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燕飛
【摘要】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評價時,一定要因人而異,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運用準確、有效的評價方式。多元評價正是基于評價主體、評價內容、評價方式三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中發揮著積極而有效的作用,從而確保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
【關鍵詞】多元化評價 ;核心素養;全面發展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傳統課堂評價的弊端
長期以來,原有的評價方法限制著老師,阻礙著學生的全面發展。原有的評價方式是一種簡單、低級的,以甄別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水平與選拔優秀學生為導向的評價,傳統課堂教學評價功能只定位在檢查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上,而忽視對學生多方面的綜合能力的評價。評價主體基本是以教師為主,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宰者,具有絕對的話語權;評價內容只關注學業成績,忽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綜合素質的評價;評價形式主要是考試,通過學期末一張試卷來決定,只關注學生成績和排名,忽視了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
二、實施多元評價的意義
每一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他們學習的能力各有千秋,就好比一棵樹上也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我們老師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老師對學生的評價也應從評價主體、評價內容、評價方式三方面進行多元化評價。多元評價以確保學生全面發展為目的,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三、多元評價的內涵
(一)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學生都是評價的主體,新課程標準推崇師生平等,突出強調評價主體的多元性,語文課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評價,讓學生在自尊、自信中快樂成長。
1.教師評價
在課堂上,教師的評價要關注全體學生,而且要關注學生的各個方面,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從老師的評價中有所收獲。對那些學困生教師要注意,評價重在鼓勵,鼓勵他們向更好方向發展。比如“相信自己,你能行的”“大膽說,說錯了也沒關系”“今天你很棒,自始至終注意力集中”,這樣學困生也會有自信心的。對那些優等生,教師要注意評價重在激發他們的額外潛能,激發他們向更高方向發展。“你再想想還有更好的方法嗎”“我覺得這篇作文在選材上你還可以更有新意一些”,這樣會增強他們探索的決心。
2.開展自我評價
每節課,老師根據課前學習目標和要求,引導學生一步步主動投入學習活動,并指導他們積極開展自我評價,是培養學生充分發揮自我意識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如在五年級下冊教學《白楊》一課時,嘉明同學自告奮勇朗讀課文,朗讀完后,我讓他評價下自己的朗讀。他說:“我覺得我的生字詞讀音沒問題,因為我昨晚做了預習,而且讀得聲音很響亮,但是我讀完,感覺爸爸富有哲理的話讀的感情還不夠。”他自我評價完,同學們都紛紛點頭表示贊同。緊接著,我表揚他對自己的朗讀評價非常到位,讓全班同學學習他勇于評價自己。他很開心。在以后的讀書或者是有其他方面的自我評價機會的時候,他都第一時間舉手。在進行每次的單元考試后,我都要求學生對試卷中的錯誤及失分原因進行分析,寫好試卷分析,引導學生對自己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使他們不但知其然,還更知其所以然。
3.提倡生生互評
前不久《介紹一本我喜歡的書》作文講評,我先挑選出了兩篇寫得好的作文和兩篇寫得不夠好的作文,分別投影給學生們看,請同學們說一說讀完文章后的感受,其中一個孩子指著那篇寫得不夠好的文章說:“老師,這篇文章我覺得中間部分有點啰嗦,沒有抓住重點,題目要求是介紹一本我喜歡的書,那重點就應該放在介紹那本書上來。而不是怎么得到這本書的。”說完,同學們紛紛表示贊同。那篇作文的主人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另一個孩子對著其中一篇寫得不錯的作文說:“我覺得這篇文章寫得不錯,語句通順,抓住了重點而且前后照應,值得我學習。”同學們聽完不約而同地鼓起掌來。通過學生間的相互評價,不僅有利于學生們取長補短,還可以提高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在評價的過程中還可以鍛煉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
(二)評價內容的多元化
1.語文基礎知識的評價
如傳統的識字與寫字、背誦、閱讀與作文、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的能力。
2.非認知領域的評價
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學習的評價,其實更要注重學生語文學習中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評價。所以在非認知領域的評價過程中,我們注重對學生各種能力發展情況的評價,如學習習慣、興趣、閱讀的態度、主動性、合作與交流的意識,探索和創新意識,關注他們的情感體驗,學習心理等。因為這些非認知領域的評價才是確保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的關鍵。
(三)評價方式的多樣化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評價方式上也應采取多種方式,這樣可以讓更多的學生更多面的體驗成就感。
1.口頭評價
不管是課上還是在課下,我們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要特別注意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達到這種教學效果,在作評價時要多用一些鼓勵性的語言,少用一些批評性的話語。比如我們班有一個同學上課老是坐不住,幾分鐘就要動一動,經過一番談話之后,那天上課表現特別棒,注意力集中,我就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表揚了他,“這節課子龍同學自始至終都很專心,而且坐得很端正。進步很大,我相信他以后也會這樣好好表現的。”還比如課堂上,我經常這樣評價學生:“這個問題,你回答得很具體,而且聲音響亮。”“你的答案簡直就跟老師的一模一樣。”等等。學生聽了老師的評價都很開心,那節課都是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度過的。
2.書面評價
在語文教學中,書面評價一般多用于作文中,對于學生作文寫得好與壞,我們除了打好等次、日期之外,還應該有針對性的書面評價,針對不同的學生和寫出的不同作文內容給出適合學生的評價,比如“你的文章真是讓我有如身臨其境的感覺。你寫的文章也很好地警示了我”“你這篇文章要注意抓主要內 容,做到有詳有略”。每次發作文本之后,學生會第一時間翻看老師給的書面評價,由此可見,學生們是很在乎老師的書面評價的。
3.肢體評價
肢體評價是人與人交往中最常見的評價,手勢的擺弄、語音語調的強弱高低等都能表達人的情緒。比如上課時,學生回答問題后,對他豎起大拇指,給他一個微笑;下課后,對學生愛撫地摸頭、親切地搭肩等等,一個小動作就能夠把你對學生的好評傳送給學生,別小看這樣一個小小的肢體“暗示”,這些細微的動作都能使師生間的距離拉近,使師生間思想上得到溝通。
4.物質獎勵評價
小學生年齡較小,心智還不太成熟,對于老師給予的物質獎勵,都滿心期待,滿心歡喜。每次單元考試過后,我會給考得好的同學發放表揚信;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突出表現進行隨機獎勵;在班級舉行的活動中,對表現突出的學生我會給予物質獎勵。比如一個筆記本、一支筆甚至一顆糖等形式的獎勵評價,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心與愛護,也激勵其在下一次的學習過程中更加努力。
在語文課堂中,充分發揮多元評價功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成長,真正將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落實到每一個孩子的身上,讓他們真正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
參考文獻
[1]徐海鷹.小學語文教學評價改革的思考與實踐[J].蘇州教育學院報,2002(S1).
[2]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