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是英語語言能力中重要的一項,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核心。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思考如何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動機,重視閱讀技巧的指導,使學生在閱讀中能夠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真正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讓學生養成終身閱讀的習慣。
關鍵詞:快樂閱讀;閱讀能力;小學中段英語
培養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它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獲取英語語言材料、增加詞匯量,養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也能使學生從英語閱讀中認識到學習英語的真正意義和價值,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樹立英語學習的自信心,最終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語言學研究成果也表明,大量的閱讀正是語言輸入轉為輸出的必不可少的途徑。
同時,“情感學”告訴我們,情感可以激發熱情,如果沒有熱情就很難產生興趣和動力。情感對于小學英語的學習很重要。閱讀教學中那些幽默風趣的內容與形式學生喜聞樂見,那么所產生的學習動力就會遠遠超過其他英語內容。
目前,影響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提高的因素主要有:一是英語語言的基礎知識差,主要是詞匯和語法方面,詞匯量是閱讀的關鍵,在閱讀過程中,由于詞匯不理解,讀起來云里霧里的,不知道在講什么,因此不敢閱讀,產生畏懼感;二是情感因素,英語閱讀的動機薄弱,缺乏閱讀興趣和熱情,沒有積極性,不會主動參與課外閱讀的材料,就更談不上提高閱讀的能力了;第三就是教師因素,很多教師在教學中,過分側重語法知識的教學和聽說技能的訓練,而忽視了閱讀技巧的指導及閱讀能力的培養。
因此,對于小學中段的學生來說,教師如何進行正確巧妙的閱讀指導,如何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使他們從閱讀活動中感受到樂趣,擁有自信,學會閱讀,體驗成功,從而提高英語閱讀理解的能力是閱讀教學的重要問題之一。
一、 積累英語詞匯,創建“悅”讀基礎
詞匯是語言學習的基礎,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詞匯的學習和積累。然而,單調的機械的學習方法不會帶給學生學習的興趣,作為教師,只有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學生才會樂學愛學。例如:
(一) 以舊帶新、歸類聯系
在教學新單詞時,中段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量的單詞積累,教師可以關注新舊詞匯的聯系,作出及時的歸納總結,教給學生行之有效的記憶方法。例如,教house這個單詞時,由于之前學過另一個單詞mouse,因而可以把mouse這個單詞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讀,再出示house的單詞卡片,學生一見就會讀了,因此通過觸類旁通就記住了另一個單詞。在教材中像這樣相似的單詞有很多,如big-dig,there-where,tall-ball等。還有的單詞可以變換詞尾進行學習,如cap-cat,sit-six。另外一些單詞,可以加一個字母成為一個新詞,如ear-hear,son-soon,bus-busy。
(二) 趣編chant,誦記單詞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边\用到英語朗讀中,讀可以加深學生對句子的理解,幫助學生提高朗讀水平,培養他們的語感;多讀,可以幫助學生提高交際的能力,更幫助他們樹立了大膽開口說的信心。教材中出現的chant深受學生的喜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的水平以及喜好等選取或創作瑯瑯上口,趣味性強,節奏清晰的小詩來幫助學生鞏固所學詞匯,學生就能比較輕松地記住課文中的詞匯,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詞匯的興趣。例如教學四會單詞bread,milk,water,egg時,可以結合叫賣早餐場景進行創編:
What would you like?What would you like?
Bread,bread,b-r-e-a-d,bread.Id like some bread.
Yummy,yummy,yummy!
這樣有節奏的韻詩,在教師的引導下,配上自編的動作,學生讀得分外高興。在學習購物這一主題之后,學生又設計了對話式小詩:
Can I help you?Can I help you?
Yes,please.Yes,please.
Skirt,skirt,Id like the skirt.
學生讀著自己改編的小詩,在歡快的節奏中進行詞匯的鞏固,感受獲取知識的滿足,體驗成功的喜悅。
(三) 分音節記較長的單詞
對于多音節的長單詞,學生往往難以記憶,這時教師就可以教會學生用劃分音節的方法去記憶單詞,以降低記憶的難度。例如,記schoolbag這個單詞,就可以這樣分school-bag;記blackboard這個詞,就可以分為black-board;記classroom這個詞,就可以分為class-room。
二、 開展閱讀教學,開拓“悅”讀渠道
(一) 閱讀教學與故事教學相結合
聽講故事不僅是每個小學生的喜好,還能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的學習是相通的,把這種講故事的形式運用到英語閱讀教學中,也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學生想象力豐富、好奇心強的學習本能,聽講簡短趣味、難度適宜的英文故事,能引起學生學習英語的欲望和興趣,為學生提供、創造運用語言的環境,能最大限度地使學生參與其中。并將重點詞匯和句子自然地穿插其中或反復出現,以幫助學生自然習得,是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最佳手段。
第一,貼近故事的內容設計熱身環節,先營造一個活躍的課堂氣氛,且熱身環節要緊扣故事的主題,可以是師生之間的對話,也可以是談論與故事主題相關的話題,以便能夠為進一步開展閱讀教學奠定基礎;第二,為學生的閱讀學習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幫助他們克服閱讀中的障礙,突破重難點的學習;第三,引導學生預測故事的發展和結果,鼓勵學生自覺學習探索,驗證結論,以提高閱讀能力。在故事閱讀過程中,設計科學合理的閱讀問題,設計模仿表演任務,設計多樣化的閱讀活動,深化閱讀理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 閱讀教學與信息技術的結合
閱讀教學的順利進行需要現代化信息技術的輔助,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根據閱讀內容呈現情景,使教學過程變得生動形象,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以網絡為資源,以“讀”為主線,優化英語閱讀教學。
除此之外,利用信息技術還可以創設和模擬真實的語言環境,讓學生樂學愛學,主動參與到實踐中去;指導學生利用網上資源,并更好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 閱讀教學與圖文相結合
在教學中,閱讀教學如果能和圖文相結合,定會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利用圖文引導學生思路,使語言與繪畫相互配合,更容易誘導學生的思維,培養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利用簡筆畫開展閱讀教學,學生隨著教師所作的簡筆畫不斷開動腦筋,實施啟發式教學,從而增加學生開口的機會,最終使學生學會借助圖表進行閱讀分析與理解。
在指導過程中,教師先指導學生理解圖片的大意,猜測圖片的意思;其次組織學生進行小組閱讀,討論閱讀中的問題;再指導學生閱讀文字材料并集體討論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最后鼓勵學生根據個人理解進行改變創新展示。
總之,圖文材料是一種簡潔,高效的直觀教學手段,它夸張幽默,引發學生聯想,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得閱讀教學妙趣橫生,最終提高閱讀理解分析能力。
三、 營造閱讀環境,時時處處“悅”讀
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盡量地豐富學生的語言環境,創設學習氛圍,盡可能地讓學生“浸泡”在英語環境中。
對于小學中段學生來說,他們對英文的敏感性,是他們通向閱讀之路的最重要的一步,除了在課堂上教他們認詞閱讀以外,在平時,應注重豐富早期英語閱讀的學習環境,提供一些品質優良的英文圖片和書籍、在生活必用的物品和教室四周的設備上貼一些英文標簽,例如:desk,chair,board,pen,bag,ruler...在這樣的環境中,來幫助學生了解英語的意義和作用。在平時,還可以有意識地創設讓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的生活情景,另外也給學生提供一些報紙或舊書籍,找出哪些英文是認識的,哪些英語單詞跟學過的單詞差不多,然后進行比較,在找單詞、認單詞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學習與閱讀的快樂。
四、 積極評價,讓學生越讀越“悅”,堅持閱讀
教師通過新的教學評價理念和方法,建立有效的閱讀評價體系,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真正成為英語閱讀的主體,體驗成功的喜悅,獲得進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愉快,發現閱讀的樂趣。因此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多樣的英語讀書活動,如以學?;虬嗉墳閱挝唬_展“英語童謠朗誦會”“英語課本外的講故事比賽”“課本劇比賽”“英語名人的讀書格言接力賽”“我的英語閱讀方法”及出墻報、展覽英語讀書筆記等課外閱讀擴展活動,再對活動的結果進行評價和獎勵,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并教給閱讀方法,總結讀書成果,交流心得和經驗。
總之,閱讀對于學生的英語學習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閱讀能力也是語言技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應重新站在學生英語學習的起點,讓孩子在學習的起步階段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幫他們養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但是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應該不斷地尋求提高閱讀能力的新方法和途徑,讓讀書成為伴隨他們一生的永恒的樂趣!為學生的終身語言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璐.從閱讀走向“悅”讀——談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J].江西教育,2016(36).
[2]馬姣.潛移默化 循序漸進—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2(3).
[3]侯愛軍.開放式培養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J].中小學電教(下),2012(5).
作者簡介:
馬春梅,浙江省臺州市,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院橋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