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繼紅
【摘 要】在中職教育實踐中,教師需要有效培養學生的目標感,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發掘他們的自身潛能,促進他們的長遠發展。筆者以最近發展區理論為指導,以秦皇島市2017級護理專業238人為調查對象,分析了中職學生目標感的培養途徑。
【關鍵詞】最近發展區;中職生;目標感;中職教育
一、最近發展區
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重點討論了“學習”與“發展”之間的關系。該理論認為,兒童的發展水平有兩種:一是兒童本身具有的實際發展水平;二是兒童潛在的發展水平。其中,兒童的實際發展水平是兒童在沒有成年人干預的(或者說協助)情況下獨立發展的水平,而潛在的發展水平是指兒童在成年若的干預下發展的水平。而實際發展水平潛在的發展水平之間的距離即最近發展區。
維果斯基指出,最近發展區實際上是一種“未成熟”的功能。通俗地說,兒童的未發展的能力只需要借助成年人的干預即可完成,可能是明天,也可能是下周、下個月。未發展能力“成熟”的期限長短,取決于成年人干預的程度與實效。
最近發展區理論為教育工作者的教學工作提供了理論支撐。當教育者研究學生“學習”與“發展”之間的關系時,就可以通過找到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然后適當干預,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
二、中職學生目標感培養的重要性
目標感是個體對自己活動預期結構的一種主觀設想。這種設想越明確,越能增強個體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個體目標感確立后,會在大腦中即時形成一個主觀意識形態。此后,該意識形態便對個體的活動指明方向。當我們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首先就要給自己設定一個科學合理的目標。這里的“科學合理”即“切實可行”。這也就是說,目標不能天馬行空、信手拈來,而是要符合自己的能力實際。但凡是成功的企業家、知識淵博的學者、優秀的藝術家等,都充滿目標感。一個清晰的目標,能夠極大促進人的長遠發展。
與普通高中教育相比,中職教育更注重培養職業專業性人才。長期以來,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在教學時偏重“灌輸式”教學,忽略對學生學習能力與發展能力的分析。在該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學生的潛力是不能充分發揮的。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化,社會企業對職業專業修學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在此背景下,中職院校教育者應當注重加強對學生的主體分析,尤其是對學生實際發展能力與潛在發展能力的分析,然后以培養學生的目標感為著眼點,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提高。
三、基于最近發展區理論對中職學生目標感的培養
以最近發展區理論為支撐,筆者以秦皇島市衛生學校2017級護理(3+2)專業學生238人為研究樣本,其中2017級護理(3+2)1班(58人)、2班(61人)、3班(59人)、4班(60人),探討了培養學生目標感的方法。
1.調查學生現在是否有明確的奮斗目標
筆者遵從目標導向的思想,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調查了238人的目標感情況。根據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沒有奮斗目標的只占12%;相信自己能夠完成想干事情的占62%;體驗到自我滿意感和生活滿意感的占65.7%;認為自己是中職生而感到沒面子的只占18%;對學習成績無所謂的只占17%。可以看出,2017級別護理專業絕大多數學生是有目標的,對自己的自信心也比較高,對學習的重視程度從態度上來講也比較高。
2.確定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
以護理專業課程教學大綱與教材要求,對238人進行學習能力測試,全面、細致解每個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測試方法可以是課堂測試,也可以是課下測試。例如,每天課程結束后,教師應要求學以一頁紙考試的方式,要求學生集中限時完成作業。教師當日批改,然后當日確定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
3.根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培養學生的目標感
筆者以1班與2班為實驗班,以3班與4班為對照班,為它們設定目標。對于1班與2班學生,教師按照他們的潛在發展水平給他們設定目標,且目標相同;而對3班與4班學生,教師根據他們的實際發展水平給他們設定目標。實驗結果現實,1班與2班學生通過努力達成了目標,且他們的學習動機更加強烈,自信心也得到了顯著提高。而3班與4班的學生都按教師教學計劃達成了目標,但學習的動機沒有增強,自信心也沒有明顯改觀。以最近發展區理論為指導,筆者根據1班與2班學生的學習能力,劃分為優等生、中等生、落后生三組。
對優等生,給他們設定較高難度的目標,鼓勵他們用所學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努力實現目標;對于中等學生,給他們設定一般難度的目標,讓他們通過一定的努力實現目標;對于落后生,給他們設定較低難度的目標,讓他們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能鞏固舊知識,學習新知識。以上實驗時間為兩個月。實驗結束后,三個層次的學生的目標感都有了顯著提高。對三個層次學生設定的目標應確保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在實驗期間,教師應當給學生不斷提示目標。
4.根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組織多樣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目標感
培養學生的目標感,不僅僅在專業課程教學上培養,還需要在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中培養。中職生年輕、充滿活力,他們喜歡在各種活動中表現自己、證明自己。基于此,教師應當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然后以此為跳板,培養學生的目標感。
四、基于最近發展區理論培養中職學生目標感的注意事項
在最近發展區理論指導下,教師培養中職學生目標感,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目標要在”最近發展區“內。教師給學生設定的目標要略高于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而學生的潛在發展水平,能夠讓學生經過努力就能達到。如果給學生設定太遠的目標,學生看到不到希望,得不無法長久地堅持下去;如果設定太高的目標,學生經過多次實踐都不能提升,得不到他人的肯定,就會產生”我做不到“的想法,出現”習得性無助“;如果設定太低的目標,學生不費力氣就能達成,就會輕視學習,沒有學習的動力,原地踏步。
第二,大目標到分解為小目標,小目標要對應到具體行動。教師根據學生最近發展區為他們制訂的目標不能太大。太大的目標容易讓學生產生摸不著、難以實現的感覺,極易降低學習的熱情與動力。
第三,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找到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然后指導學生制訂一個清晰的學習目標和階段性的提升目標。然后,要求學生跟著既定的目標不斷前進。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能力的變化隨時調整自己的干預(協助)程度,全力激發學生的潛能。
五、結語
在教學實踐中,中職學校教育者應當根據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找準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然后以此為突破口培養學生的目標感,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促進他們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六一,柯曉莉.“最近發展區”理論的深度解讀[J].新課程研究旬刊,2017(1).
[2]吳志華,王思漪.最近發展區理論下的學生實踐能力發展及活動教學模式構建[J].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