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芳 韓軍強 吳平
摘 要:在城市化發展中,與農民工問題伴隨而生的“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是不容忽視的。留守所造成影響不是經濟上能夠補償的,它不單單是一個家庭的問題,更關乎國家的未來。家庭教育是一個制造人的過程,而母親在孩子0-6歲階段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因此,重視家庭教育迫在眉睫。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普惠金融
一、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浮現
城市化發展是社會發展的標志之一,城市和農村人口比例的變化,在很大程度上倒逼城市區域發展規模加快,因此“拆”成為很多群體事件傷痛的原點。城市生活環境相對農村而言,更為干凈、整潔,但由于城鄉二元體制的存在,農村人口雖可以從農村定居在城市生活,但是社會保障制度和子女教育并不能很好的實現城鄉接軌,這就出現了農民工兩棲于城鄉之間,從而“農村留守兒童”群體也伴隨而生。
在農村留守兒童群體中,由于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家庭教育缺失,留守兒童出現:學習差、厭學、行為不規范、身體和心理常年處于亞健康,甚至出現未成年犯罪和未成年兒童被性侵等。這些社會問題可以將之歸結為人的問題,而人的問題究其原因在于幼年的家庭教育。因此重視家庭教育是提高我國國力的一種重要方法和途徑。李玫瑾[1]認為在對子女教育中,養育更為重要,且將家庭教育推至教育至關重要的地位。
二、農村留守兒童總況
2013年全國婦聯根據《中國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樣本數據推算,全國17歲以下農村留守兒童共計6102.55萬,占農村兒童的37.70%。目前,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中農村留守兒童共2019.24萬人。其中,在讀小學有1383.66萬人,在讀初中有635.57萬人。[2]農村留守兒童中,父母外出打工時間1年以內占46.7%,不清楚父母外出打工時間約占50%。[3]留守兒童由于長期與雙親或單親不在一起,親情淡漠,加之父母對孩子養育缺失的愧疚,對其要求來者不拒。而其他監護人鑒于孩子雙親不在身邊對其疏于管教,僅關心生活飲食問題。調查過程中發現,70%的留守兒童由(外)祖父(外)祖母代為照顧,由其他親戚代為照顧的占10%,20%的選擇其他途徑。[3]這種混亂的養育其后患將在以后顯現。
三、不同的心理發展階段與留守
對于農村留守兒童而言,在不同階段被留守所造成的影響是不同的。0-3歲,是人性的情感發展階段,在該階段被留守的兒童,成年后對于外界缺乏信任,親情觀念單薄,缺乏情感。
3-6歲,是性格觀念的形成階段,是后天行為方式的關鍵期。在該階段,被留守的孩子,如果在某件事上沒有及時被說“不”,就容易形成定式,未來很難再改變,因此及時指正顯得尤為重要。就農村留守兒童而言,將指正行為模式的職責完全推脫給幼兒園并不是萬全之策。畢竟“三年有恩于他,才可隨后立威于他”,因此幼兒園不能完全替代家庭教育。
6-18歲,是能力和知識積累的階段。該階段被短暫留守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有效溝通和善于發現“優點”的眼睛。
18歲以上是自我實現的階段,在該階段孩子往往會主動選擇離開父母,選擇學業和對生活的自我追求。因此該階段與父母不在一起生活不能稱之為留守。
總之,不同的心理發展階段被留守其影響程度不同,研究表明:在青少年犯罪中,大多數在養育階段并未建立良好依戀關系。[1]因此0-6歲的孩子應該由父母親自撫養,留守將是一種最不明智、最愚蠢也是最不負責任的選擇。
四、借力普惠金融,關愛農村留守兒童
1.減少留守總量
農村留守兒童被留守,經濟原因在于家庭收入負擔沉重。2016年全國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23821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4]。2017年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達到2.7:1,這迫使農民工背井離鄉出現“孔雀東南飛”、“空心村”等。
(1)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就地打工。在大眾創業,萬民創新的時代背景下,政府要掌握船舵,揚起風帆,鼓勵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金融貸款,多元化企業資金融資渠道;支持大型企業下鄉農村,針對地方企業就業面和就業人數給予相應的政策鼓勵或表彰;同時引導有技術的農民工返鄉創業,建立農民工專業技術合作社;對于自然資源豐富的地區,因地制宜,促使龍頭企業和農戶合作,讓農戶以土地和技術入股,既實現企業正常經營,增加利潤,也增加就地打工機會,從總量上減少農村留守兒童數量。
(2)放低勞動力輸入地城市門檻。人才質量是現代提高城市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城市化不僅是城市建設現代化也包括人的城市化。城市建設是硬實力,而人才是城市化中的靈魂,是軟實力的一種彰顯。人才不單單是院士、長江學者、杰出青年更包括創新能力強的大學生和實操能力強、業務技術熟練的勞動者。在人才爭奪戰的主戰場中,最低年薪標準和住房優惠措施成為人才新政主要推手,足以看出,城市引進人才的誠意和經濟轉型的迫切。但留住人才單靠優惠的房價是遠遠不夠的,真正能夠吸引人才的是城市的社會保障力度和子女的教育政策。
2.強化家庭教育地位
(1)家庭教育不可或缺。孩子不僅是一個家庭的未來更是一個國家的未來。我國《婚姻法》規定:撫養子女是父母的義務,即使男女雙方解除婚姻關系依然要依法撫養子女。因此,農村留守不是放棄撫養子女的借口,生活、教育、醫療等均屬于父母應承擔的義務。合格父母不僅承擔未成年子女成長所必須的費用,更要承擔家庭教育的責任。家庭教育是父母辛苦的付出,是積累教育資本的過程,通過建立穩定地一對一的依戀親子關系,喚醒人性,夯筑情感基礎,規范行為,才能有利于后天知識的獲取與技能培養,才能讓其生活美好,國泰民安。
(2)延長母親養育期,各界力量共和諧。育人是國之根本,而育人的起點是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母親是共識撫養人中質量最好的人選,從國家角度而言,將女職工法定產假從90天改為98天,給予了母親養育的支持,但力度讓仍待加強。因此政府應從法律層面延長給母親的養育期,讓其完成家庭教育的前三年。同時,政府計劃生育部門應針對性(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的家庭)給予財政資金補貼,以減輕家庭養育負擔,提高養育質量。此外,對于企事業單位要注意進人指標,進人節奏,對延長母親養育期予以支持。
3.金融機構普惠金融,助力留守兒童留住“父母”
隨著經濟發展加快,家庭經濟壓力加大,家庭收入不再完全由男性承擔,女性也逐漸加入勞動大軍之中。讓父母留在孩子身邊提供家庭教育陷入尷尬。雖然各級政府、社會各界都伸出溫暖之手,但沒有任何人可以代替父母尤其是“媽媽”在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因此留住“父母”成為農村留守兒童的最大的心理渴望。
(1)助力外來企業,提供優惠貸款。作為金融機構,直接為外出務工人員提供工作難度較大,但是間接輔助還是可行的。多數外出務工人員外出原因在于:居住地無法實現就地就業或者就業收入較低。而外來企業之所以不愿在當地落戶,一方面是政策支持力度小,另一方面在于資金不足。因此,金融機構可以在給中小企業提供資金貸款時,針對外來搬遷或新建且雇傭當地居民的企業實施信用加分,適當提高企業信用貸款額度和提供優惠貸款利率等。
(2)助力農村社區,提供崗位技能培訓專項貸款。為提高農民工就業技能,各級地方政府陸續通過“陽光工程”對農民工進行崗位技能培訓,利用信息化技術,提供多元化就業渠道,但是培訓效果不理想,尤其是對留守婦女的培訓。其原因在于培訓時間固定,培訓地點集中在線下,不便于其在培訓過程中照顧孩子。因此,金融機構可以針對性為各村莊提供崗位培訓空中課堂專項資金貸款:網絡條件好的農村社區可以讓留守婦女通過手機、電腦等移動終端設備進行不定期學習;網絡條件較差的社區,可以通過刻錄光盤或印刷刊物的形式進行培訓。
(3)助力返鄉農民工,提供創業貸款。對于返鄉創業的農民工,由于創業啟動資金不足,很難留在居住地。因此金融機構可針對性對留守婦女、返鄉創業農民工進行創業啟動資金專項貸款。讓“媽媽”安心,“爸爸”放心,真正地實現主力留守兒童,留住“媽媽”,最終留住“父母”!
參考文獻:
[1]李玫瑾.從預防未成年人犯罪角度談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C].改革開放與家庭教育論壇,2013(5):20-24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5年全國教育發展統計公報[R].2015
[3]陳艷芳、韓軍強.農村留守義務教育學生關愛服務體系調查報告——普惠金融視角下[J].消費導刊,2018(2):175-176
[4]國家統計局.中華人民共和國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R].2017
[5]梁珺.論普惠金融在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中的運用[J].當代農村財經,2016(7):50-53
作者簡介:
陳艷芳(1984--)女,漢族,河南安陽人,安陽學院財會學院,講師,教研室主任,碩士,研究方向:城鎮化與城市經濟。
韓軍強(1985--)男,漢族,河南長葛人,安陽學院財會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財政理論與政策。
吳平(1986--)男,漢族,江蘇鹽城人,中國農業銀行鹽城亭湖支行,經濟師,碩士,研究方向:農村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