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師的舞蹈水平對于兒童舞蹈創編課程來說起著很大的作用,舞蹈技能的訓練是開展這個課程的關鍵。隨著幼兒園課程改革的不斷加強,需要掌握比較強的專業技能才能提高幼兒園課堂的教育質量,老師的專業水平決定著這類課程的質量。同時對于幼兒園來說,舞蹈課程的改善也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豐富了課堂的內容,對于舞蹈老師來說也是一種鼓勵。那么如何采用一些教育方式來實現和提高這類舞蹈課程的質量呢?這也是本文所要研討的主要內容。
關鍵詞:舞蹈課程;中職學校;學前教育
一、 引言
兒童舞蹈創編課程在學前教育專業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課程的開展效果對于孩子來說有很大的影響,不僅有利于身心,而且也能及時發現孩子的特長對其進行早期的引導和教育,所以這個課程對孩子的未來發展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學前教育專業非常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教學的方式一定要重視并善于分析孩子們的心理特征。在這個課程的開展中還要了解孩子的形體特征從而制定合適的教學內容。
二、 明確學前教育課堂教學內容
學前教育專業所學的內容主要是為了培養與幼兒教育相關的教育工作者,所以在舞蹈訓練上和專業藝術院校的舞蹈課程是有區別的。比如專業藝術院校的舞蹈課程更多地是對舞蹈技能進行培訓,而學前教育的舞蹈課程更多地是理論知識的傳輸,傳輸的范圍也相對較廣,時間也相對較長。筆者在舞蹈課程的教學計劃中一般是在前兩年集中進行舞蹈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教授,同時也有對應舞蹈的形體課的開展,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舞蹈技巧。有利于在進行幼兒教學的時候使用基礎理論知識來進行啟蒙教育和掌握基礎形體,在第三年的時候集中注重對這個專業的學生進行創編課的教學。在前兩年對基礎理論的教學下,創編教學和兒童表演課的教學會更容易展開,學生在學習上也會更輕松,對于教學目標中要求的學生不僅要會跳還要會編也更容易實現,基本原則和方法的掌握也更牢固,這會使以后學前教育學生的發展具有持續性。所以老師在明確學前教育舞蹈課程有哪些特點的情況下,必須合理地安排課程開展時間以及教學的知識邏輯順序,才能保證和提高這類課程的教學質量。
(一) 掌握舞蹈基礎
對于學習舞蹈的學生,基礎的舞蹈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內接受規范的舞蹈動作指導和訓練,掌握基礎舞蹈技巧,使得自己的體態優美流暢。舞蹈作為一門體態藝術,不僅在體型上有一定的要求而且必須熟練掌握舞蹈基礎技能。學習舞蹈還要求學生掌握一些和肌肉骨骼的相關知識。在訓練的時候針對自己不足的地方展開有效的訓練,打好舞蹈基礎。
(二) 民間舞蹈教學
要說舞蹈里面最豐富多彩的一定要數民族舞蹈了,每個民族有不同的特色會產生不同民族風情的舞蹈。在這類舞蹈的教學中,不僅能讓學生了解各種民族的文化,豐富學生文化知識的同時還可以訓練學生的舞蹈表演能力,掌握不同的舞蹈種類豐富舞種。教師在授課內容上可以選取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民族舞蹈進行教學,然后再根據實際情況對相關課程內容進行補充。
(三) 舞蹈創編
對于兒童舞蹈的創編和表演,首先是要站在兒童的角度進行思考。了解兒童的形體特征和兒童的心理特征,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是創編類課程最基本的要求。在掌握了一些舞蹈的基本訓練之后,要教會學生觀察孩子們的生活狀態,收集兒童表演素材并結合老師傳授的關于兒童舞蹈創編的理論知識,要求學生大膽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培養獨立的編舞能力。并在課后留下相關的編舞作業,讓學生在課后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編舞,在下一節課進行展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在編舞中不要帶有成人化的方向,從孩子的角度出發。
三、 培養學生的教學能力
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不僅要具有專業素質,還要有教學能力。這也是作為教師來說最基本的一種能力,但是在對學生的培養上或者在專業課的學習上,往往忽視了學生這種能力的培養。這使得學前教育的學生在對幼兒進行舞蹈教學時會出現困難,比如,對于幼兒的觀察力比較弱,不了解幼兒的主要需求。但是對于幼兒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要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所以在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習上還是要重視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培養,這對于學生以后的教育事業來說是有很大幫助的。
對于一個老師來說,語言的表達能力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對于幼兒的教育,在掌握專業技巧的基礎上配合正確的,并且使用得當的口頭表達技巧會使得教學質量得到提高。所以在教學上也要注重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其次,學生對于舞蹈要有鑒賞能力才可以在正確認識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編出適合兒童的舞蹈,同時才能具備糾錯舞蹈的能力。老師在教學中也不能忽略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培養,這對于以后的幼兒教育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教學中要讓學生互相學習,互相觀察,提高鑒賞能力。
四、 構建友好的師生關系
雖然學前教育專業在舞蹈課上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培養,但是這門課一定要采取與其他的課程不同的教學方式。舞蹈不是學習理論知識就能學會的,而是要去實踐。畢竟它是一種人體動態藝術。老師在教學方式上一般都是采用口頭表達加上身體動作相配合的教學方式,所以在這門課上師生的互動是很頻繁的,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有時候幾個小時的舞蹈課只進行了一個動作的訓練,但會使學生感到枯燥無聊,和老師和諧融洽的交流會很大程度上緩解此類情況的發生。
同時老師在進行教學時,也要了解學生的心理。在了解學生心理的基礎上進行引導、關心和同情。切記不要把個人情緒帶入課堂中去,舞蹈是一門藝術,教師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好的心情會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學生在一種良好的氛圍中學習才能提高學習效率
五、 結束語
學前教育中對學生的舞蹈培養,不僅是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訓,也是對幼兒教育課程的不斷完善。所以必須重視這類課程在學前教育專業中的培養并且不斷去探究它。
參考文獻:
[1]呂藝生.舞蹈教育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
[2]隆蔭培.徐爾充.舞蹈藝術概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7.
[3]喻力娟.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舞蹈教學能力的培養[J].大理學院學報,2008(9).
[4]李靜.淺談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舞蹈課程設計與改革[J].濰坊職業學院學報,2010(4).
作者簡介:
張文娟,陜西省寶雞市,陜西省第二商貿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