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盛
【摘 要】針對新形勢下高職招生工作面臨的困境進行分析,突出表現在生源數量不足,招生無序競爭;招生宣傳不佳,特色不夠突出等方面,且結合高職院校的特點,提出高職招生工作的改善對策。結合實際情況尋找辦法,從根本上解決招生困境,探尋新形勢下高職院校的發展之路。
【關鍵詞】新形勢;高職招生工作;高職院校;高職學生
高職院校為培養專業型、應用型及生產型人才的重要場所,能夠為國內外市場培養諸多的人才,對現代國家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能夠產生重要影響。隨著現代高職院校的不斷發展,其招生規模不斷擴張,招生工作中所面臨的問題也在不斷增加。新形勢下為了滿足高職院校的招生工作需求,則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就行分析,在綜合探究生源數量、招生方式等基礎上,實現有效的改革與創新,為高職院校的良性發展奠定良好基礎。文章將根據當前高職院校招生工作的實際開展現狀進行分析,希望能夠對相關研究活動帶來一定借鑒價值。
一、新形勢下高職招生工作的困境分析
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招生工作主要面臨著生源數量不足,招生無序競爭;招生宣傳不佳,特色不夠突出等困境,對其發展形成阻礙。
(一)生源數量不足,招生無序競爭
近年來我國參與高考的學生數量不斷增加,學校的數量也在增長。針對于專業特色不夠突出、辦學水平一般且影響力不足的高職院校來講,則不利于其發展[1]。高職院校生源數量與其整體辦學規模、發展現狀等密切相關。
一些高職院校為了提升招生旅程,解決生源不足的問題,存在著大量發動教師、在校學生參與招生宣傳的行為[2]。在設置獎勵目標的方式下,鼓勵教師與學生招生。教師個人的工資與招生效率密切相關。在這種情況影響下,存在著宣傳欺騙、目的誘導的問題,盡管從表面上解決了招生壓力,但是生源質量不斷下降,學生對高職院校也存在著一定的不滿,對其整體社會影響力、學校良好形象的樹立均能夠產生不利影響。
(二)招生宣傳不佳,特色不夠突出
在高職院校自身宣傳不足的情況下,則難以使學生了解到高職院校的情況。一般情況下,高職院校招生期間多通過自身品牌形象予以宣傳,使學生及家長能夠對高職院校有所了解[3]。但是多數高職院校自身市場競爭力不足,學校內部的基礎設施、軟硬件環境不佳,對學生的吸引力不足,整體的招生效果受到影響。
高職院校招生困難與自身內涵、文化特色等密切相關。當前很多高職院校缺乏自身辦學特色,對院校專業形象塑造的重視程度不足[4]。課堂教學以理論知識為主,專業技能實踐教學比較匱乏。在這種問題影響下,則對學生的吸引力不足,招生工作受到影響。
二、新形勢下高職招生工作的對策分析
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招生工作,可以通過拓展生源空間,提升招生標準;注重招生宣傳,合理設置專業等方式展開。
(一)拓展生源空間,提升招生標準
我國高職院校主要招生對象為普通高中畢業生,其招生渠道相對比較單一,故而招生的優勢也難以得到彰顯。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高職院校招生開始面向中職學生,以五年制的高職教育方式彰顯其優勢。但是中職學生與普通高中畢業生而言,其比例相對較低。針對于上述問題,則可以通過擴大中職學生招生比例的方式予以處理,逐步增加中職學生的招生比例。
高職院校招生期間,還需要注重學生質量的控制,保證高職院校整體性人才培養的專業化、技能性目標,這對于高職院校良好社會形象、品牌文化的塑造也能夠產生重要影響。高職院校需要設置適當的門檻,不僅僅需要注意學生的高考成績,還需要關注學生的平時成績,科學評估學生的職業能力,避免為了生源質量而降低學生質量,為學生未來的就業也能夠奠定良好基礎。
(二)注重招生宣傳,合理設置專業
當前很多高職院校采用傳統的傳統高職院校招生過程中,單一的宣傳方式無法適應于當前新形勢下高職院校的發展要求。印發宣傳彩頁、雜志封面等方法實施宣傳。這種宣傳方式下難以真正凸顯高職院校發展的優勢,學生與家長存在著難以快速獲取招生信息的問題。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需要積極應用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等實現內容的推廣,拓展招生的方式,加強互聯網途徑的宣傳。在“互聯網+傳統招生”創新模式下,提升招生宣傳的效果。在這種方式下,高職院校招生便不會受到時間、空間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其受眾群體范圍更廣,數量更多,宣傳的效果也會更加理想。
知識經濟時代下,技能型人才越來越受到歡迎,高職院校需要注重專業性人才的培養。高職院校需要基于實際情況,根據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的趨勢、企業用人的特點等實施專業的設置。合理設施專業,加強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創新意識的培養。高職院校招生部門工作人員要認清形勢,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的招生原則。在指導學生學習最新技術、理念的基礎上,還需要加強對高職學生的職業素養、職業習慣培養,為其未來的工作及就業奠定良好基礎。
在此基礎上,高職院校還可以與優秀企業、企事業單位等合作,建立“訂單式”人才培養機制,設置專業課程,進行崗位技術對接。在這種方式下,能夠將學生未來的工作內容與理論知識學習內容相互融合,學生也能夠擁有更多的機會在校實習、頂崗實習等,實現“學以致用”,提升學生的就業率及競爭力。
三、結束語
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招生活動中,需要在明確相關困境及影響因素基礎上,通過拓展生源空間,合理設置專業等方式,提升高職院校招生的質量,保證高職院校整體性人才培養的專業化、技能性目標。高職院校需要以就業為導向,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做好宣傳和定位工作,改善招生困境。
【參考文獻】
[1]柒文英.軟實力視域下的高職招生現狀調研分析——以湖南省高職招生現狀為例[J].價值工程,2017,36(31):225-227.
[2]呂風瑞,秦偉.新形勢下高職招生現狀與對策分析——以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6(02):104-108.
[3]周華杰.淺論新形勢下的高職院校招生工作——以廣東省內高職院校為例[J].新西部(理論版),2016(07):49-50.
[4]沈龍標.新形勢下高職招生現狀與對策分析——以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河南科技,2014(24):26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