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小玲
【摘要】工程招標投標與合同管理是應用型本科和高職類建筑工程類專業的一門專業課程,本論文以“CBE”教學模式為依據,從教學過程研究角度探討如何對該課程進行教學改革。
【關鍵詞】CBE教學模式;工程招投標;合同管理;職業能力
1、引言
《工程招標投標與合同管理》 是建筑工程類應用型本科和高職類專業的
一門主干專業課程,主要以培養學生從事工程招標、投標與合同管理的綜合實踐能力為目標。 工程招標投與合同管理包括招投標法、 合同法、合同管理等多方面的管理知識。
工程招投標是將各個建筑市場主體聯系在一起的主要途徑,是形成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紐帶。從課程體系來看,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屬于專業技能課。從理論的角度來看,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揭示了建筑市場的一般規律,建筑市場主體的權利、義務關系及其內在聯系,是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建筑業及其建筑市場發展規律的基礎;從知識的角度來看,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具有將相關知識聯系在一起的特殊作用,認識建筑市場的發展規律,需要經濟學的知識。編制施工方案,需用到工程技術基礎知識。工程承包合同,又是后續工程質量管理、工程進度控制、工程安全管理等內容的基礎;從能力培養的角度來看,對于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不但要有堅實的理論基礎,而且要有較強的動手能力。
2、CBE教學模式理論
2.1 CBE教學模式
“CBE”教學模式是以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姆的“掌握性學習”、“反饋教學原則”和“目標分類理論”為基本理論依據開發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 其實質是以崗位能力為基礎、產業界參與、適應勞動力市場對人才的需求。CBE教學模式(以下簡稱CBE)一般分為五大部分:
(1)市場調查與分析;
(2)能力圖表的制定;
(3)“學習包”的開發;
(4)教學實施;
(5)教學反饋與管理。
2.2 CBE教學模式的特點
(1)以職業能力作為進行教育的基礎,作為培養目標和評價標準;以通過職業分析確定的綜合能力作為學習的科目;以職業能力分析表所列的專項能力從易到難的順序,安排教學和學習的教育體系和學習計劃。
(2)以能力作為教學的基礎,而不是以學歷或學術知識體系為基礎,因此,對入學學員原有經驗所獲得的能力經考核后予以承認,可以用較短的時間完成原定課程。
(3)強調學生自我學習和自我評價。
(4)辦學形式的靈活多樣性和嚴格的科學管理。
CBE打破了傳統以學科為科目,以學科的學術體系和學制確定的學時安排教學和學習的教育體系。課程可以長短不一,隨時招收不同程度的學生并按自己的情況決定學習方式和時間。如全日制、半日制、個人、小組學習,聽課或自學等,畢業時間也不一致,易做到小批量、多品種、高質量。由于學生入口水平,學習方式而且相當程度的個別化,出口時間不同,這就要求有一套嚴格科學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教學的需要和發揮設備的作用。
3、《建設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必要性分析
《工程招標投標與合同管理》 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只是相對獨立的講授和解析,缺乏必要的連貫性,并不能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學生很難對工程項目實施全過程系統性地把握。課程設計通常也只包括招投標文件的編制,以及開標、評標的過程,很少涉及到合同管理的相關內容因此,傳統的理論填鴨式講解。 因此,傳統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單一,學生課堂積極性不高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
“CBE模式教學法”最大特點是能力目標的具體化。《建筑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綜合能力涉及面不寬泛,容易達到目標的具體化。因此,將“CBE教學法”應用于該課程的教學中,是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和創新。其實施過程是工程項目從招投標前期準備直至竣工保修結束全過程必須開展的工作和可能發生的事件展開,每一階段性過程形成一分能力目標。各分能力目標達到,即達到該課程能力目標。
4、基于CBE教學模式的教學實施設計
基于CBE理論,《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設計與實踐從四個角度進行:一是教學內容的模塊化選取和分模塊程式化教學實施;二是強調理論與實踐結合,匹配理論教學來設計遞進式實踐教學模塊,旨在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突出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三是與教學內容相適合的教學方法的選擇與實施;四是過程考核與課程論文考核相結合,通過評價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來考核對知識的掌握。
4.1教學設計與開發
一門課程教學內容的選取要為課程的教學目標服務,而課程則為專業的培養目標服務。教學內容的選取與序化,一方面要尊重知識自身的邏輯關系,另一方面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與心理發展特征,即要達到知識(學科)邏輯與心理(認知)邏輯的統一。
基于CBE課程的教學模式在課程實施前的教材開發階段,教師根據專家組設計的教學能力目標,集體備課,進行教材編制。該課程編制的教材應盡可能內容齊全,且形式多樣化。CBE教學模式特殊性,是要求學生不是齊頭并進的學習,而是由學習掌握學習主動權,因此,在采用CBE模式教學過程中,學習目標、學習資料的選定均由學生自己做主。
《工程招制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涉及三個分能力目標課程包:《工程招制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涉及三個分能力目標課程包:建設工程招標、建設工程投標、合同糾紛處理及合同管理,三個課程包,建設工程招標、建設工程投標屬于實操性課程包,合同糾紛與合同管理屬于理論課程包。
4.2教學模式程序化
根據本次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分析,教師設計一個實際工程案例以“創設情境、舉例講授、任務引領、啟發引導”的方法來教導學習;學生針對實際工程案例問題以“合作交流、分組討論、角色扮演”的方式來實踐學習;在此過程中借助“多媒體為主,板書強化”的手段進行教學。通過采用上述教學方法,實現以教師為主導,創設情境案例、提出問題、釋疑解惑;以學生為主體,分析解決問題、分組交流、相互補充;融教、學、做于一體,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4.2.1設計教學案例導入新課
以 常見的招投標報價和合同實施過程中,發生的一系列事件為依據,進行CBE教學模式的教學過程論述如下。
創設情境、提出任務、導入新課。根據案例的背景資料和相關圖片,基于實際工作過程,依次提出以下問題:問題一,對各項事件在發生后,施工單位是否可以向建設單位要求索賠?并說明依據;問題二,如果可以索賠,可以索賠的工期和費用各為多少?需要編制哪些索賠文件?問題三,按何種程序解決索賠?這些問題涵蓋了施工索賠管理的主要工作,也覆蓋了本次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
4.3教學任務的實施
要解決以上問題,首先要通過“理實結合、舉例 CBE教學模式實施過程設計講授”的理論解析使學生對索賠管理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知道“什么是索賠?索賠的作用有哪些?索賠的工作程序如何?”。在學生對索賠管理有了一定的認知之后,開始任務實施。按照索賠的工作程序,采用“任務引領、啟發引導”的方法主導教學。
解決問題一:對案例中各事件施工單位是否可以向建設單位提出索賠?并說明依據。
教學的實施:在學生對的施工索賠管理概念基本理解的基礎上,首先提問索賠的原因和證據有哪些?這一問題由教師啟發引導、學生交流討論的方式,歸納出非承包人責任、過失或風險等五個方面的索賠原因,以及有合同文件、施工記錄、來往信函等七大類型的索賠證據并將這些原因和證據用統計圖表匯總。再針對案例中已發生的各項事件,由學生合作交流討論、分析解決施工單位是否可以提出索賠要求,并依次說明相應的依據。
解決問題二:如果可以索賠,索賠的工期和費用各為多少?索賠文件和證據有哪些? 教學的實施:明確了可以提出索賠要求的事件,隨之就要進一步討論“索賠什么?索賠多少?”,從而引入索賠的內容,即如何確定工期和費用索賠。對于工期索賠如何計算?由老師先講授可以索賠工期的條件、網絡分析法和比例分析法計算方法,這兩種方法老師都要舉例講解使學生理解掌握。對于費用索賠如何計算?同樣先由老師講授合同條款中規定的可以索賠的事件和對應的補償內容,并說明相應費用組成和計算方法,再由學生合作交流,動手計算出案例中可以索賠工期的費用。
接著對于索賠文件表格的組成和如何編制?先由老師下發并展示索賠過程中必需的索賠意向通知單、索賠報告單、費用索賠申請表和工期索賠申請表,并指導學生填寫的方法和要求,然后請學生按照案例的背景資料合作交流來練習編制。
解決問題三:按照何種程序進行解決索賠?
教學的實施:在以上索賠的準備工作完成后,就要進入索賠的解決程序,也就是“索賠怎么提出、由誰審核和審批?意見不一致的時候怎么辦?”。帶著這一系列問題,師生一起探討并繪制出索賠的解決程序,并用管理流程圖來直觀表示。然后再對案例中的情景,老師將全班學生分為三組,每組選一個代表分別為承包人的項目經理、監理工程師和發包人業主代表,按照索賠的解決程序以“分組討論、角色扮演”的方式展開索賠活動。
4.4? 借助BIM技術平臺輔助實踐教學
借助BIM技術平臺,以一個真實完整的工程案例來輔助教學。BIM軟件可以模擬該完整工程案例全過程的造價管理,從項目決策階段、設計階段、招投標階段、施工階段以及竣工移交階段這五個階段來確定和控制工程造價在、、工程招投標與臺同管理、課程的教學中,可以主要用BIM軟件來模擬招投標階段和施工建造階段這兩個階段,在招投標階段中,讓學生編制招標文件、投標文件以及分角色模擬開標、評標的過程,在施工階段,學生利用課本上學到的理論知識來解決工程實際出現的臺同管理和索賠的問題,從而讓學生將這門課程所學知識都串聯起來,并且提升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讓學生接觸到了實際工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5、教學評價與反饋
在每一個分能力目標完成教學任務后,教師進行嚴格考核。由于一個班學生的素質參差不齊,所以這種考核并不是象傳統教學方式期中、期末定期考核,而是組織多次,直至完成全部教學能力目標。
CBE教學模式的考核方式多樣,可以采取競賽、上機實譟、答辯、調研等多種方式進行。可以隨堂考核, 也可以分階段考核, 一般每堂課開始都會考核上一堂課的知識及學生預習的情況。學生最終成績以各個階段的考核成績匯總來取得。
總結:
綜上所述,在《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中,運用以能力培養為教學根本,以未來職業需求為目的的“CBE”教學模式是效果是比較好的。“CBE”教學模式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在教學課程體系設計、教材開發和能力要求比較單一的課程教學中應用效果是很顯著的。但也不能夠全盤否定傳統教學模式,實際應用中應將各種教學模式應該有機的結合起來,互相借鑒,互相包容,提高教學質量,達到為培養新時代的復合型人才進行教學模式的優化改革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彩雪,薛婷.淺談工程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對策[J].山西建筑,2009(03).
[2]唐艷娟,江煜,李俊峰.淺談建設工程合同管理與索賠教學體會[J].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S1).
[3]邱親材,龍文.淺析建設工程造價控制中的合同管理[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4).
[4]姚永鶴.王艷紅.全過程案例教學的實踐與應用--“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課程案例教學改革[J].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