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瑞 何景峰 唐顥文 申圖騰
[摘要]以連續三年對中國楊凌農高會的調查為實證,將參會觀眾所在地相對于楊凌示范區的距離作為考察變量,分析了楊凌農高會的區域輻射影響效應,建立了展會區域示范帶動效應模型,采用各省第一產業增加值作為楊凌農高會示范輻射效益計量評價的基礎數據,僅2014年,中國楊凌農高會在我國16個省(區)的示范輻射帶動效益為144.08億元。
[關鍵詞]楊凌農高會;區域輻射效應;距離分布;科技進步貢獻率;調查分析
[中圖分類號]327[文獻標識碼]A
1? ? 前言
中國楊凌農高會(CAF)是我國農業高新科技領域的大型展會,已舉辦24屆,累計吸引65個國家和地區及35個省(市、區)的5萬余家涉農單位,2400萬客商與觀眾參展參會,參展項目9萬余項,交易總額5467億元。中國楊凌農高會已成為有較大國際影響、專家學者認可、農業企業信賴、廣大農民喜愛的農業科技盛會,為我國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按照國家質檢總局《關于開展區域品牌價值評價工作的通知》精神,為科學評價“中國楊凌農高會”的區域輻射效益,提高農高會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調研組連續4年對中國楊凌農高會展會效果進行調查,楊凌農高會是國內農業類規模最大的展會,其區域影響輻射效應無人測算。本文依據參會觀眾居住地至中國楊凌農高會舉辦地點的直線距離,來反映農高會的輻射影響效力,以期為“中國楊凌農高會”品牌價值評價提供科學依據。
2? ? 問卷調查
為了解參會觀眾的基本情況,調研組連續四年對中國楊凌農高會參會觀眾進行隨機抽樣問卷調查。問卷根據《農業部農業貿易促進會中心文件》要求,并結合中國楊凌農高會總體實施方案而設定,設國內展商、國外展商(觀眾)和國內觀眾3類問卷,每類問卷根據調查對象又設立若干項目。調查員在展館內外現場隨機抽查,每年發出問卷2000份以上,樣本有效率為92%以上。運用EXCEL進行統計參會觀眾分布情況。由表1可以看出,參會觀眾以陜西省為多,占72.85%,其次是山西省,占4.53%,甘肅省第三,占4.48%,山東省居第四,占3.45%,四川省居第五,占1.08%。
3? ? 調查結果
3.1? ? 參會觀眾的區域分布
參會人數能夠衡量展會的吸引力,而參會觀眾相對于展會舉辦地的距離更能體現展會的輻射范圍和影響力。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楊凌農高會參會觀眾地域分布上的差異代表了農高會的輻射影響力大小。
由國內參會觀眾的地域分布(見表2)可以看出,被調查的參會觀眾中,42.66%來自于距離楊凌示范區100km以內的地區,而有64.60%的被調查者是來自農高會200km輻射半徑內的地區。最遠參會觀眾的是來自新疆、西藏、黑龍江、云南、廣西、香港的參會觀眾;距離分布在1000km以上的參會觀眾,占被調查對象的9.69%。參會觀眾呈現出地理空間上的距離效應,以陜西及周邊省份,如山西、甘肅、山東、四川省等省參會觀眾為多。
3.2? ? 展會效果
中國楊凌農高會經過二十多年的精心打造及近五千萬農民的積極參與,已成為我國廣大農民群眾最為信賴的農業科技盛會。每年有百萬觀眾來參加楊凌農高會,更新知識、學習技術;通過參觀學習,了解國內外農業先進技術、新成果、新品種、新模式和新思路。使得更多的農民突破傳統價值觀念,超越農村封閉的自然經濟,走上創業之路。有數千萬農民群眾從這里接受農業科技成果的輻射和帶動,走上脫貧致富道路。參會觀眾對展會服務質量的總體滿意度保持在94%以上(見表3)。
3.3? ? 區域示范輻射效應
楊凌示范區以農高會為平臺,緊緊圍繞我國干旱半干旱地區現代農業發展的需求,充分發揮農科教資源優勢,按照“核心示范—周邊帶動—廣泛輻射”的總體格局(見圖1),堅持政府積極推動,大學科技依托,多方共同參與,多種模式推廣,服務旱區農業,在構建信息化、社會化、多元化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推動農科教、產學研密切結合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取得了明顯成效。中國楊凌農高會始終堅持為“三農”服務的宗旨,為推動我國北方地區農資產業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形成了獨特的展會效應。
目前,楊凌示范區已在18個省區140個市(縣)布局建立了198個農業科技示范推廣基地,年示范推廣總面積達到282.2萬hm2,總效益達到112.7億元,年培訓農民32000人次,累計培訓農民超過10萬人次。推廣國內外動植物良種1700多個,面積超過0.13億hm2,轉化推廣農業先進適用技術1000多項,干旱半干旱地區5000多萬農民從中受益。以政府為主導,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科技為支撐,產業鏈為載體,加強與周邊地區的農業產業合作。針對周邊地區農業產業特點,合作建設一批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基地、現代農業創業實訓基地和以大學為依托的示范推廣基地,推動形成一批產業鏈,帶動周邊地區現代農業發展。
3.4? ? 中國楊凌農高會區域示范輻射帶動效益的評價
3.4.1? ? 評價模型建立。中國楊凌農高會的區域示范輻射帶動效益最直接的反映,應該是老百姓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改善;從宏觀經濟來看,其實就是第一產業凈增加值的增減變化,特別是農業產業凈增加值的變化。因為國民經濟統計報告中沒有區分農業產業凈增加值,只有第一產業增加值,且農業產業增加值占國民經濟第一產業增加值的比重都在90%左右,與第一產業增加值呈正比關系,所以可用第一產業增加值來替代農業產業增加值,進而將第一產業增加值作為對農高會示范帶動輻射效益計量的基礎數據。
影響國民經濟第一產業增加值的因素很多,為了客觀起見,可以用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來區分哪一部分是因為先進的科技引進而產生的效果,哪一部分是因為其他因素的影響而產生的效益。當然,這個經過初步計算的第一產業增加值(農業科技進步凈增值),也不全是楊凌農高會示范效應的結果,這里需要引進楊凌農高會示范輻射效應系數(Cd),這個示范輻射效應系數(Cd)應該是距離的函數(見圖2),距楊凌農高會越近,其示范輻射效應系數應該越大,示范輻射效果也越好,最大值就是1;距楊凌農高會越遠,其示范輻射效應系數(Cd)應該越小,示范輻射效果也越差,最小值就是0。這一理論與楊凌農高會對周邊參會觀眾的吸引及影響效力(Pi)與距離(d)的回歸方程:Pi=8.4275+exp(4.5165-0.00975d)一致,因此可用此方程來替代示范輻射效應系數(Cd)。這樣就能客觀科學地計量任何展會影響范圍內,任何區域的示范帶動輻射效益了。
據此可以建立展會的區域示范輻射帶動效益模型。
Ev=Av×Ea×Cd
輻射帶動效益(Ev)=農業生產凈增值(Av)×科技進步貢獻率(Ea)×示范輻射效應系數(Cd)
式中:Ev為區域輻射帶動效益,是指某區域因參加農高會,引進展會的技術、品種、經驗、人才、資金等而產生的效益。
Av為農業生產凈增值(億元)。即區域某年第一產業增加值,該增加值乘以當年增長率即為某區域某年農業生產凈增值(億元)。
Ea為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是農業科技進步對農業總產值增長率的貢獻份額。計算公式為: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農業總產值增長率-物質費用產出彈性×物質費用增長率-勞動力產出彈性×勞動力增長率-耕地產出彈性×耕地增長率)/農業總產值增長率。
Cd為展會示范輻射效應系數,是衡量展會的示范輻射影響能力指標。根據中國楊凌農高會參會觀眾比例與其距楊凌的距離(km)來看,楊凌農高會的示范輻射影響能力隨著距離的增加而逐漸下降,其示范輻射影響能力(Pi)與距離(d)的相關系數達R=0.9999。以楊凌示范區為中心,逐步向外蔓延,已經形成了“核心示范—周邊帶動—廣泛輻射”的示范推廣輻射格局。
依據楊凌農高會示范輻射影響能力預測模型,可將楊凌周邊即陜西省境內定義為楊凌農高會的核心示范區,其示范輻射影響能力在100%~65%之間,取平均值為82.5%,將陜西省周邊的各省(區)及試驗示范區所在地定義為農高會的周邊帶動區,其示范輻射影響能力從65%下降至16%左右,取其最小值為16%;而將1000km以外的,又無試驗示范基地的省(區)定義為農高會的廣泛輻射區,其示范輻射影響能力已經從16%降至8.4%,取其最小值為8.4%。所以楊凌農高會的示范輻射影響效應系數分別為:核心影響區=0.825,周邊帶動區=0.16,廣泛輻射區=0.084。
3.4.2? ? 輻射帶動效益計量。經過查詢各省國民經濟統計資料,計算出不同區域的輻射帶動效益(見表4)。計算結果表明,僅2014年,中國楊凌農高會在16個省(陜西、河南、山西、甘肅、山東、四川、內蒙古、湖北、青海、新疆、寧夏、黑龍江、河北、遼寧、吉林、安徽)的示范推廣輻射帶動效益為144.08億元。
4? ? 結語
中國楊凌農高會為中國農業科技成果示范推廣、加強國內外農業合作交流、繁榮農村經濟和發展現代農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經不完全統計,僅2014年,楊凌農高會在16個省的示范推廣輻射帶動效益為144.08億元。中國楊凌農高會有效地提升了農業產業的綜合競爭力,成為帶動國內農業生產、經營和農村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成為國際農業科技合作與交流的重要平臺。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15[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5.
[2] 曹劍飛.會展經濟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D].南寧:廣西大學,2006.
[3] 冶雅晰,張少文,張宏輝,等.論楊凌農高會對農民農業科技知識積累和應用的影響[J].陜西農業科學,2005(1):74-77.
[4] 韋吉飛,李錄堂.農民創業認知及影響因素研究[J].軟科學,2008,22(11):133-139.
[5] 王鎮中,段漢明.城鎮區域地理要素與城鎮空間格局演化[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8(2):124.
[6] 陳俊彥,白新華,周潔.城市會展業競爭力評價與實證分析[J].經濟研究,2009,3(5):58-60.
[7] 羅艷,王青.關于楊凌農高會影響力的調查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0,21(9):83-85.
[8] 常引,徐臣攀.論楊凌農高會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1(16):163.
[9] 馬俊哲,張文茂,等.對北京市發展會展農業的若干認識與建議[J].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報,2010,24(2):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