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琳
摘? ? 要: 語文作為學生學習生涯的重要科目,對學生學習其他科目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語文教學中最關鍵的部分是作文教學。農村學生受生活閱歷的限制,知識儲備不足,無法找到準確的寫作角度,很難寫好作文。本文首先分析農村小學生寫作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其次詳細闡述改善農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措施,希望可以為廣大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 農村小學語文? ? 作文教學? ? 問題分析
小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的最主要科目是語文,在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則是重要組成部分,作文教學一直以來都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由于農村小學各種因素的限制,造成寫作出現很多問題,影響作文教學質量。需要積極探究問題的原因,并找到有效的解決措施。
一、農村小學生寫作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
(一)學生寫作素材貧乏。
小學生寫作主要內容是記事或者描寫小動物等,這些內容十分貼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生應該有豐富的內容進行寫作。然而通過觀察發現學生作文內容十分貧乏,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問題,是因為農村小學生生活面比較狹窄、見識比較少,導致小學生感覺沒有合適的內容寫作,同時農村生活環境比較閉塞,空間比較狹小,造成小學生作文立意比較陳舊,內容比較淺薄,與城市兒童相比有很大的差異[1]。
(二)學生缺乏良好的指導。
部分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時通常只是在課堂上和學生簡單地講解一番習作注意事項,然后給學生一個大概的題目,讓學生自由發揮,造成只有小部分學生能夠了解教師的意圖,大部分學生對作文“束手無策”;有些教師完全“手把手教學”,為學生設計好一個個步驟,學生按照固定的程序寫作,導致學生的作文缺乏新意、千篇一律,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無法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學生的作文沒有真情實感。
作文是通過語言文字對自己的思想感情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過程,需要作者進行創造性表達。然而通過觀察發現一些農村小學生對作文有著“恐懼”心理,對寫作十分抵觸,即使教師要求寫作,內容也是東拼西湊,完全沒有蘊含學生的真情實感,基本上都是“眾口一詞”,更有甚者胡編亂造,應付了事,這樣的寫作必然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文素養。
二、改善農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措施
(一)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生活,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
針對小學生寫作內容貧乏的問題,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生活,畢竟生活才是寫作的“源泉”。在學生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不經意的小事都有寫作價值,教師要注意啟發學生生活中的所思、所見、所聞及所感都可以通過文字表現出來。寫作要經過選材→構思→成文等各個階段,其中最關鍵的就是選材,要想使學生找到更好的寫作素材,就要讓學生學會如何觀察生活,并掌握如何在生活中找到寫作素材的方法[2]。
例如,教師可以鼓勵和支持學生對自己觀察的生活通過日記方式記錄下來,將自己的認識和感受記錄下來,長此以往,學生就能感受到每天生活中都有很多東西可以寫作,更關注生活、感悟生活,從而獲取更多的寫作素材,寫作時就不會出現沒有內容可寫的情況。
(二)農村小學語文教師要加強指導學生寫作。
在作文教學中有這樣一種說法,那就是“學生寫作文依靠自己領悟的,教師一味地教是不行的”。一些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將作文指導弱化。這種說法表面上看很有道理,然而只需要教師對其深入分析就可以發現這種說法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這種說法將教師的“教”有意識地貶低了,仿佛作文指導沒有“用武之地”[3]。然而,對小學生開展作文教學,核心目的是為學生指引方向,為學生“開個好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作文指導,避免弱化、防止虛化,如何有效對學生進行指導,就是教師需要注重的問題。.
首先,教師對學生進行作文指導時,要有意識地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擁有寫作動力,積極表達想法,將作文寫得更豐富多彩。其次,教師要幫助學生打開寫作思路,讓學生找到寫作的方向,這樣學生就能知道寫什么,知道應該怎么寫作。最后,教師要注重“收放自如”。避免一開始就對學生詳細講解具體寫作或者通過例文、范文開路,防止對學生的思維造成束縛,這就是“收”[4]。同時,教師還要做到“放”,讓學生知道想寫什么,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對自己最熟悉、最感興趣及最有益處的內容進行寫作,找到想寫的內容。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開展思考,圍繞寫作題材認識到寫作方向,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例如,農村小學生通常對體育運動很感興趣,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圍繞體育運動進行寫作,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巧妙的啟發。如有的學生喜歡打乒乓球,教師就可以啟發學生對乒乓球進行描寫,將運動的人物、具體過程及結果寫清楚。這樣學生就能寫出有靈魂的文章,切實掌握寫作方法,切實提高寫作能力[5]。
(三)開展寫作訓練,使學生在作文中融入情感。
寫作是一種技能,想要使學生切實掌握這項技能,就要依靠訓練。作文是一種習慣,想要使學生養成習慣,需要依靠歷練。這就需要教師通過寫作理論引導學生進行實踐,這也是寫作核心,使學生切實掌握寫作方法,增強學生寫作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避免采用“題海戰術”,不能強制性地讓學生每天都寫一篇作文,也要避免不舍得占用課堂教學時間,要將作文訓練放在課堂上進行,這樣不僅可以減輕學生的寫作壓力,還可以降低教師的教學難度。.
例如,教師引導學生開展作文訓練要在課堂上進行,啟發學生對自己身邊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進行寫作,要讓學生明白生活中處處都有內容值得寫作。還可以讓學生寫作身邊熟悉的人和物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不僅方便學生寫作,還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融入真情實感,使學生能夠描寫這些細節性的東西,間接地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使學生有意識地對自己身邊的細微之處和點點滴滴進行寫作,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文素養,為學生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6]。
三、結語
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過程中要轉變教學方法,不再強迫學生寫作,而要讓學生產生“我要寫作”的思想,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積極配合教師引導學習,學生也能夠更好地通過寫作表達真情實感,使作文更生動,從而有效增強寫作能力,充分鍛煉思維能力,在未來學習和生活中獲得更大的發展,獲得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薛桂.基于農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之我見[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學研究,2016,29(6):29.
[2]丁國琴.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創新的實踐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6(4):31.
[3]文五省.關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創新思考與探索[J].亞太教育,2016(28):17.
[4]徐美忠.關于農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幾點思考[J].教育現代化,2016(40):375-376,379.
[5]孫曼.依托閱讀,優化寫作——小學語文閱讀與作文教學的實踐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4):93.
[6]賴李真.促進國家課程校本化的實踐與思考——以小學語文“自然化習作教學”實踐為例[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7(28):62-65.