現象。與此同時,可以發揮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優勢,利用視頻、PPT等方式,給予學生直觀的感覺與體驗。例如圓的面積公式的計算推導可以利用視頻,把圓通過圓心剪切成若干等份,然后再通過拼接,拼接成近似的長方形,把圓等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就越接近長方形,這個近似的長方形的面積就是圓的面積,這個近似的長方形的長就相當于圓的周長的一半,長方形的寬就相當于圓的半徑,根據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寬,從而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是圓的半徑的平方乘圓周率。這樣學生就能從視覺上直觀地感受到,把新知識轉化成舊知識,利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并且,培養學生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例如:學生數學做題草稿同樣要求干凈整潔高效,以確保學生在后期的學習中少出錯誤。
同時,在小學數學教育中開拓學生視野,結合其他學科共同學習,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運用數學思維。第一,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講述數學家和數學史的故事,增加趣味。例如在一年級入門時講述陳景潤與哥德巴赫猜想的事跡,在講述簡便運算中講述德國數學家高斯小時候發現等差數列求和故事等。同時,適當講述先賢們如國內古代祖沖之計算圓周率,楊輝三角,秦九韶算法;國外牛頓,萊布尼茲發現微積分,高斯,維爾斯特拉斯,柯西等數學家完善數學的過程與意義,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的愛好。第二,結合其他的學科學習數學。例如,結合語文的相關知識學習,如《孫子算經》中關于雞兔同籠的詩詞: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又如《九章算術》中關于數學問題的詩詞,都可以互相總結,積累。跨學科的學習與積累可以加深對于不同學科的知識的印象。第三,對于優等生,可以適當的提出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命題和簡單介紹些許后期學習知識。例如在介紹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和梯形等規則圖形面積計算方法時,提出,為什么以上圖形面積計算公式是這樣?對于不規則圖形面積的計算,我們有什么樣的方法?即簡單的可以采用將其切割成規則圖形或者填充,在此基礎上,推薦一些小學生數學讀物,引導學生自學相關知識。
最后,對于小學生的課后習題布置,要保持量少而精的原則。教師在選擇習題時要充分考慮小學數學知識結構和學生自身接受能力,但也要有適當趣味性。即保證學生具有一定的基礎習題量以保證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但是也要有一定的開放性。在設置題目注意“三巧練”準則以提高教學效率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即布置緊扣教學內容有針對性的典型題,有序推進教學深度的階梯題。根據同一知識點設計多樣的題型以保持學生注意力。[1]
三 小學數學教學數學培養素質需要注意的問題
小學數學教育和中學數學教育、高等數學教育相比,知識難度較小,但也有其特殊性。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小學生的年齡較小,課堂紀律、學生心理需要更加以關注。第二,小學數學雖然難度較低,但對于后期的學習和生活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不可使學生掉隊。第三,老師也要更多注意自身的道德品質追求與教學技能提高,為小學生未來發展起到示范作用。
因此,小學數學老師要在數學學習上嚴格要求學生,在生活上接近學生,以更大的耐心與包容面對學生。特別是注意時刻保持學生對于數學的好奇心。
綜合全文,小學數學教育對于數學素質培育具有重要作用,老師應該引導和幫助學生搭建基礎的數學學習平臺,為未來的數學學習和生活運用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