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振榮
【摘 要】小學是學生打好學習基礎的關鍵時期,數學是學生考試的三大科目之一,也是需要強大的思維能力的一門學科,數學教學更講究策略,數學中有許多問題和生活實際相關,也有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學生的領悟能力不同,這給教師的教學增加了困難,因而也要求教師在面對不同的數學問題時給出不同的解決方法,幫助學生在各個方面理解問題,農村教學有一定的局限性,阻礙了數學教學的發展,因此本文重在研究農村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設計。
【關鍵詞】農村;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246-01
引言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教育也走向了現代化,從以前的傳統教育到現在的素質教育,從以前的填鴨式教學到現在的因材施教,國家越來越重視教育,更始教學方法,革新教學體制,數學教育有了顯而易見的進步,但在鄉村的小學中現代化教育受到了經濟思想的阻礙,這就需要教師的教學方法更靈活多變,數學教學需多樣化、生動化,要符合學生的認知,通過實施數學探究式教學推動數學教育的發展。
一、了解農村小學數學教育的現狀
農村相對于城市來說是落后的,無論是經濟還是思想和城市都有一定的差距,此種差距與鄉村的地理位置有一定的關系,處于大山里的鄉村與世隔絕,導致學校教育的落后。數學一直以來都是備受學校和家長的關注,但是由于受到落后的經濟和傳統的教學思想的影響,數學教育在教學方法上落伍于現代化教學。數學教師不僅要把自身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且也應輔之以數學情感教學,顯然農村的小學數學教育忽略了這一點,中國現代化教育講求的是培養高素質全面發展的人才,情感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關鍵性一點,農村小學數學教育在數學情感教育上的投入的精力遠遠小于知識教育,這也是為什么一些農村學生學習雖然比城市學生好,但是他們的遠見卓識不及城市培養出來的學生,另外農村小學設備落后,教師資源短缺,小學生現階段已經無法走出去看外邊的大千世界,又無法通過多媒體等現代化信息技術了解世界[1],在農村小學中會出現一名教師帶多個班級的課,不僅給教師帶來嚴重的教學壓力而且也影響了教學質量。
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因材施教,探究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
關于數學的領悟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是不一樣的,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2],例如在學習《圓柱與圓錐》時,圓柱的體積,表面積的計算是相對來說比較難的,學習圓柱時,有些學生不需要實體的圓柱就能依靠想象力想象出圓柱的樣子,有些學生想像力較差,就需要教師拿身邊的物體來教學,尤其在計算圓柱的表面積時,教師需要動手做一個紙質版的圓柱,一步一步的將圓柱拆開,分成一個長方形、和兩個圓形,再教學生先算圓柱的底面積,圓柱的地面是一個圓形,所以先算圓的面積,但是有兩個圓形就需要乘以二,最后再算長方形的面積,兩者相加就是圓柱的表面積。這種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更簡單明了,學生更方便理解問題。教師在教學時注重觀察學生們的反應,通過學生們的反應來了解該教學方法是否符合學生們的認知,在學生們反應差的地方多講解幾遍,或者用多種方法從多個角度講解同一個問題。教師在這種不斷地探索中挖掘最適合鄉村學生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推動數學的發展,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三、了解學生內心,設計教學方法,推動數學教學改革
學生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嚴格的教學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教學效率,但對于數學這種需要強大的思維能力的學科來說,學生的學習不能“催”更不能“逼”,要了解他們的內心想法,尊重他們的內心,從而優化教學方法,實施更精準的教學策略。如,在每個學期開始的第一堂課先給學生們講一講這學期的任務,然后了解學生以前的數學能力,與一些喜歡數學的學生交流,問問這些學生為什么喜歡數學,再詢問一些程度差的學生,綜合他們的想法,改革教學方式。第二堂課進入正式的學習,例如六年級學生學《分數乘法》時,教師可以根據上一堂課了解的情況,進行教學,如學生們覺得數學沒意思太難了,教師可以準備課堂小游戲,活躍課堂氣氛,將抽象的分數乘法的概念進行具體化,利用比賽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可以將一些筆和書作為獎品發給獲勝的學生,另外還要照顧到失敗的學生,對這些學生進行思想上的鼓勵,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再給這些失敗的學生講解題目出現的錯誤,這樣可以使課堂氣氛更加輕松,使學生更親近教師,對解決數學教學問題大有裨益[3]。
四、創造杰出的師生情誼,數學知識教育與情感教育相結合
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大部分都在側重于數學知識而忽略了情感教育,創造接觸的師生情誼,有利于數學教學的深化,實行情感教育。首先,作為師長要有良好的師德,因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要教書育人,只有思想道德高尚,積極向上才能給學生傳遞正確的行為和思想,例如在小學一年級時會有《認識人民幣》這一章,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認識人民幣而且也要給學生講一些關于人民幣的故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教師還要有淵博的知識,能夠解答弟子在學習上的困惑,這樣弟子才能夠敬佩師長。這也要求教師要在日常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另外,作為教師要平易近人,不能居高臨下的和學生交流。其次,教師還要尊重學生,教師要敢于面對自己的不足,正視學生的優點,做到互相尊重。最后教師要積極地融入到學生中去,尊重和理解學生的個性,與學生平等相處,只有做到這些學生才會與教師更加親近,才能更好的推進情感教育的發展[4]。
五、結束語
農村的小學數學教學受到農村傳統思想觀念和農村經濟的影響相較于城市的數學教育落后了一大截,因此教師需要在有限的教學設施下更始教學方法,革新解決數學教學的實施策略,推動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的提升。教師在教學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教師要與學生打好關系,成為親密的伙伴,對于數學這種需要互動和配合的學科來說,教師要在不間斷的探究中找到適合班級內學生的教學方法,除了要教給學生數學知識之外也要注重數學的情感教育,讓學生在情感上認可數學,了解數學,喜歡數學,在學會知識的同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為國家社會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參考文獻
[1]齊學紅,程曉莉.開放對話:多學科視野下的班級與班主任研究——第五屆“中國班主任研究”圓桌論壇綜述[J].現代教學, 2017(12):31-36.
[2]孫娟,張明.小學數學微課教學設計模式探究[J].考試周刊, 2018(51):90-90.
[3]高小娜.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設計探究[J].考試周刊, 2018(46):74-74.
[4]胡萍葉.“創新有方”才能“教之有效”——小學數學創新教學設計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8(4): 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