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樂茗
摘要: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互聯網技術日益普及,全球經濟一體化步伐加快,外部環境充滿不穩定性、不可預知性、高復雜性。中國企業如何運用正確的戰略思維增強核心競爭力,顯得尤為重要。文章通過中國平安等企業案例分析,總結運用三層次戰略思維的經驗做法,對于制定企業戰略具有指導借鑒意義。
關鍵詞:三層次思維 企業戰略 發展模式
企業戰略形成于戰略思維。關于戰略思維內涵,近年來國內外有很多學者進行深入探討,四川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楊剛等人對戰略思維的內涵、過程及要素做了詳細研究。重慶交通大學龐躍輝認為,戰略思維是關于全局性、長遠性、根本性重大問題的分析、綜合、判斷、預見的理性思維過程,是對社會經濟運動規律的思考和把握,是領導思維能力、思維水平、思維成果的高度體現。戰略思維方式有多種多樣,中國社會科學院李海艦教授在《新戰略管理》課程中總結出36種戰略思維,三層次戰略思維就是其中之一。
三層次戰略思維源自佛家哲學,佛家修行三重境界通俗易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國內有些知名企業運用三層次戰略思維指導企業發展戰略取得成功。國內運用三層次戰略思維模式具有典型意義的企業是中國平安。
1988年3月,改革開放經濟特區深圳市,平安保險在這片熱土誕生。經過30多年風風雨雨,平安保險不斷發展壯大成為一家“A+H”股上市公司,擁有保險、銀行、投資等主營業務,積極拓展綜合金融業務與互聯網金融業務。中國平安成立以來,按照“戰略就是定位”的思想指引,成立之初僅有保險業務,20世紀90年代開啟平安1.0時代,成為一家綜合金融集團;經過十多年發展,2l世紀初步人平安2.0時代,綜合金融服務日趨完善,切人互聯網金融業務;2016年步入平安3.0時代,大力發展“綜合金融+”和“互聯網+”業務,實現“平安只是保險——平安不是保險——平安還是保險”的戰略轉型。
一、初創階段:平安只是保險
1987年,蛇口模式探索創立者、時任蛇口開發區管委會書記袁庚提議,蛇口工業園區三個公司打破傳統國有體制實行股份化,年僅31歲的馬明哲肩負起籌備一家地方性、股份制企業平安保險公司的使命。1988年3月,平安保險掛牌,馬明哲任董事總經理。1992年9月,平安保險首次更名,主營業務仍然以保險為主,一是辦理法定保險,二是經營國營企業及三資企業保險業務,三是辦理各種外幣保險、國際再保險業務。
平安保險創業階段,保險業務持續高速增長。既有市場區域擴張,從地區性進入全國各地;又有經營范圍拓展,從產險業務拓展到壽險業務;還敢于開拓創新,國內率先開展個人壽險營銷。從最初只有418萬元總收入增長到1994年2.6億保費收入,6年時間增長幅度62.2倍,“買保險就是買平安”成為保險業代名詞。
二、成長階段:平安不是保險(綜合金融)
1993年.面對一度出現嚴重經濟過熱局面,國家決定開展治理整頓,改革金融體制,規范金融秩序,按照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原則,要求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信托業等企業回歸主業。馬明哲保持清醒頭腦,認真研究發達國家金融保險業發展路徑,看到很多國家保險企業采取集團控股組織模式,分業走向混業成為國際金融業大勢所趨,提出將平安保險發展為金融集團的設想,決定采取集團控股模式。國家進行金融整頓期間,馬明哲面對重大壓力,態度十分堅決,不僅牢牢堅持產險、壽險兩項主營業務根基,證券等金融牌照也緊握不放。
1996年,平安保險開啟1.0時代,從單純的保險公司轉變成一家綜合金融集團。這一年,將工行珠江三角洲金融信托納入旗下,平安信托成為一項新興業務;將五年前就組建的證券業務部歸到平安信托名下,成立平安證券有限公司,證券和信托一起成為企業戰略發展兩翼;成立中國平安保險海外(控股)公司,作為企業發展業務重要補充。平安保險初步形成集團化架構,擁有產險、壽險、證券、信托、海外業務,保險業務營業收入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員工人數由成立之初的13人發展到超過5萬人。1998年,提出建設綜合金融服務集團發展目標,將國際化作為企業發展唯一正確道路。
2003年2月,平安保險更名成為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平安),建立起產險、壽險、信托、證券、投資、海外業務等組織架構。2004年2月,福建亞洲銀行納入中國平安旗下,改稱平安銀行,銀行業務成為一項新興產業。2004年6月,中國平安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首次公開發行H股股票,三年后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順利回歸A股市場。2007年7月份,首次出現在《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500強排行榜.成為中國平安跨越式史上一個重要標志,總排名第440位。2008年7月,中國平安首次躋身另一個重要排行榜《財富》“世界500強”第462位,再次展示企業綜合實力。2012年,原平安銀行完成吸收合并原上市公司深發展銀行,中國平安旗下再添一家上市公司(股票代碼000001)。
三、成熟階段:平安還是保險(金融+科技)
2013年,中國平安步入2.0時代,完善綜合金融服務,搭建互聯網金融平臺。提出“421”互聯網戰略體系,即建立資產交易、積分交易、汽車交易、房產交易等四個市場,聚焦資產管理和健康管理兩大領域,推出互聯網金融的任意門平臺這一扇門。平安人壽推出服務多渠道、理賠提速高時效、上門理賠服務等三項服務升級舉措;平安財產險持續創新理賠服務,業內首家推出賠款即時到賬,實現零查勘簡易理賠;平安好車網正式營業;平安養老險推出好福利APP,理賠服務變得快捷高效;平安銀行推出手機版口袋銀行;平安證券開發出e點通手機版交易系統。憑借綜合金融戰略成功轉型,以及持續不斷開展社會公益活動,中國平安及所屬平安人壽、平安財產險、平安銀行先后榮獲"2013卓越競爭力公益踐行金融機構”、“2013卓越競爭力創新服務保險公司”等7項大獎。2015年7月,《財富》世界500強榜單發布,中國平安名列全球第96位,首次進入前100強。
2016年,中國平安進人3.0時代,發揮“綜合金融+”與“互聯網+”協調效應。作為中國金融業混業經營成功典范,一方面,核心金融業務專業化水平不斷提升、綜合競爭實力持續增強。平安人壽業務實現平穩健康增長,壽險業務排名國內行業第二;平安財產險業績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產險業務排名國內行業第二;平安養老險成為國內首家專業養老保險公司,養老資產管理業務行業名列前茅;平安健康險專注健康保險領域,為客戶提供專業的商業健康保險服務;平安銀開創國內股份制銀行先河,銀行業務保持穩健增長態勢;平安證券發展成為國內大型證券公司,總資產、凈資產、營業收入等主要指標持續穩定在行業排名前20名之內;平安信托、平安大華基金、資產管理等業務都有不俗業績表現。另一方面,互聯網業務用戶規模不斷擴大、營業收入穩步增長。陸金所排名國內互聯網金融平臺第一位;壹賬通、壹錢包、萬里通經過資源整合,成為中國平安重要互聯網業務板塊;平安好醫生作為中國平安旗下孵化出的獨角獸公司之一,成為發展潛力較大的新興業務增長點;平安好車、平安好房等互聯網業務市場規模穩步提升;控股上海家化,參股云南白藥,投資昆玉高速公路等,互聯網業務與核心金融業務逐步顯現出齊頭并進、協同發展。2018年7月,中國平安首次進入《財富》世界500強全球前30強榜單的第29位,繼續保持非國有企業第一名。2019年初,中國平安啟動企業品牌標識更新工作,落實科技與生態戰略轉型的發展理念,核心主業明確為“金融+科技”。
四、結束語
企業三層次戰略思維呈現一種螺旋式上升狀態。從企業生命周期來看,初創階段采取專業化戰略,聚焦優勢資源,做精做專主營業務,快速提升市場占有率,迅速進入行業前列,這一階段發展思路清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進入成長階段,采取相關多元化戰略,保持核心業務領先地位,進軍相關產業,多項業務齊頭并進、協調發展,這一階段很多企業往往感到困惑,自身定位發生搖擺。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進入成熟階段,企業專業化和多元化戰略運用自如,核心業務持續領先,新興業務快速成長,綜合競爭實力不斷增強,這一階段企業駕熟就輕,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專業化是發展根本,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美國通用電氣的杰克·韋爾奇將保持市場占有率第一、第二的原則作為最具威力的經營管理理念,是企業三層次戰略思維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適應經營形勢發展和市場環境改變,實施相關多元化,拓展核心競爭能力,不斷做出戰略調整,取得企業規模擴張和市場占有率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