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進賢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培養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必要性,接著提出了當前我國高中數學解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最后從培養學生解題的靈活性、培養學生的錯題意識、強化學生審題能力的培訓等方面提出了高中數學教學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措施。
關鍵詞:高中數學 解題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5-0-01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力度的深入,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顯得越來越重要。表現在數學這門科目中,就是高考數學試卷已開始重視對學生應用能力的考查。數學具備很強的特殊性,主要是研究數量關系以及空間形式等問題的學科,嚴謹性與抽象性并存,而且要求學生具備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包括學生在生活學習中解決數學應用問題的能力,提升數學教學有效性。
一、培養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的必要性
高中數學知識比較復雜,知識點也比較散亂,要想系統的掌握是存在一定的難度的,歸納整理起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很多學生在解題時找不到合適的方式,甚至走了彎路也不能解決問題。但是,經過認真總結分析可以發現,數學解題是有規律可循的,關聯性與邏輯性強,只要教給學生用科學的解題思路進行歸納整理,就可以慢慢探索其中的規律,完成解題的過程。數學教師在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要找出各個環節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注重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解題方式,享受解題帶來的快樂,激發其對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
二、當前我國高中數學解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嚴重的應試思維阻礙了學生自主解題的方向。通過細致的觀察和仔細的分析可以發現,在當前高中數學解題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部分學生解題能力提高不上去的主要原因就是被應試思維所影響,無法突破應試思維的局限。高考壓力比較大,教師和學生都沒有重視摸索解題多樣性,而是一味的追求“標準答案”,這就限制了學生解題的靈活性,對其解題能力的發展不利。很多學生通過開展所謂的“題海戰術”,針對某一種數學類型問題形成了固有的思維套路,這樣的方式看似高效,但是對學生的長遠發展不利。而且長時間受應試思維的束縛就難以讓學生獲得解題的成就感,也沒有挑戰多樣化解題的欲望。
其次,基礎知識的缺失阻礙了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除了應試思維的限制之外,部分解題能力不強的學生另外一個因素就是缺乏扎實的基礎知識。在高一、高二階段是學生數學知識學習打基礎的階段,高三階段主要就是鞏固知識點。當學生從初中升入到高中之后,數學基礎知識學習可能會有所欠缺,導致其解題能力不高。畢竟數學科目具備很強的邏輯性,解題能力的培養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長期的培養,強化基礎知識掌握。
三、高中數學教學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措施
1.培養學生解題的靈活性
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要對學生自身學習存在的問題進行系統的分析,以此作為前提和基礎。如前文分析我們知道,學生在應試思維的影響下缺乏解題的靈活性,在認清到這一點問題之后就要能夠“對癥下藥”,打破應試思維的束縛,讓學生養成一題多解的思想意識,讓學生不再被“標準答案”影響,能夠發散思維,在數學題海中找到合適自己的解題方式,培養解題的靈活性。教師要認清這一現狀,以此作為發力點,讓學生多思考來刺激大腦思維,提升解題能力。
2.培養學生的錯題意識
解題能力的提升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錯題匯總意識,引起學生對錯題的關注度。教師可以安排學生準備一個錯題匯總本,根據不同類型的錯題進行分類,比如,以相似的知識點作為分類標準,以分布規律作為分類標準,具體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和興趣決定,自主建立錯題本。引導學生在課后對錯題本中的習題進行反復的訓練,經過多次訓練來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除了這些,學生自身也要養成錯題匯總的習慣,這樣才能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數學解題能力有哪些薄弱的環節需要改進,以錯題匯總來了解自己,在實踐中融入數學解題思維,從而實現素質教育所要達到的目標。
3.強化學生審題能力的培訓
解題速度與正確率是檢驗學生解題能力的重要指標,要提升解題速度與正確率就需要強化學生的審題能力。學生在面對數學題的時候,首先就是要認真閱讀題目,要弄清楚題目中的已知條件,還要明確問題間的關系,找出題目中的關鍵詞語,比如“大于”、“取值范圍”等,要找出題目包含的隱藏條件,以這些條件為基礎理清楚解題的思路之后再著手解題。在培訓學生的審題能力時,教師可以把題目列在課件中或者黑板上,把關鍵詞語以及已知條件等用醒目的字體標注出來,或者在題目旁邊顯示出來,這樣才能起到強調作業,更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教師還可以以書本中的例題作為講解點,對例題的題目進行分析,以此強化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掌握審題技巧。
4.通過分類討論進行分析和解題
所謂分類討論就是分不同情況進行問題的討論,這是當前高中數學教學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解題方式。分類討論解題方法適用于高中數學教學的每個章節,用途比較廣。在讓學生針對數學問題進行分類討論的時候,會出現多種狀況,有可能每種條件下經過分析都能得出不同的結果,這就要求在分析和解題的時候要視情況而定。在解決這類問題的時候,要先讓學生找出題目的主體條件,確定分類的標準是什么,要全面考慮不同情況下得出的不同結論,做到不重復也不遺漏,這是分類討論進行分析和解題的原則。
5.圖形與數量相結合的解題方法
高中數學解題中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方法就是圖形與數量相結合,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數形結合”的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在數學這門學科中的應用比較廣泛。比如,我們在解決某一種類型的數學問題時,只是進行單純的計算可能會覺得問題比較復雜,不能很好的摸清楚其中的規律性。利用圖形來分析數學問題就會顯得簡潔明了,幫助學生讀懂題目,找出關鍵數據和問題解決的突破點,加快解題速度。在平時的數學學習中應用圖形與數量相結合的解題方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
參考文獻
[1]林錦泉.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7(34):85-86.
[2]趙毅斌.論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J].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2017(6):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