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我國測繪行業發展迅猛,在定位于“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理念下,使得測繪類專業人才的供不應求。本文從教學改革、師資隊伍建設、教材規劃建設和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與企業進行全方位深入合作,初步探索高職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產教結合的教學模式,以期為高職工程測量專業產教結合的深入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產教融合? 工程測量專業?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251-02
產教融合是職業院校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基石,是學校人才培養與企業人才需求進行銜接的有效途徑。為培養有別于普通本科院校培養的科學型、研究型、設計型、決策型人才,也有別于職業中學培養的體力型、勞動型人才,作如下探索:
1.加強學生素質拓展
工程測量專業學生的素質拓展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思想品德與社會工作的內容、文化藝術與身心健康的內容 、專業技能與科技創新 、專業實踐與社會實踐。實施的途徑有兩個方面:
一是通過學院團委、系團支部、學生會、學生社團組織思想品德與社會工作的內容、文化藝術與身心健康的內容 、專業實踐與社會實踐三項由學院團委、系團支部、學生會、學生社團組織。專業技能與科技創新由測量教研室組織,主要通過學術報告、學生間的儀器操作競賽 、組織學生參加測量技術生產實踐項目、積極給學生提供利用專業技能勤工儉學的機會。
二是學生選修學院開設的公共任選課程。學院開設多種選修課,如公關技巧、社交禮儀、健康教育、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素質拓展和大學生情緒自助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修一些課程,達到拓展素質的目的。
2.緊密結合生產現場實踐,培養實用型的工程測量人才
我國的經濟建設正不斷地發展,對測量人員既有了量的需求,也有了質的需要。職業教育必須與企業緊密合作,以企業需要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來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方案,因此,必須與有關生產單位緊密結合,準確定位專業方向,合理設置專業課程,強化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同時和一些生產單位進行校企結合,聯合開展項目合作,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行業、企業的力量和資源,培養出貼近工程測量一線、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實用型人才。
3.積極發揮專業指導委員會的作用,不斷優化教學改革
學院成立工程測量技術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是由企事業、科研、高校等單位的優秀專家、學者組成。對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的社會動態、前景、人才需求、課程設置、專業建設、教學計劃制定和教學方法改革等方面進行全面研討和分析,對工程測量技術專業提供技術咨詢和指導。從而及時掌握工程測量技術發展現狀及趨勢,了解市場對工程測量人才的能力素質需求,不斷引進新的教學方法和吸取其它高校同類專業的成功教學經驗,深化教學改革,深入市場調研,走產、學、研結合的道路,使課程內容更貼近崗位實際,體現該專業的職業性、實用性、先進性和前瞻性,建立一個符合實際需要的、科學的教學體系。
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建立良好的師資結構
搞好教師隊伍的培養,搞好“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師的技術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使他們既有扎實的基礎理論和較高的教學水平,又有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和豐富的實踐工作經驗,并加強培養學術帶頭人和骨干教師,有計劃的選派青年教師參加實訓基地建設、企業生產活動和校企項目合作,提高教師實踐能力,努力建設一支數量適當、結構合理、品質高尚、業務精良的教師隊伍。加強產教融合,支持教師參加科研和技術服務。并聘任一定數量的具有實踐經驗的生產單位或企業骨干到教學工作中來,以保證本專業師資的需要。
5.改革教育模式,引入先進的教育方法和教學設備
為滿足現代化教育、教學的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現狀,工程測量專業應大力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增進同類學校的學術交流,吸取成功教育教學經驗。大量增加先進的教學設備,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的信息傳輸量,拓寬教育、教學的知識面。大力推動互動式教學法、實物教學法、比較分析教學法、案例分析教學法等教學方法,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
6.緊抓高職教材規劃和建設
充分聽取社會行業人士和專業指導委員會的意見,研究建立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新課程體系的方法。根據市場發展與教學規律進行課程建設。如果有適用性較強的專業課優先選用教育部規劃或推薦的公開出版的高職教材,其余以任務的形式鼓勵教師自編實用性較強的教材或講義。同時,根據市場上工程測量技術的變化與進步,不斷更新教材,擴充新知識、新技術,以形成具有產教融合特色的工程測量教材體系。
7.加強校內、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加強校企結合
加強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建設,使教學工作有學校和實習單位雙核心,提高學生實際技能和動手能力。完善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使之能滿足工程測量方面的實訓要求,培養學生“能測能算會數據統計分析”的技能;加強校外實訓基地建設,開展與生產單位的協作,讓學生跟隨工程測繪項目,掌握工程測量技術,保證實踐教學高質量完成,為實現產學結合的教學模式提供保障。
綜上所述,產教融合培養模式能夠實現工程測量專業校企資源互補、學校企業學生共贏的目標,使高職工程測量技術專業畢業的學生有較強動手能力,實用性強的特點,體現出“職業性、實用性”等特色,能在生產企業中占據優勢地位。
參考文獻:
[1]肖利,劉強,張春艷.中職學校“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研究——以成都鐵路工程學校工程測量專業為例[J].現代職業教育, 2016(17):18-19.
作者簡介:
林元茂(1986-),女,四川富順人,工程師、注冊測繪師,主要從事工程測量、無人機測繪教學與實踐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