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唱治
【摘 要】 小學生閱讀能力提升是數學新課程標準強調的重要方面,關系到學生數學知識積累、數學思維鍛煉以及能力素養發展。教師要以素質教育要求為出發點,以小學生全面發展為落腳點,優化創新小學數學課教學,在建構高效數學閱讀課堂中最大化地提高班級學生數學閱讀能力。
【關鍵詞】 小學數學 閱讀能力 提高
在新課標背景下,閱讀教學是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的關鍵性環節,如何引領小學生進行有效數學閱讀是教師教與學中面臨的重要任務。教師要深化把握數學學科以及班級學生特征,在銜接理論與實踐教學中不斷指導班級學生進行數學閱讀實踐,在感悟、理解、掌握數學知識中發展綜合能力,在有效數學閱讀中實現全面發展。
一、落實閱讀課堂互動,培養數學閱讀興趣
數學閱讀興趣培養是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提高的前提條件,而這離不開有效的課堂互動。教師要在深化把握數學課題內容基礎上科學落實閱讀課堂互動,讓學生在閱讀、思考、分析問題中實時培養數學閱讀興趣。
以“梯形的面積”為例,在課題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引導班級學生說說自己對“梯形”的了解及其和前面已學過的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等圖形區別、聯系,讓學生對多媒體呈現的相關圖形進行分類,在良好引領以及課堂互動中順利將班級學生引入“梯形的面積”新課教學中。隨后,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多樣化功能,在文字、聲像、圖片等相互作用下,聯系前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等課題知識,生動、形象地講解“梯形的面積”課題知識點,將閱讀教學巧妙地滲透到知識點講解環節,在堅持因材施教、由易到難等原則基礎上科學設置和課題知識點聯系緊密的問題,在落實閱讀課堂互動中引導班級學生有效閱讀多媒體中提出的問題,在正確解讀中整合“梯形的面積”新課題知識,有效解決的同時對梯形的上底、高、下底等有全新的認識,包括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等,準確理解梯形面積計算公式及其推導全過程,在破解“梯形的面積”課題重難點過程中順利積累數學知識并實時培養數學閱讀興趣,客觀展現數學閱讀課堂互動重要價值。
二、強調一題多變與多解,鍛煉數學閱讀思維
課中解題環節是鍛煉小學生數學閱讀思維的關鍵點,對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發展直接起到推動作用。教師要強調課中一題多變與多解,將閱讀教學和解題教學深度融合,讓學生在一題多變與多解實踐中深入鍛煉數學閱讀思維的同時提升知識層次。以“圓柱的體積”為例,教師可以將一題多解巧妙地融入到“圓柱的體積”課題教學中,在聯系日常生活實際的同時把握前面“圓柱的表面積”課題知識點,優化課中閱讀與解題教學兩大環節。教師要從一題多解的角度,科學設置圓柱表面積和體積知識點融合的判斷題,結合試題難易程度,明確班級各學習小組學生課中練習試題。各小組學生要在聯系圓柱新舊知識中結合已掌握的閱讀方法技巧,準確而高效地閱讀不同題型,在把握試題關鍵字眼、已知未知條件等過程中找到解題突破口,在巧用解題方法技巧、思想方法等過程中判斷正誤、合理計算等。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將對應的判斷題改變成選擇題、應用題,引導班級學生進一步深入閱讀、思考,在解決選擇題的基礎上從不同角度入手探究應用題多種解答方法,在一題多變、一題多解中深化鍛煉數學閱讀思維,促使各層次學生數學知識層次都能有所提高。
三、深化課外閱讀實踐,提高數學閱讀能力
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提高建立在數學課堂內外協調的基礎上,教師要在把握課內閱讀教學情況的過程中科學深化課外閱讀實踐,在促使班級學生在共同完成課后作業中同步提高數學閱讀以及實際問題解決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以“百分數的應用”為例,在學習完該單元知識之后,教師要綜合把握課內閱讀教學情況,科學深化“百分數的應用”課外閱讀實踐環節,以日常生活中商場促銷為切入點,向班級各學習小組學生提供梯度明顯的課題課外閱讀素材以及實踐任務。各小組學生要在仔細閱讀素材基礎上聯系實踐任務,提取其中有用的信息,在科學整合中把握“百分數的應用”單元內容,到學校周圍商場進行閱讀實踐,進一步收集重要的信息數據,和素材信息聯系,探究、分析、設計最優促銷方案,在利用數學思想方法、解題方法技巧等中科學解決課后百分數實際問題,在鞏固復習中高效建構數學知識體系,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最大化提高數學閱讀能力。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教師要立足生本教育理念,將閱讀教學滲透到數學教學各環節,促使學生在互動交流、思考探究、問題解決等中掌握閱讀方法技巧,在促使數學閱讀能力提高中不斷夯實數學理論基礎,在學以致用中發展數學綜合素質,客觀展現數學有效閱讀教學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黃永泉.為數學課堂插上閱讀的翅膀——如何提高小學生數學閱讀能力[J].讀寫算(教研版),2015(3):225-225.
[2] 王燕.培養數學閱讀能力,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成效效果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20):65.
[3] 孫仕林.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培養和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J].速讀(上旬),2017(5):16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