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貝德 于微微 張建華
摘 要:構建“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網絡教學平臺是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培養高素質實用型專業人才的重要舉措。基于高職BIM技術課程體系構建特點,針對職業院校學生就業能力要求,文章首先提出構建“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網絡教學資源的重要性;其次闡述網絡教學平臺構建的內容,最后提出“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網絡教學平臺應用的效果。
關鍵詞: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網絡教學平臺;BIM;職業能力
“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是建筑專業重要的專業課程之一,其主要是培養高職學生適應就業崗位所必需的工程造價應用知識與技能的學科。“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專業性以及政策性等,因此,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要了解相關的法律體系等,而且還要對理論知識靈活掌握。由于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課程知識具有很強的理論性與抽象性,因此,為了保證教學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高職院校需要為學生搭建網絡教學平臺,以此滿足新時代高職教育發展的要求。
1 “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網絡教學平臺構建的重要性
“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是高職建筑專業最基礎的課程,也是培養學生造價實踐能力的關鍵學科之一。隨著造價工作崗位對高職學生要求的日益提高,高職院校必須要結合市場要求,依托互聯網技術構建網絡教學平臺。結合多年的實踐教學經驗,構建“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網絡教學平臺具有重要的現實作用:(1)網絡教學平臺符合現代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現代職業教育改革的核心就是為學生搭建提升其專業實踐能力的教學體系,而目前我國高職院校教育模式仍然采取的是理論教學手段,其必然難以培養出高素質的實踐型專業人才。利用網絡教學平臺開展教學可以將實際的工程造價崗位環境真實地展現在課堂中,以此為學生提供虛擬的工作環境,促進學生實踐技能的提升。(2)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傳統的“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課程教學雖然實現了學生與教師的互動,但是在互動點上卻存在滯后性,例如教師不能準確把握學生的關注點。而網絡教學平臺的構建,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開展針對性、差異化的教學模式,這樣可以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了高職教育的差異化教學。例如通過網絡教學平臺,教師可以通過互動功能與學生進行交流,及時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其開展個性化的輔導學習,進而提升了教學效率。(3)有助于實現教學資源共享,構建精品數據資源庫。高職教學資源參次不齊,通過構建網絡教學平臺有助于整個高職院校“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課程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最優質的學習資源。例如通過網絡教學平臺,教師可以將最新的、最優秀的教案展現給學生,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借鑒其他優秀的案例,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1]。
2 “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網絡教學平臺的構建
2.1 網絡教學平臺構建思路
教學工作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社會應用型高素質人才。“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課程是建筑專業體系的核心專業,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網絡教學平臺要以培養學生工程造價能力為主線,以社會工作崗位對學生的要求選擇教學內容,從實際崗位獲取任務型教學案例,以此達到“課證融合、校企合作”的網絡教學模式。基于新時代高職教育的特點,“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網絡平臺構建的具體思路為:(1)突出實踐技能培養。網絡教學平臺突出以培養學生工程造價實踐技能,根據崗位能力要求對“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課程內容進行選擇,側重對關鍵知識點的深入剖析,以此形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現代職業課程模式。(2)圍繞學生實際學情構建差異化、針對性的教學資源庫。高職學生學習情況不同,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構建相同的教學資源庫,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學內容,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3)積極開發網絡課程資源,增加崗位實踐案例。網絡教學平臺必須要發揮網絡的優勢,將最新的符合學生特點的社會崗位案例納入教學體系中,為學生搭建真實的工作環境。(4)創新教學評價,強調學生學習過程與實踐能力的考核[2]。
2.2 課程內容
該課程內容突出“實用”“夠用”原則,在重點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的同時,兼顧學生專業知識體系的構建和學生的后續發展 。將“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課程內容劃分為五大模塊,每個模塊都有配套的電子學習教程及相關學習資料,以闖關模式設計學習任務,整個課程共設計14個學習任務,根據學習內容和任務的不同,主要有測試、閱讀、觀看視頻等(見表1)。
2.3 課程組織架構
“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網絡教學平臺課程組織架構課程主要包括7項內容:課程介紹、教學團隊、課程設計、教學資源、教學環境、課程章節以及教學互動。相對于高職學生而言,網絡教學平臺主要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實踐能力,因此,該網絡平臺課程重點設置教學資源、互動環節以及課程章節。教學資源是網絡平臺的核心,在教學資源模塊需要設置實踐案例、教學視頻輔導、相關造價學習資源以及課后題庫等;課程章節設置主要是參照實踐造價工作崗位要求進行。網絡教學平臺課程要打破傳統的課本章節設置,而是要按照職業崗位技能要求,遵從培養學生專業能力的特點,設定崗位模塊章節,以此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互動環節主要是通過設置討論區、作業區以及通知區等為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學生與企業搭建互動交流的平臺。
2.4 網絡平臺教學考核管理
網絡教學平臺應為教師提供多種考核工具,包括試卷生成工具、自動批改、結果分析和即時反饋功能。支持自測、測驗、網絡考試、調查和作業提交、記分功能;支持試卷分析,了解學生答題正確率與完成情況;學生可以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教師發布的考試,并查看批閱結果;支持對學習過程與考核過程進行加權,進而得出學生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學習的總體成績。
3 “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網絡教學平臺的應用效果
“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網絡平臺已經經過多年的運行,通過對師生應用網絡教學平臺的調查證明,“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網絡教學平臺的使用效果較好,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1)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提高了學習效率。學生通過獨立的分析、探索、實踐等方式實現課程學習目標。課堂測試成績、學生座談會及用人單位反饋情況等方面顯示,該課程網絡教學平臺大大促進了學生對關鍵技能的掌握。
(2)開闊了學生視野,使學生的學習不受時間與地點的約束。同時,基礎薄弱的學生可根據自身實際選擇性地進行加強或重復學習。
(3)提高了學生的專業工作技能。該課程實訓所要求學生在線提交的學習任務完成成果,與學生畢業后從事的工作崗位,如計量員、造價員等所要求完成的實際崗位工作任務基本一致,極大地鍛煉了學生的專業工作技能。
(4)課程作業及在線測試等替代傳統的課后作業,提高了教學效率。網絡教學平臺的應用使得師生有了更多的互動,增加了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感情。例如對于客觀題,教師可直接設置好答案與得分(答案可設置成學生不可見),學生完成客觀題提交后,教師可直接在教師管理界面看到得分情況,這對于提高教師的教學熱情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有益處。
總之,基于社會對高職學生專業技能要求的不斷提高,基于“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課程的實踐性強、實效性突出以及專業知識復雜的特點,高職院校必須要依托互聯網技術構建網絡教學平臺體系,以此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工程造價實踐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辛建麗,張海霞.高職“公路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網絡教學平臺的開發[J].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3):85-89.
[2]王永正.高職院校土建類專業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的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25):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