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道授業解惑是教師的責任,是教師發揮力量的憑借,小學教師的培養對象就像是一塊光滑無瑕的翠石,需要用心雕琢、花足夠的心思去設計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否則會相反,不僅達不到想要的效果甚至會有更為持久的危害。基于此,本文從小學課堂師生互動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展開進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小學課堂;師生互動;交流學習;解決措施
一、 引言
中小學教師們在平時教學的過程中,讓小學生掌握主動地位,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走進課本,在小學的學習生活中感知感悟,在學習中得到升華。在整個教育過程中,不僅要注意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學習水平,還有作為一個人來說極為重要的學習思維的發展。小學教師們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結合學生自身的水平和優勢與劣勢創造一個高效的課堂學習環境。
二、 小學課堂中師生互動中存在的問題
(一) 學生們的想法和知識儲備不成熟
小學教師們面對的教育對象是小孩子,是兒童,他們所表現出來極為明顯的特點就是好動,好玩,知識儲備幾乎為零等。根據這些特點,教師在教學時就需要善于引導梳理,講課要考慮到孩子們的天性,多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來引起學生的興趣,充分發揮他們的優勢,在學校里面,不僅學到了知識更培養了良好的個性。小孩子的心理非常簡單,都希望被表揚,這會使他們增強自信,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激勵性的語言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當面對犯錯誤的學生的時候,言語行為一定要慎重,因為過于嚴厲的話語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上留下傷害。
(二) 學生們在課堂學習中缺乏獨立性
小學生是教學中的主體,在對學生們進行課堂教育的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主要表現在自我教育、自我習慣養成上,但是目前來說,較多數學生缺乏這種獨立自主的意識,過于依賴老師和家長。對小學生進行教育的要求就是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規范學生說的有關重要話題的話。在低年級教育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和學生之間進行課堂學習的互動,首先最重要的一點,讓學生知道正確的學習方式,讓小學生知道自身缺乏的獨立性,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明白課堂學習的重要性,而這個認知在他們每一個人身上。作為教師要告誡學生們一定要好好把握現在的幸福生活,把握時間,不斷進步。
(三) 課堂上師生作用表現不明顯
在教學課堂上,一些年輕老師缺乏教學經驗,整堂課以老師的講為主,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不出來。而年老的教師不大會使用多媒體課件,以一本書和一支筆貫穿課堂,課堂氣氛搞不起來,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三、 加強小學課堂中師生互動的措施
(一) 塑造心靈,美育教育
小學課堂教學中的每一門學科,它們都擁有著共同的特點,也就是那直指心靈深處的“情”。在小學課堂上,用抒情的語言來講課的老師會使得整節課都充滿魅力,學生在無意之間就能夠獲得想要了解的知識。根據這個教學想法,在課堂授課的時候老師在本節課開始之前告訴同學們,本節課老師只提問一個問題,你們誰有信心能夠完成好這個問題呢?那么想要完成好這個問題,就需要同學們認真做好,圈點出自己不理解的內容,并且積極思考老師會提出什么樣的問題。在學生多看幾遍章節內容之后老師揭示自己的問題,并且提問學生剛剛他們猜的老師會提出什么問題,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想法就會豐富起來,主動性地接受問題,回答問題。接著再說一個問題,也不算是提問學生的問題,就是單純地讓學生們表達自己的想法,比方說:讀了這篇課文,同學們心里有什么感受?這個屬于開放性問題。最后,教師再對本課程進行總結,對所學知識進行拓展練習,及時為學生補充材料。老師們通過用有趣的上課方式來撥動孩子的心靈,課堂上就會流露出像音樂般動聽的美妙旋律,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便是對老師最直接的回饋,此外,這也是小學教師在教學中追求的美、追求的教學方式。
(二) 利用媒體,活化課本
長期的傳統教學方法,粉筆和黑板是教師們講課的工具,對于一般的說理性文章來說,粉筆和黑板足夠說明教師們對于問題的講解,而面對類似于像小學數學的解題思路,卻沒有辦法表現得淋漓盡致,而借助媒體學習,利用淋漓盡致的畫面給學生一個視覺的沖擊,愿意去多方面的思考,能夠在不經意間提高自己的思想領悟和學習領悟。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課堂的知識融會貫通在學習的方方面面,使得小學的自主學習精神隨處可見。利用多媒體這門技術,將教師們需要在課堂上向學生們展現的內容用多媒體手段傳神地再現出來,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學習所表達的奧妙,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心領神會。
(三) 及時調整,留出空間
課堂上的教學是千變萬化的,不知道在課堂上會出現什么問題,遇到問題的時候,小學教師應該及時調整策略,改變計劃,留出足夠的空間。不能一味地追求連續性、不間斷性,為了整個課堂的順利進行,一味追求進度會失去小學課堂教學的風采,應該及時調整,直擊學生的心靈,讓他們從內心真正地感受到課堂學習的神奇。
三、 結束語
總而言之,作為新時期的小學教師,要尊重課程改革標準要求,不能一味地追求知識的教育,還承擔著德育教育的責任,所以小學教師們要明確責任,尋求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平衡,關注和學生間的互動,使得小學課堂教學邁向新的高峰。
參考文獻:
[1]梁洪玲.小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問題研究——基于課堂教學問答實錄的視角[J].科教導刊,2016(36):127-128.
[2]徐立申.小學課堂教學師生互動中的問題與對策[J].考試周刊,2016(89):174.
[3]彭慶偉.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J].課程教育研究,2018(27):46.
[4]齊玉珍.淺談如何加強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的有效互動[J].中國校外教育,2018(15):182-183.
作者簡介:
楊亞彬,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佛曇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