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列
【摘 要】當前大數據已滲透到各個行業中。圖書館作為高校的文獻資源中心,不僅是供讀者借閱的場所,更能為教學和科研服務提供技術性的指導,因此如何將圖書館的服務延伸到學術活動中,更好的促進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一個新興職業—圖書館數據館員,對其崗位職能的研究值得大家關注與探討。
【關鍵詞】大數據;高校;圖書館員;職業能力
一、高校圖書館員現有職業角色
第一,一般館員。這些館員立足于高校圖書館自身擁有的館藏資源,在固定的服務部門和服務地點,為高校教師和學生提供圖書館原本的基本服務形態,諸如圖書分類、編號、上架、流通、咨詢等。通過這些基礎性的服務工作,來滿足讀者獲取文獻資源的最基本需求。第二,參考咨詢館員。《中國大百科全書》將“參考咨詢”定義為:圖書館員對讀者在利用文獻和尋求知識、情報方面提供幫助活動。也就是說,圖書館員要在提供傳統服務的基礎上,進一步提供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服務。高校圖書館面向的讀者是教師和學生,特別是教師在開展教學、進行學術研究過程中,能夠得到圖書館員全方位的、系統的、個性化的信息服務。第三,學科館員。1998年,清華大學圖書館率先在我國實行學科館員制度,為教學科研提供主動的、深層次的信息服務。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一般由具備相應工作能力和專業知識背景的資深館員擔任,他們在圖書館與專業院系以及專業教師之間架起了溝通橋梁,既能更加有效地利用圖書館館藏體系、推動圖書館自身建設,又為讀者提供更為專業化的服務。第四,數據館員。在這個用數據說話的時代,“大數據”引發了圖書館界的關注。美國圖書館協會提出,研究數據管理將成為下一代圖書館員的能力之一。此后,歐洲、亞洲等高校圖書館相繼設立數據館員職務。在開展大數據分析的基礎上,數據館員科學分析研判讀者的閱讀習慣和需求,或者科學預測某一專業學科領域研究的發展動態與趨勢,為讀者提供更加專業化的信息服務。
二、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圖書館館員職業能力提升策略
大數據時代優秀的圖書館員必須要有廣博的知識以及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同時更要更新知識與觀念,提煉各項專業知識和技能,使圖書館的管理始終處在一個高品位的層面上,為讀者提供優質的服務。大數據作用下,個性化信息的推送豐富了圖書館的日常服務,在數據化認知結構的基礎上,以創新圖書館服務模式為目標,向讀者提供內容更精準,方式更智能,模式更開放,形式更多樣的個性化服務。圖書館館員職業能力的提升不僅是為了滿足自身工作的需要,也是應對圖書館未來發展所需。
(一)樹立“服務跟人走”的全方位服務理念
大數據環境下,我們要樹立“服務跟人走”的全方位服務理念,充分利用現代互聯網、物聯網技術、元數據倉儲技術、搜索引擎技術、云計算技術、智能推理技術以及大數據技術,拓展服務手段、服務領域、服務內容。構建“服務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智慧化服務體系,形成“書書相連”“書人相連”“人人相連”,實現由資源服務轉向知識鏈服務,從資源服務轉為讀者服務。圖書館系統有海量的門禁數據、網頁瀏覽數據、RFID數據和借還書數據等??赏ㄟ^借閱數據的類目排列得出圖書的利用率。館員還可以根據讀者查詢書目時產生的OPAC日志、借還書時產生的借閱流通信息、瀏覽與使用數字資源數據庫時產生的痕跡、在信息服務中與學科館員的互動信息、在圖書館微信公眾號中留下的信息等數據,通過充分的調研和分析得出讀者最喜歡、最需要的書籍、期刊和數字資源等資源。這些大數據從側面真實地反映了讀者的變化信息,通過對這些海量數據進行有針對性的挖掘、分析,為圖書館開展個性化信息服務提供決策參考,使“服務跟人走”的全方位服務理念能夠落到實處。
(二)強化崗位責任,提高職業道德素養
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員應樹立忠于職守、精益求精的崗位意識。圖書館工作是一項高知識性、高服務性的工作,圖書館員不能安于“生活方便、工作穩定”的狀態。高校圖書館處于知識中心,需要一支具有高度責任感的人才隊伍,要擯棄“管理為管理”的意識,在平凡的崗位上,忠于職守,愛崗敬業,努力提升個人職業追求。圖書館員要熱情待人,注重與讀者溝通、交流,對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讀者盡心盡力,要有全心全意為讀者和用戶提供優質服務的責任意識和“讀者第一,服務育人”的服務理念。
(三)完善數據能力的全方位構建
首先,加強數據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積累,使角色轉換需要的知識量達到平衡,以填平兩者間的知識空隙,使之在平等的知識平臺上實現身份的切換;其次,加強以數據分析處理、存儲管理、傳播交流等技能為主要內容的繼續教育培訓,提升信息素養館員的數據能力,消除數據能力差距,以期在同等能力水平上順利完成身份轉換;最后,樹立大數據思維,重點建設館員基于用戶行為數據分析的教育服務決策、教育服務布局、教育服務執行能力。
(四)加快引入相關硬件,強化館員自身知識更新
在大數據時代環境中,高校圖書館也結合當前的發展需求不斷得引入了各種先進的技術設備,進而改善了院校圖書館的服務模式以及管理模式,但是要確保館員能適應這樣的情況就必須強化其對職業地位的鞏固,同時做出相應的自我調整。對此,需要高校圖書館員主動迎合時代發展要求,強化自我學習,加快推進知識更新,掌握大數據時代應具備的知識與素質,這樣才能使自己不為時代所淘汰,不斷完善自身的職業能力。另外,高校圖書館領導應重視館員的繼續教育,針對館員的工作所需,關注館員的生活品質,按照其個性化需求和職業發展的需要進行投資,提供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的學習計劃,諸如學習能力的培養、創新能力的建設、信息技術能力的造就等方面開展期限短次數多的教育培訓。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大數據時代對高校的圖書館管理員提出較高的要求。作為高校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圖書館員的角色轉變和自身素質的提高,極大地影響著高校的改革和發展。高校也應建立有效的進人機制和考評制度,幫助圖書館員實現自身的角色轉變。這樣,大數據時代的圖書館才能真正實現信息資源傳遞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寧,王震宇.大數據驅動下高校圖書館員數據技能分級培育模式研究[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8,3804:10-17+47.
[2]張承.大數據時代圖書館參考咨詢館員的知識服務能力建設研究[J].情報探索,2018,04:48-51.
[3]李春娜.大數據時代圖書館館員職業能力建設研究[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8,3001:19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