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慧峰
【摘 要】高考改革環境下,擴大了學生的選擇權和高校招生錄取的自主權,減少了以往 “一考定終身”的現象。高考改革使高中學校課程的建設面臨一系列挑戰,與此同時選考方式容易誘發考生“避難就易”的選考傾向,影響了結果的公平性,如何建立好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選拔評價和管理體系、改革高中學校課程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闡述了高考改革大環境之下,對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思考與建議,以及高中課程的改革措施。
【關鍵詞】學業水平考試;高考改革;計分方式;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2.4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122-01
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是順應高中新課程改革要求而實施的一項重要的考試評價制度。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作為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核心內容與重要突破口,目前尚處在實踐探索、逐步完善的階段。學業水平考試改革給高中給傳統的分班制度、學業指導等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同時大家對學業水平考試改革方案的公平性和適應性已然有一些困惑。如何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學業水平考試選拔評價和學業水平考試管理體系,高中課程應該如何應對改革大環境,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闡述了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的相關思考,以及高中課程的相關改革措施。
一、高考改革大環境之下,對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思考與建議
在實施高考制度改革后,為了最大限度地體現高考改革下的下的學業水平考試的公平性,減少對高中教學帶來負面的影響,筆者提出以下幾點思考和建議:
1.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分卷命題。
如果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二考合一”,則要“一卷兩用”,考試內容分兩部分將造成考試內容選擇、試題難度設置有很大的困難。試題必做部分太難給只參加合格考的學生造成負擔,太容易又缺少了區分度。因此,合格考與等級考應該分開命題,分開考試。合格考在命題上可以降低難度,能體現課標的基本要求即可,雖然學生每個科目都要考,但著重選擇,不一定每門課都成績優秀。
2.學業水平考試的考試時間和科目的安排。
合格考時間安排應該與教學銜接,要避免過早考試造成的偏科和過遲考試給組考造成的壓力,可以設置每次全科目開考,考試時間安排在高二、高三上學期末1月,學生可以憑自己的實際情況自主來確定考試的時間和考試的科目。對于等級性考試,如果安排在高三上學期末,提前考完選考科目會使考生學習和復習的時間緊促進而影響成績;如果將等級性考試與高考的考試時間安排在同一時間段,則總的考試時間要3天才考完,比高考改革之前的還要多一天,這將大大增加了學生的考試壓力。因此,等級性考試在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初始階段,可以將考試時間統一安排在高三下學期4月份,既減輕了考試高考壓力,也符合學校教學規律和學生及家長的心態[1]。
3.高考改革下的計分方式。
選考方式容易誘發考生“避難就易”的選考傾向,如果沒有公平合理的計分方式,會導致較難科目“高手對決”得低分,而“矮子里面拔將軍”獲高分[2],為了提高選考科目等級劃分的公平性及合理性,需要采取適當方式進行計分定級,對此有不少專家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有專家提出統考科目使用標準分,選考科目要校準分數,即要用適當的方式計算標準分或者等級比例[3]。這個解決方案采取的思路是把選考科目的分數分布校準到與統考科目的分數分布相同的做法。該專家的提出的這個解決方案有嚴謹的理論依據,同時也經過了實踐證明。在實際運用上,類似的計分定級方式在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已經實踐多年并證實了它的可行性。
二、高考改革大環境之下,高中課程改革措施
在高考改革大環境下,學校作為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的實際操作層面,需要對高中課程進行改革以適應學生發展的需求。
1.設置高中生生涯規劃課程。
人對于未知的事物常常會感覺到恐懼。學生對于原有考試評價制度體制已經相對比較熟悉,有了充分的心理準備,面臨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改革,容易充滿疑惑和恐懼。而且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改革,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選擇機會,學生常在“興趣”和“高分”之間陷入猶豫,更加不知所措。因此,針對高考的改革,學校有必要為學生設置生涯規劃課程。高中生涯規劃課程可以分成三個目標五大領域,第一目標是喚醒學生內在潛能,包括綜合學力發展、職業技能與實踐能力發展;第二目標是尊重學生的多樣性,對應人際交往合作與自我認知領域;第三目標是培養未來社會公民,包括生涯意識與規劃能力發展、公民責任與關鍵能力培養[4]。具體的實施可以分為理論課程和體驗課程,理論課程即使通過教師授課的方式來指導學生的生涯規劃;體驗課程可以讓學生利用假期進行職業生活體驗,并提交生涯規劃報告,讓學生對自己的生涯規劃有更深入的了解。通過高中生生涯規劃課程設計,引導學生的選考、選科和選課,保證改革的平穩過渡。
2.推行走班制的教學方式。
在高考改革背景下,學??梢圆捎昧鲃影嗉壥谡n制的走班制教學方式,建立多層次、多元化、可選擇的課程體系。走班制打破了原行政班的管理界限,改變了“統一課程、統一方法、統一內容”的傳統課堂。學校需要重構課程,使課程內容適合學生學習與發展,讓學生在內驅力下自主發展。學校通過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設計課程、在學生已有的學習鏈條上設計課程,課堂上開展多元化、多樣性的教學[5],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動力,使學生在自己的學習軌道上學習。在走班制教學方式下,每個學生都有屬于自己的課表,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學科興趣與個性特長。當然,從部分地區的試點看,受師資、教學設備、教學場所等配套資源等因素的限制(新 高 考 改 革 背 景 下 走 班 制 現 狀 研 究),走班制并非適合所有的學校。經過對上海市三所實行走班制教學高中的調查發現,大部分的學生對現行走班的教學、教師和設備并不是很滿意。因此,在走班制教學方式推進過程中,要有一個彈性空間,有開設條件的,可以優先設置。在過渡時期要避免“一刀切”[6],應當采取漸進式推進。
結束語
面對新高考模式下的學業水平考試,學業水平考試的選拔評價和管理體系的不斷優化是必然要求。同時作為基礎教育領域一次深層次的變革,高中的課程改革勢在必行。各高中學校應積極順應形勢,抓緊調整課程結構,適應新的考試方案。
參考文獻
[1]胡繼雄.試論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改革(下)[J].湖北招生考試,2018(01):10-15.
[2]楊志明.完善新高考學業水平等級考試賦分方案的三種策略[J].教育測量與評價,2018(12):5-10.
[3]溫忠麟.新高考選考科目計分方式探討[J].中國考試,2017,(12):23-29.
[4]聶洋溢.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生涯規劃課程建設——基于國際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視角[J].全球教育展望,2019(02):40-54.
[5]任國君.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改革的困境及其應對[J].教學與管理,2018(22):76-79.
[6]李寶慶,魏小梅.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改革的阻力及突破策略[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7,16(02):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