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英
【摘要】 思維導圖是一種重要的教學工具,將其和小學英語結合起來,能夠有效實現新課標下的諸多教學目標,加深學生對語篇內容的理解。本文通過結合實際教學情況以及小學生的個性特征,對當前的教學背景以及思維導圖的應用策略進行了相應探討。
【關鍵詞】 小學英語 思維導圖 教學策略
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能夠將復雜的文本內容“化繁為簡”,幫助小學生理清文章的結構以及脈絡,激活小學生記憶中的知識內容。一般情況下,思維導圖從一組單詞或者經典句式出發,根據知識內容之間的聯系,構成一個清晰、完善的思維網絡,進而為小學英語教學產生促進作用。
一、“思維導圖”概述
“思維導圖”是一個“舶來教學理念”,上世紀中葉,英國演講家Tony Buzan(托尼·巴贊)在《思維導圖:放射性思維》一書中,對思維導圖的概念進行了描述?!八季S導圖”是將人的思維模式,用圖文表達出來的一種思維工具,“思維導圖”又被稱為“心智圖、概念圖”。該思維工具的體現形式為圖片+文字,將各個層面的內容用層級的方式聯系起來,這也是人類思維過程具現化體現的一種方式。隨著教學事業的不斷改革,思維導圖也被諸多教學工作者用于課堂教學中,地理、數學、英語對思維導圖的應用都有所涉及。
二、研究背景
新課標下的小學英語教學強調提升小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即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傳統的“灌輸——被動接受”教學模式,也逐漸轉變為“引導——啟發”,自主、探究、交流成為了小學英語教學課堂的主旋律。語篇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如何提升語篇教學的效率以及質量,鍛煉小學生的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及文化素養一直是諸多小學英語教師關注的重點對象。
但是筆者在研究調查的過程中發現,小學英語教學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啞巴英語”現象并未取得實質性的改善。思維導圖,能夠將枯燥的文本內容以立體化的方式體現出來,進而加強小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能力,從思維的層面對小學生的理解能力進行強化,這對培養小學生的思維習慣、學習能力有著重要作用。
三、應用思維導圖進行語篇教學的實際策略
(一)激發感知
英語教學相較于其它學科,有著明顯的劣勢,主要體現在“知識應用”方面,學生在生活中能夠應用英語知識的地方少之又少,這也是導致當前小學英語語篇教學質量較低的重要原因。小學生處于思維發展的關鍵階段,其記憶能力較強,所以此前學習到的知識內容只是“沉睡”在小學生的腦海中。因此,在進行語篇教學之前,教師就要用“思維導圖”,將小學生腦海中的知識內容“激活”,這樣就能讓學生快速回憶起此前學習到的知識。比如,在《What would you like?》這一課中,“What would you like?”以及課文中的各種食物單詞是課文中的重點內容,教材中有這樣一段對話“Sarah: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 Father: I?蒺d like some water. I?蒺m thirsty. Sarah: Here you are. Father: Thank you.”這段對話的重點,就是讓學生應用該堂課中經典句式,然后運用“thirsty、drink、thank you、water”等等單詞,所以教師在讓學生對該語篇內容進行理解的時候,就可以應用思維導圖“thirsty—water—drink(因為父親很渴——所以父親想要水——飲用)”這樣的思維導圖對學生進行引導,學生在閱讀之前就能夠回憶起此前學習的句式以及單詞,在閱讀的過程中就能快速理解文本內容的含義。這種思維導圖稱為“鏈條導圖”,相較于“樹狀圖、中心輻射導圖”較為簡單,但是這種思維導圖體現的內容更為直觀。教師要注意,思維導圖的應用不要局限于形式,而是要結合教學內容采用合適的思維導圖進行教學,這樣才能將思維導圖的價值最大限度發揮出來。
(二)理清脈絡
任何語言的表達方式都有跡可循,讓學生理清語言表達的脈絡,就是加強學生理解能力最為主要的渠道。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對知識內容的記憶僅僅停留在視覺層面,應用思維導圖就可以將語篇內容的邏輯、脈絡以更為直觀的方式體現出來,這也符合小學生的個性特征。舉個例子,在教授《My favourite season》一課的時候,有著“John、Mike、Wu Yifan”的一段對話,主要內容是“Mike、Wu Yifan”喜歡的季節以及原因,教師就可以將該語篇內容中的內容用“中心輻射導圖”的形式體現出來。將Wu Yifan、Mike作為“中心輻射導圖”的中心部分,將季節以及原因作為“中心輻射導圖”的輻射部分。在這個基礎上,教師還可以應用這種思維導圖,讓學生自行閱讀文本內容,然后填寫“季節、原因”的單詞,進而促使學生完成語篇內容的自主探究活動。通過這種方式,教師不僅可以借助思維導圖,讓學生理解文本所表達的內容,還在自主探究活動中,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
(三)梳理要點
語篇中的知識內容較多,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即便是通過閱讀理解了文本內容所表達的含義,但是對其中的知識點卻一知半解。所以在語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利用思維導圖,將語篇中的知識點內容完善的體現出來,進而提升小學生的英語水平。舉個例子,在教授《Dinner?蒺s ready》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思維導圖,讓學生一邊進行“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I?蒺d like...—How much?”的問答,思維導圖中就要體現“What would... I?蒺d like...”的句式以及“beef、vegetable、fish、rice、soup”等單詞,進而使學生掌握單詞的主要含義以及相應句式的應用。在這個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將此前學過的句式內容,用思維導圖的形式表達出來,學生通過思維導圖中的重點單詞,就能回憶起相應的知識內容。比如此前學過的《Let?蒺s eat》,教師就可以例出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I?蒺d like some bread.—But I?蒺m a little thirsty. —Can I have some milk?—Here you are.這樣的“鏈條導圖”,然后讓學生按照“鏈條導圖”的表達方式,創造出相似的例句。通過這種方式,學生此前在《Let?蒺s eat》一課中學到的單詞就能被有效應用,兩個章節的知識點內容也被完整的結合了起來。
(四)加強口語
思維導圖能夠引導學生的思維過程,這和口語教學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思維導圖的表述可以看作文本內容的簡單描述,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思維導圖對單詞、短語進行復述。在教授《My friends》這一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課文中的“friendly, name, eye, nose, strong...”等單詞整合到思維導圖中,然后將“she, he”等單詞和描述形象的單詞對應起來,讓學生思考如何用對應起來的單詞組成句子,隨后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提問,學生就可以根據思維導圖的內容進行回答。此外,教師在這個基礎上,還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進行知識遷移,將《My family》這一課中關于家人的單詞以“輻射思維導圖(見圖1)”結合起來,進而就能讓學生通過課文中的句式,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員。
short thin play football / ping-pong
short hair do kungfu
big ears, big eyes sing songs
a small mouth...
口語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難點,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小學生思維能力較差,同時生活中缺少可以練習口語的平臺。思維導圖的應用就可以幫小學生理清表達思路,而課堂上的交流目的就是為了鍛煉小學生的口語能力。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為學生創造口語表達的機會。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語篇教學是提升小學生表達能力、閱讀能力、口語能力和思維能力的關鍵環節,思維導圖為小學英語語篇教學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小學英語教師要對思維導圖的應用給予足夠重視,將其合理的應用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進而為小學生將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金黎靜.巧用思維導圖 攻破語篇教學——探究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高年級語篇教學中的運用[J].知識文庫,2016(4).
[2] 羅瑜潔.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高年級語篇教學中的應用 ——以5B Unit 7 Chinese festivals為例[J].華夏教師,2017(9):28-29.
[3] 殷迪.淺談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的作用——以譯林版小學英語高年級語篇教學為例[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8):78-79.
[4] 王強.尋找語篇教學“最短”的那條路——例析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的運用[J]. 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7(10):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